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重庆模式作为国内难得的稳定房价样本,为全国其他区域提供了借鉴,但2016年11月以来,重庆楼市逆势上扬,成交量大涨,同时,去年前11个月的数据显示,新房均价同比上涨6.5%,在70个大中城市中排名靠前。
1月7日,重庆市国土房管局下发了《关于加强主城区商品房项目预售方案管理的通知》,对预售方案的备案、审查、变更和执行四个环节作规范要求。
市场速热引出调控
元旦期间,有媒体报道京沪等地购房客“打飞的”去重庆买房,推动当地成交量明显上涨,连续两周重庆新建商品房成交均超万套。虽然多有炒作水分,但数据显示,2016年从11月以来,重庆的成交和房价确有抬头趋势,而当地主要领导履新也再给市场添加了炒作话题。2016年的最后两周,重庆楼市快速爆发。
易居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12月26日至2017年1月1日这一周的成交量,超过了2016年2月份和7月份全月的成交。在随后包含元旦假期的一周,新建商品房成交面积更是多达129万平方米,达到近期成交量的最高值。
在土地市场,几乎与房地产市场同步互动:去年12月,重庆土地市场有多个地块成交,其中万科共两次出手拿地,龙湖和华宇则分别以42.2亿元、44.4亿元拿下礼嘉两宗土地,楼面价都接近每平方米7500元。
在市场波澜渐起之时,重庆市主管部门迅速反应,出台了调控措施。2016年12月底,重庆国土房管局曾公布近期工作重点:保持土地有效供给、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力度、发挥房产税对高房价和炒房的遏制作用。一周后的1月8日,重庆国土房管局下发《关于加强主城区商品房项目预售方案管理的通知》,要求在执行预售价格申报、审查和变更环节,开发企业须准确填写住宅开盘销售价格(建面均价和套内均价)、明晰价格构成(包括土地取得成本、建安成本、运营成本及应缴税费等)并对信息真实性作出承诺。同时要求申报价明显与市场不符、超过成本较多的企业说明理由,理由不充分合理,不办理变更备案。
在销售环节要求开发企业在现场公示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房地产权证、预售商品房涉及的房地产抵押信息、预售资金监管银行及监管账号等。每套预售房明码实价,标明套内建筑面积及价格、建筑面积及价格。严禁收取或者变相收取定金、预订款等费用。严禁以捆绑搭售或者附加条件等方式迫使购房人接受商品或价格,严禁哄抬房价等。
监管机构将约谈违规企业。对于拒不整改的,会采取暂停网签、暂停交易登记以及暂停资产转移登记手续办理、吊销预售许可证等措施。对未按照规定公布价格,明码标价或虚假广告宣传对外销售的,市国土房管局将依法查处。同时计入房地产信用档案。
后市仍有样本价值
重庆市此前房价长期比较稳定的重要基础,就在于土地供应量的充足,在本次调控中,也再次强调了这一点。
1月6日,重庆市国土房管局在回应市场变化时就称,重庆市商品住房市场总体平稳,在土地供应方面,计划在今年1月向主城区投放1800亩商品房开发用地,供应量同比增长将达141.1%。
而消息一出,直接起到了平复市场躁动的作用。数据上,2016年前11个月,重庆商品房住宅施工面积为17629.52万平方米,几乎等于北京、天津、上海三个直辖市的总和。
重庆的楼市需求与供应并不存在紧张的问题,事实上,重庆有大量公租房提供给外来务工人员和大学生等。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副总工程师邹晓云就指出,不排除市场有炒作的可能性,民众看涨等心理预期可能短期推高成交量,但重庆的房屋供给是超出其需求的,民众购买力以及投资投机需求不高,所以维持了楼市价格平稳。
此外,重庆长期推行房产税征收,虽没有限购政策,但对第二套房征收房产税的政策实际还是限制了非自住需求的购房行为。同时,土地方面,重庆设置了土地价格的硬性指标,地价在房价中维持在较合理比重,对房价有了直接可控的行政手段;而重庆独特的地票制度也带来了土地供应的增加,在短期内政策不变得前提下,供需关系不会有太大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