这个夏天似乎来得特别早!明媚的阳光照耀着波涛澎湃的锦州湾,沿着105公里的海岸线纵深延展,370多平方公里的沿海经济带处处是加快发展的热潮。今年首季,锦州港共完成吞吐量1794万吨,同比增长31.5%,1210米的港口岸线上,煤炭、粮食、成品油、散杂货等泊位都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锦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为“国字号”开发区,龙栖湾新区获批省级开发区,大有经济区起步区实现“七通一平”,建业经济区规划初步完成。沿海经济带“五大板块”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齐头并进、加快崛起,大开发大开放的格局全面拉开。
招商引资从“多多益善”到“学会拒绝”
开车行驶在滨海大道锦州段,阡陌纵横的海田和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崖壁相映成趣,好似一幅原生态的滨海画卷。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常常像一对儿“冤家”,非要拼出个“你死我活”来。在锦州沿海经济带,这对儿“冤家”化干戈为玉帛,实现了共生共荣。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招商引资不能单纯“多多益善”,要“学会拒绝”。
污染和资源掠夺型项目,无论投资多大、效益多高,都坚决拒之门外;实现招商项目有序错位引进,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各类集群生态产业链。这一“拒”一“引”的生态招商理念,给锦州沿海经济带招来了更多既大又好的项目。
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以及环保成本优势终将成为过去,经济发展必须坚持好中求快,着眼长远,生态招商成为这种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现实选择,也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锦州市坚持对污染和资源掠夺型项目以及环保措施不完善的项目不予审批,招商引资不搞“剜到筐里就是菜”,并坚持集中审批会议制度、审批项目月通报及网上公开制度。就因为涉嫌破坏生态环境这一条,锦州市拒绝了十几个投资超亿元的大项目。
拥有百公里海岸线的锦州,有着如诗如画般美丽的海景。决不能因为发展经济,污染了海滨,伤害了美景。锦州市科学谋划,参照地势合理规划出海参养殖区域,招商健康食品产业,开发海参肽、海参胶囊、海参冲剂等系列高科技产品,培育健康食品产业集群;延长汽车零部件产业链条,在赴温州等地的招商中推出了“汽车零部件产业”主题生态招商。
根据自身产业结构发展特点,锦州还在天津、江苏、上海、浙江、山东等地,分别推出光伏、精细化工、物流、电力电器和健康食品等主题生态招商。生态招商降低了招商企业的配套成本,帮助这些企业逐渐成长为上下游纵向耦合、废物尽可能利用、原料互供、资源集约的产业生态集群。
今年,锦州市计划引进千万元以上项目400个,项目总量达到500个。锦州将瞄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蒙吉黑等区域,以温州、宁波、绍兴、泉州、深圳、东莞、太原、天津、唐山、大连等10个地区为承接项目主攻点和侧重点,形成“一点为主、多点突破”的全方位、多元化招商引资新格局。
发展成果从“美好蓝图”到“现实美景”
“山、城、海、岛相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凭海临风,极目远眺,星帆点点海天一色;华灯初上,信步徜徉,现代都市一派繁荣”。锦州人以前羡慕的滨海城市生活,正在白沙湾变成现实。
驱车穿过海滨浴场,沿滨海公路进入白沙湾,一条“山青、海蓝、林茂、草丰”的城市沿海景观带进入视野,给人一种“人在车中坐,车在画中行”的感觉。滨海公路绿化带设计突出造型和色彩搭配,结合现代城市多元文化特征,映射锦州文化底蕴,展现锦州滨海特点,营造出“人行树荫下,花草随行间”的城市新景观。
锦州湾惊涛拍岸,锦城人心潮逐浪。沿着海岸线纵深延展,370多平方公里的沿海经济带正在成长为活跃的经济带、美丽的旅游带、亮丽的城市群、先进的产业群,成长为经济腾飞的“黄金地带”和生态良好的“绿色地带”。“建设环渤海地区特大型港口城市、辽西沿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和中国光伏产业之都”,这是锦州刚刚绘就的“十二五”新蓝图。(张继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