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行业信息-->村镇建设-->详细信息
湖北:乡镇污水治理成为头号工程
2017/5/24 16:05:20   来源:中国建设报
  【字体:  】【颜色: 绿
    农村基础设施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为加速补齐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短板,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湖北省政府将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列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补齐村镇建设短板的“头号工程”来实施,全面启动全省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

  立足省级战略,精准发力强保障

  在今年的湖北“两会”上,省长王晓东把此项工作作为十件实事之一向全省庄重承诺,要在两年左右时间内实现乡镇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由此湖北省已将乡镇污水治理升级为省级战略。随着《关于全面推进乡镇生活污水治理的意见》和《湖北省乡镇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指南》的相继印发,更将治理目标、工作重点以及工作流程等进一步明确。

  为加强对该项目建设的组织领导,湖北省新组建了全省乡镇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建设指挥部,由省级领导担任正副指挥长。同时,全省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即将提标升级,2017年底前,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沿线县级以上城市(区)污水处理设施,特别是敏感区域城镇污水处理设施需全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该省住建厅负责人表示,将全面落实污水处理收费制度,并定期针对各城镇污水污泥处理设施建设改造、生产运行、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等情况开展专项检查。

  据悉,湖北省较早就启动了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省883个乡镇中,已建成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153座,在建83座。目前,随着全省乡镇污水治理工作的全面铺开,各地均已展开了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湖北省住建厅将乡镇生活污水治理作为“头号工程”,并精准发力于科学确定建设规模,保证管网建设质量,发挥市场作用,以及落实责任主体等几个关键点。

  资金筹措及分担方面,从今年到2019年,湖北省将发行300亿元政府专项债券,支持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同时鼓励各地政府积极采用PPP模式;此外,在处理设施全部建成后,将根据在线监测考核运营情况,给予运营补助。最终建立起财政支持、社会参与、使用者付费相结合的资金筹措与分担机制。

  “新旧”两手同抓,实现治理全覆盖

  根据规划,湖北省将开工建设647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对运行不达标的已建项目同步启动改造。到2018年完成设施建设与改造任务,2019年,实现全省乡镇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形成设施完善、管网配套、在线监测、运行稳定的工作体系。

  同步启动“新旧”项目建设和改造,一方面将在高标准严要求中使新建设施实现优质高效,另一方面,改建项目将在新标准指引下被彻底“唤醒”,从而发挥更新更高的治理效应。

  省住建厅表示,为保证污水处理效率得到有效提升,今后,新建改建污水处理设施,其出水排放均要按照《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严格执行,生态敏感地区应执行更高标准。管网要实行雨污分流。污泥处理处置设施也要和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同步建设。在处理工艺的选择上,将统一遴选数种工艺供各地选用,工艺流程不完整的一律禁止使用。

  同时,湖北省已提出由7大指标构成的考核体系,将从管网覆盖与污水收集、进水水量与出水水质、单个污水厂运行与县域污水厂整体考量等不同角度,综合控制项目建设,确保设施完善,运行可靠。在此规划下,到2019年,湖北省乡镇生活污水管网普及率将大于90%,生活污水收集率大于80%、处理率大于75%,污水厂负荷率60%-80%、出厂水质综合达标率大于80%,稳定运行率大于90%,污泥规范化处理处置率大于80%。

  创新工作机制,统筹推进“弹钢琴”

  推进乡镇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需全面加快工作方式上的创新,在“脱虚向实”中严格落地规划内容。

  省住建厅负责人表示,治理污水是一场攻坚战,既要治标,更要治本,如何多头并进“十个指头弹钢琴”是关键。此次全省乡镇污水治理工作中,将既抓主抓重,又兼顾全局,同时还将以更加高远的站位,更有力的举措推动治理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整体推进中,湖北将改变由乡镇分别建设的旧方式,重新调整为以县为基本单元,采取以城带乡、以大带小及新建改造同步、增量存量一体的方式,集中打捆推进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运营。

  综合控制中,一方面进一步增强项目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严肃性,依托考核体系加强项目管控,另一方面则以下沉法、现场法、手册法、借力法等常用方法,在积极走访基层、召开工作推进现场会、编辑工作指导手册、组建专家团队等多重方式中,强化实践,注重实效,全力确保乡镇污水治理这篇“水文章”,在“两年左右,三年以内”的时间节点内做好、做实、做广、做深。

   

分享:
  责任编辑:刘昱君  【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