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西省委、省政府在上饶市召开全省城乡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工作现场推进会,推广上饶市城乡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的经验做法,要求加大力度推进城乡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工作,力争实现今年全面铺开、3年提前验收、5年完善巩固,使90%以上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通过国家检查验收。
江西确定专项治理的总体要求。即重点要把握好“四个必须坚持”:必须坚持县级政府为本县域内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责任主体,必须坚持城乡环卫一体化的治理方向,必须坚持经费保障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必须坚持全面彻底治理存量垃圾。要健全运行管理机制,完善垃圾治理标准化机制,探索市场化运作机制,构建农民群众协同参与机制,因地制宜推行“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垃圾处理模式,实现垃圾治理长效化、科学化。
江西对城乡生活垃圾专项治理提出了明确目标任务。城市市容环境专项治理:通过专项治理,城市乱扔乱倒、乱贴乱画、乱披乱挂、乱搭乱建、乱停乱放等现象基本杜绝,卫生环境、道路环境、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明显提升,居民文明指数、安全指数、幸福指数大幅提高,市容环境管理的长效机制基本建立。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力争用3年时间,全省90%以上村庄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健全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提升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水平和运行质量,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改善。
江西要求进一步健全高效的专项治理机制。健全运行管理机制,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要完善垃圾治理标准化机制,因地制宜制订农村环卫标准;要探索市场化运作机制,鼓励通过PPP模式引入社会资金;要构建农民群众协同参与机制,培养农民自觉爱护环境、做好门前三包、缴纳保洁费用的良好习惯。
上饶市的“统筹城乡环卫一体,强力推进城乡生活垃圾治理”的经验在全省激起强烈反响。记者了解到,该市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和城乡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着力在高位推动、加大投入、队伍建设、设施配备、长效机制等方面下功夫,城乡环境卫生面貌得到了明显改善。特别是去年,上饶市把城乡环境卫生专项整治列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十大整治”的重要内容,召开了万人誓师大会,打了一场攻坚战,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该市初步建立了“户分类、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的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基本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垃圾处理专业化、运作模式市场化和专项治理常态化。目前城市垃圾集中处理率达100%,农村垃圾集中处理率超过70%,城乡面貌和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主要做法是:全民动员,注重强化全市各地都是“主战场”的大局意识,强化相关单位都是“主力军”的责任意识,强化全体市民都是“主人翁”的参与意识;全程规范,突出抓分类、抓收集、抓运输;全力保障,落实资金保障、队伍保障、设施保障、体制机制保障;全面考核,做到坚持定期督察、实施监控、奖惩挂钩。
记者获悉,上饶市突出“三大重点”,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即规划编制一体,突出规划引领,确保环卫规划与乡镇、行政村、中心村规划相衔接;设施建设一体,推动城市生活垃圾保洁、收集、清运和处理模式向农村延伸覆盖;职责队伍一体,明确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责任主体是县、乡政府,聘用农村保洁员2.0162万人,超过农村服务人口的3%。
上饶市把握坚持分类减量、及时收集转运、突出无害处理“三个环节”,全市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0%以上。同时做到健全投入保障机制、督促检查机制、自我管理机制“三个机制”,按每个农村人口10元 15元的 标准,由县财政列出专项经费用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同时,按每户每月3元 5元标准收取保洁费,弥补资金不足,去年全市征收农户保洁费4600多万元。全市约有1/3乡镇采取合资合作、PPP、BOT等方式,通过市场化运作,实施环卫日常作业。
该市还通过实行“三个三”完善监督机制:市县乡三级同步实行“一月一调度、一月一布置、一月一通报”;坚持“明查、暗访、回头看”三者有机结合;建立市县主官、领导小组、县三个微信平台强化监督。
仅去年一年,上饶市共投入城乡环境卫生专项整治资金5.05亿元,清理垃圾140.1万吨。其中城市投入2.23亿元,清理垃圾64.9万吨,垃圾集中处理率100%,农村投入2.82亿元,清理垃圾75.2万吨,垃圾集中处理率超过70%。全市农村已建生活垃圾收集点6.1万个,发放户用垃圾桶198万个,建成7座生活垃圾无害化大型处理场,日处理垃圾1757吨,92个乡镇建立了集中焚烧炉。
江西要求各地、各部门要上下一心、真抓实干,发扬钉子精神,进一步强化领导、上下联动、严格督导、营造氛围,把专项治理各项措施和任务落到实处,努力把城乡建设成“干干净净、漂漂亮亮、井然有序、和谐宜居”的美丽家园。(王纪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