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行业信息-->规划园林-->详细信息
绿色汉水源宜居新宁强
2012/3/6 11:06:26   来源:中国建设报
  【字体:  】【颜色: 绿

坐拥着秦巴山麓的雄风,偎依在汉水之源的怀抱,在中国地理版图中心,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宁强!

人称她是“蜀道明珠”,因为诗仙李白路过此地曾慨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人称她是汉水之源,因为她是孕育了中华民族汉文化的汉江发源地;

人称她是羌氐故里,因为史书上记载:这里曾是古羌人的主要居住地。

如今,她又戴上了一顶亮丽的“桂冠”——荣膺“国家园林县城”称号。

从提出“创建国家园林县城”目标、制定创建规划,到动员实施,通过“省检”、“国考”,再到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2011年国家园林县城名单的正式出炉,该县的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历经五载,终于榜上有名。

科学规划合力创建

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是宁强在创建国家园林县城过程中坚持的原则。2006年起,该县决定在“省级园林县城”的基础上创建国家园林县城。依托四面环山、一水绕城的地理特色,宁强特别提出了“打造陕甘川毗邻地区明星县,建设以旅游、商贸为主的生态型山水园林城市”的园林县城总目标;确定了县城绿地系统“一圈、一湖、两岸、两带、多园、五山”的完整体系;对创建工作进行全面动员和部署,制定完善了《宁强县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实施方案》等规范性文件和行业管理办法;将14项创建指标、100多项任务逐项分解给县四大班子领导和相关单位,定人、定责、定目标、定奖惩;大力实施“青山环抱,绿水环绕,绿线穿插,绿心广布”四大工程,围绕“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目标,奏响了创建国家园林县城的绿色乐章。

宁强县积极探索创新机制,克服国家贫困县建设资金严重紧缺的困难,在充分挖掘地方财力的同时,注重培育新的市场投资主体,全县上下形成了部门联动、同创共建、整体推进的园林城市创建格局。建立了多元化投资机制,通过财政投入、社会援建、单位认养等多种途径,累计完成绿化建设资金2.1亿元(其中县财政投资6500万元),城市新增绿地350公顷,县城绿化覆盖率达45%,建成区绿地率达39.6%,公园绿地面积49.4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9.98平方米。

拓绿增绿满城春色周边拓绿,宁强魅力初显。让一切能绿的地方都绿起来!根据县城四面环山的特点和经济林木的生长特性,宁强大力实施“东茶西果南北松”工程,建成东山观、北山观、余家坡、王家垭、草坝场等经济林地;坚持每年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植树面积达360公顷,全县森林覆盖率已达59.5%。市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92%,成活率均90%以上。曲径通幽、风景如画的东山观山地公园成为“低碳一族”健身游玩的好去处,开放的羌博园已经列入国家羌族生态保护实验区。

节点增绿,宁强匠心独具。玉带河大桥以东破旧的居民区、县文化馆通过拆迁和搬迁,化身为宁强县第一个绿色广场——人民广场,市民漫步其间,观大屏幕电影,赏音乐喷泉,这边健身踢健,那边舞姿翩翩。羌州公园是县城增绿的又一大力作,杨柳依依下,大理石园林桌椅旁游人围坐闲谈,茵茵草坪、灿灿花海间欢声笑语不断。侯家台中心广场、津园广场或大气磅礴、花伴石趣,或亭台楼榭、水木相宜……一个个绿色节点春意盎然、各显神韵。

道路延绿,宁强因地制宜。城市生物实现了多样性:建成了河滨路国槐一条街、羌州路香樟一条街、北大街广玉兰一条街、七星街桂花一条街、金牛路杨柳一条街、七里大道银杏一条街。全县35条道路,绿化覆盖面积达8.95公顷,道路绿化普及率100%,达标率86%以上,14条主、次干道绿化达标率100%。

庭院植绿,宁强全民动员。针对山区县城用地紧张的现状,宁强县积极推进多种形式的立体绿化,实施楼面、墙面垂直绿化,坡面、崖面绿化。大力推进“绿色图章”管理制度,园林式单位、园林式乡镇、园林式小区如雨后春笋,卓然涌现。县建成区拥有宁强县初级中学(原宁一中)、县职业中学、农业银行等园林式单位达39个。2006年以来,改造景观围墙4000余米,改造建筑立面1.2万余平方米,主干道单位庭院(小区)拆墙透绿达到60%。

规模扩绿,宁强显山露水。“一湖”成为县城的点睛之笔:2006年以来,宁强县累计投资3000余万元实施了玉带河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兴建了五道翻板闸拦河蓄水,30余公顷的人工湖成为县城自由呼吸的“绿肺”。建成了县城周边山坡面积约1800公顷的“一圈”自然生态林地;玉带河、云书河两岸的绿色长廊;沿西汉高速公路和108国道富有特色的景观绿化带;东山观、北山观、余家坡、王家垭和草场坝5座天然生态风景林地。一道道绿色屏障使宁强成为天然“氧吧”。

优化环境重在民生

县城污水处理厂的建成投用,是宁强县为保护“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汉江源头之水而实施的重要举措。为保护汉水源头水资源,宁强坚持生态优先,加大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的治理力度,积极争取资金建成了日处理污水1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和日处理垃圾80~130吨的生活垃圾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

坚定走绿色发展之路,严把环境准入关。宁强县在引进项目时,否决与国家和省市产业政策及环境功能区划不相符的项目。新建成的县循环经济产业园只准许绿色企业进入,天津宝迪公司等十家节能型生产企业陆续入驻园区。对污染企业一律亮“红灯”,加大了对污染源的冶理力度,先后关闭造纸厂、火柴厂、化工厂等一批污染企业。迁移了屠宰厂。大气污染指数达到国家二级标准330天以上,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国家Ⅱ类标准。

把民生做为第一要务,坚持城镇建设与人居环境改善同步推进。在旧城改造中,对古西城门楼、东山观等古迹进行严格保护;在新区开发中,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七里坝新区、宁强县天津中学、宁强县天津医院、县城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北辰新村、东丽村等一大批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成为耀眼的风景线。“鸡鸣三省”、具有传奇历史的青木川古镇成为电影《青木川传奇》、《油菜花开的季节》的拍摄地,已成为新的旅游热点。在保障房建设中,积极落实国家一系列政策措施,多措并举,累计投入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近4亿元,安排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189.6亩,全县开工各类保障性住房3237套,已竣工2345套,安排入住1471户、4430人,发放租赁补贴2311户、6766人、362.6万元,有效解决了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宁强保障性住房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被授予2011年陕西省保障性住房综合管理工作“十佳县”称号。

蜀道明珠披绿装,羌氐故里满城春。“十二五”时期,宁强将更加秀美。宁强干部群众知道,国家园林县城这顶“桂冠”得之不易,巩固和发展国家园林县城成果,把宁强建成陕甘川毗邻地区生态之城、宜居之地、魅力之城,是34万宁强人民的共同期盼和愿望。(徐洁 王建斌)

   

分享:
    【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