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城管体制改革的春潮中,随县城管局应运而生。新机构组建后,局党组团结带领全体城管队员迎难而上,适应新转变、研究新情况、开拓新思维、采取新办法,创造新绩,用忠诚、干净和担当谱写出随县城管事业新篇章,全县城镇环境面貌展现新气象。
顺应改革建机构。2016年3月,随县县委、县政府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和省、市有关要求,为了加快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改革和城管体制改革,决定将原县城管执法局从县住建局二级单位中分列出来,组建了随县城镇管理综合执法局,明确为县政府直属公益一类正科级事业单位,主要承担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管理、规划巡查监管和违法建设治理等9项职责。局长胡超通过公开遴选走马上任,开启了随县城管综合执法工作新征程。
建好机关夯基础。新机构组建伊始,在资金十分困难的情况下,随县城管局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多途径筹措资金70余万元,加强机关建设,重新租用两栋民房办公,对办公场所进行包装改造,添置了办公用具,设置了安保监控系统、职工食堂、会议室和职工临时午休室,更新了六台执法车辆,配备了执法防护装备和部分执法记录仪,改善了办公条件,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了职工自豪感,为有效开展城管综合执法工作奠定了基础。
带好队伍树形象。结合开展“两学一做”、“两不专项整治”、“作风纪律整顿月”等活动,先后举办了党课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廉洁从政教育、先进典型引领教育、作风纪律大整顿、法律法规和体能封闭式集训等活动,全面提升了队伍整体素质。参加全县“五一”职工广场舞比赛获得一等奖;组建职工篮球队,每月开展一次活动;邀请职工家属参加,成功举办了“共贺新春佳节、共建和谐城管”迎元旦职工联欢晚会,丰富了职工文化生活;开展领导与中层干部、干部与职工交心谈心活动和职工家访活动,受到职工家属普遍欢迎;建立城管QQ平台,设置局长信箱,架通了干部职工交流沟通的桥梁;对机关科室和局属各单位中层干部实行了选贤任能,凭品行、能力和贡献量才任用,细化了岗位职责,对机关工作人员实行了公开招考择优聘用上岗,大家都心服口服。通过采取一系列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有效举措,极大地调动了全体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了凝聚力和向心力,呈现出人人争先恐后、个个履职尽责和公正执法、风清气顺的良好态势,城管队员过去那种不文明执法、粗暴执法和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得到有效好转。
建章立制严管理。从建章立制入手,强化内部管理,出台了严肃城管行政执法纪律的“六条禁令”和最严格的财务管理、考勤管理、机关管理、绩效管理、督查考评等20多项内部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了城管职责清单、自由裁量权标准和各项执法规范。为使各项制度落到实处,组建了督查考评科,实行了严格的局级和局属各单位内部双重督查考评,坚持每周一督查、每月一考评、每月一通报,严格按督查考评结果兑付奖励性绩效工资,一年来,累计有126人次获奖,兑付奖励性绩效工资3875元,有183人次因违反各项制度被扣除奖励性绩效工资3645元,遵规守纪成为干部职工自觉行动。
强化宣传造声势。注重抓好宣传工作,大力传播正能量,着力减少负面影响,努力提高市民认知度。先后印发了19期《城管简报》和《致市民一封信》、《中元节严禁焚烧纸钱的通告》、《国庆节严禁抢栽抢种抢建的通告》等宣传资料1万余份,通过将信息上报和通讯报道纳入绩效考核,呈现出人人撰写报道的喜人景象,2016年在省、市、县多家媒体发表新闻稿件130多篇,同时,采取进店上门宣传、流动宣传车巡回宣传、与服务对象沟通劝导宣传、制作标语和展版宣传等多种形式宣传,引导市民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让城市管理的标准和要求逐步变成广大市民的自觉行为。通过高密度、全方位宣传,社会各界对城管认知度和认同感明显提升。
高压态势控违建。新机构组建后,随县城管局精准发力,加大规划巡查监管和控违拆违执法力度,重拳出击整治违法建设行为,取得前所未有的良好效果。对县城区实行了分片责任包保,坚持露头就打,逢违必拆,决不手软,多次组织依法强拆联合行动,共查处违法建筑49起,组织强拆35起,拆除违建面积4835平方米,新增违建实现了零增长。对镇(场)规划区实行了偏远镇每两周巡查一次、附近镇每周巡查一次、重点在建项目每天巡查一次,凡发现违法建设,立即责令停工并立案查处。2016年共立案查处违法建设77起,送达告知书53份、处罚决定书31份,结案44起,并立案调查处理县长督办件39起。同时,创新送达方式,在随州日报、县政府网站、当事人居住地、违法建设的楼盘公告送达21户违建当事人法律文书,已有3起主动接受处理。当年新增违法建设立案率达到100%,结案率达到98%,有效遏制了违法建设行为。案件查处率和办案效率明显提升。
疏堵并举治市容。抓住寻根节环境综合整治的有利契机,坚持疏堵并举,综合施策。针对不同时期的特点,突出抓好寻根节环境综合整治、出门出窗、占道经营、中元节焚烧纸钱、车辆乱停乱靠、洗车修车摊点、早餐夜市摊点、废品回收点、打场晒粮、户外广告等多项专项整治和综合整治,城区全长32公里街道范围内“牛皮癣”清理实行了市场化运作,成效十分明显。同时,启动了新厉山农贸市场,将五星路口、新合作广场、知青路、西门口、幸福路临时市场等沿路沿街以路为市、流动摊点、占道经营户全部引导迁入农贸市场“安家”。通过一个阶段又一个阶段、一轮又一轮的持续推进综合整治,县城区垃圾乱扔、广告乱贴、车辆乱停、占道经营、“马路市场”等顽疾得到有效治理。城区市容环境变得整洁、有序、靓丽,上级满意度和民众满意度明显提升。
精细管理抓环卫。按照“核心区严管、重点区严控、一般区有序”的工作要求,大力开展城区环境卫生及生活垃圾治理,县生活垃圾处理场实现高效运行,已累计处理1.1万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投资8万余元进行功能配套,填埋库区完成了雨污分流配套建设,有效防止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县城区90万平方米的街区、道路及公共场所的卫生清扫保洁实行了市场化运作,外包服务,每天有五台洒水车采取人工清洗方式不间断地对主城区主干道路面进行冲洗,环卫工人包路段进行全天候保洁,建成生活垃圾收集点21处,配置果皮箱160个,对垃圾清运车辆实行密闭运输,有效防止在运输过程中二次污染。组建渣土管理执法工作专班,全天候、全范围在县城区各条主次干道进行日常巡查监管,有效防止车辆带泥土上路。城区卫生环境和对外形象明显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