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议现场

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副厅长汪夏明出席会议并讲话

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谢日万主持会议

与会代表参观了钟山县传统村落公安镇大田村和荷塘村

钟山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与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勘察设计院就钟山县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建设等内容签订了战略合作伙伴协议
为推动传统村落保护模式创新,广西“试水” 专家团队包村打造,乡村规划师驻地建设,即由当地住建局与有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签订合作协议,规划设计单位组建专家团队并派规划设计专家进驻到当地传统村落,全程指导和组织实施村落的保护和发展。这是记者从10月31日在钟山县召开的广西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专家委员会扩大会议上了解到的信息。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副厅长汪夏明出席会议并讲话,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谢日万主持会议。
会上,汪夏明强调,广西各地要继续扎实完成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申报工作,同时加快推进获得中央补助资金的第一至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项目实施和日常监管工作,规范项目管理、加快财政资金支出进度,并按期组织验收;要加快完成调查建档和挂牌保护工作,建立保护档案信息数据库,明确保护主体和责任;要充分发挥专家委员会的专业指导作用,在传统建筑的改善利用、历史环境要素的修复修缮、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发展、村落的管理维护等方面,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研究和交流,同时进一步完善村级联络员制度,定期进行回访并建立多层级监管体系,加大对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督查和指导力度。
针对目前传统村落的法律地位与其历史遗产保护和传承价值不相匹配,各级保护责任、违法责任不够明确等问题,会议提出,广西应适时启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条例的立法工作,进一步强化各级保护责任,让保护工作有法可依,实现保护工作常态化。
会议组织参观了钟山县公安镇大田村和荷塘村,在荷塘村古戏台前,钟山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与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勘察设计院就钟山县县域乡村建设、乡村规划师派驻、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建设、乡土特色建设等内容签订了战略合作伙伴协议。
除了包村打造,开展历史建筑和历史环境要素的建档、挂牌保护和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的建馆工作也是保护传统村落的有力措施。目前,南宁、贵港、贺州等地已逐步开展了民居挂牌保护;灵川县江头村、蒙山县六坪村等13 个村落基本完成数字博物馆建馆工作,博物馆将通过“百科页面、360°全景漫游、三维数字互动”的形式全方位展示传统村落概况、自然地理、选址格局、传统建筑、历史环境要素、生产生活、民俗文化等内容,电子博物馆的建立将对提高村落地位、扩大村落影响、推动村落保护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桂林市也利用“非接触测绘技术”建立了中国传统村落电子档案,真实详尽地记录优秀历史建筑和传统村落历史风貌、布局、 雕梁画栋、营造法式等资料,为村落的后续研究、修缮、重建提供准确的科学数据。
同时,为保证传统村落保护建设有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广西还积极申请2017、2018 年中央补助资金,第四批72个中国传统村落中,已有 26 个村落列入 2017 年中央财政支持范围,13 个村落拟列入 2018 年中央财政支持范围,39 个村落将获得中央补助资金共计 1.17 亿元。
据调查,广西目前仅存约622个传统村落,这些传统村落涵盖了10个世居民族,分布在山区、丘陵、平原、滨海等多种地形地貌中,具有广府院落式、干栏式等 10 多种建筑形态,这些村落蕴含了广西悠久的历史文化、精湛的建筑技艺,仍对当今城乡规划设计产生深远的影响。(陈芊洁 韦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