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开展“清洁城镇乡村,建设美丽贺州”活动以来,记者在基层中发现,各地涌现出了不少化解难题的好经验好做法,正所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如八步区铺门镇在抓“清洁工程”时推行的“市场运作、承包经营、社会化服务”的做法着实令人耳目一新……
去八步区铺门镇采访前,脑海里总有一个问号:这脏兮兮的垃圾,也能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社会化服务?
垃圾处理走“市场”,
智慧灵光的闪现
“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经营”,这些熟悉的词汇,在铺门镇领导与记者关于“清洁工程”话题的交谈中不断出现,记者姑且将之称为“铺门模式”。
“在一个财税收入偏少、群众清洁卫生意识相对落后的乡镇完成工程浩大的‘清洁工程’,难度非常大。设备投入要资金,增加环卫人员要资金,建垃圾池、买垃圾桶要资金。如果不用心做事,不用智慧做事,‘清洁城镇乡村,建设美丽铺门’目标的实现要等到何年何月?”铺门镇严省益书记如是说。
5月10日夜,铺门镇政府会议室灯火通明。在党政领导班子会议上,党委书记严省益构思的“市场运作、承包经营、社会化服务”的“清洁工程”“铺门模式”在集体智慧中得以完善。
负责专抓这项工作的副镇长倪福顺告诉记者,我们主要是通过市场的运作,把镇区清洁的范围、业务,以承包经营的方式,实现社会化服务,从而达到在整合资金资源、人力资源、设备资源的基础上,实现“清洁城镇乡村,建设美丽铺门”的目标。
5月15日,由铺门镇政府为甲方,以承包人黎光飘为乙方的《铺门镇城镇清洁包干承包协议书》正式签订。协议的主要内容是政府以每年11万元的承包费把铺门镇区清洁范围的清洁工作承包给承包方;承包方按照政府对清洁工作的要求完成城镇区域内的垃圾清扫、清运等任务。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铺门模式”未实施前,铺门镇有一个隶属于镇管的环卫站,有4名环卫工人;镇直单位如中学、小学、卫生院、农贸市场都聘有人数不等的环卫工人。这些单位投入的设备费用不计,仅支付人工工资的费用每年就超过5万元。“各自为政”的环卫设置,既存在着对设备、资金、人员无序管理的弊端,又因各单位对环卫人员的责任落实、岗位要求不尽一致而导致因垃圾的乱堆乱放。“清洁工程”“铺门模式”目前运作较为成功的主要经验就是在对资金、人力、设备等资源的整合后呈现出来的政府投入资金增量小、环卫机械设备管理、环卫工人使用的社会化;承包街道、路段的整洁,垃圾池垃圾清运的及时,垃圾填埋的科学性。
“市场运作”,
皆大欢喜的双赢
黎光飘,在铺门是一位很有威望的人物。他不仅是一位庄稼汉,还是一位“商场人”。
“我作为承办方承包铺门镇的城区清洁卫生,是因为我不用再投资清洁卫生的机械设备,我家目前有三辆汽车、一辆拖拉机。一年12万元的承包费,在支付油费、车辆维护费、工人人工费外略有盈利,但我认为最大的盈利应该是我家四辆车的合理调配,弥补了生意不足的时间空缺,实现了车辆使用的利益最大化。与此同时,我计划把收集起来的塑料袋、饮料瓶、一次性筷子、废纸、玻璃酒瓶等垃圾进行分类,实现废物利用,变废为宝。”
黎光飘还告诉记者说,他目前承包的方式只是向清洁服务公司方向发展的一个过渡,待摸索成功成立清洁服务公司后,还可以把业务向其他乡镇发展。”
“作为政府来说,我们也在算账。如果我们不走市场化运作这条路,依然沿用过去的管理模式,在‘清洁工程’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就必须要添置运输车、铲车等设备,增加环卫工人人数,就今年来说,这几项开支加起来至少在30万元左右。现在我们以年12万元承包费承包给有运输能力,有组织能力,又劳力保障的老板,政府只管在设施上抓好垃圾填埋场、垃圾池建设,在管理上做好对承包方的监督和检查,省钱又省力,何乐而不为。”
副镇长倪福顺也跟记者算了这样的一笔账。
“实施‘承包’一个月来,作为城建部门的负责人,我感压力减轻了许多。以前铺门没有垃圾填埋场,各单位清洁的垃圾没有固定的堆放地点,有的堆在公路边,有的堆在村寨旁,有的甚至偷偷倒在贺江里,我们管不过来,群众骂我们领了工资不做事。现在不一样,假如出现了什么问题,我找黎光飘一个人就可以了。”
铺门镇城建所所长罗泽干说。
“社会化服务”,
群众清洁意识提升的引线
“‘承包’实施前,我们理事会的同志到群众家做每家每月收5元钱清洁费的动员工作,有一小部分群众的思想转不过弯,怀疑这种做法行不通。现在群众看到承包方每天天刚亮,就开着清洁车出现在大街小巷,街道的环境卫生大有改观的现实,以前有抵触情绪的群众变成了交款的积极份子。对于群众清洁意识转变的事例,我还计划把这样的事例编成戏曲进行宣传呢。”
铺门业余曲艺社社长、社区党支部书记伍桂清说。
“铺门每到圩日卖西瓜的特别多,以前顾客吃剩的西瓜皮随手乱丢,街头巷尾到处都是,老人孩子踩上西瓜皮摔伤的例子不在少数。现在这种情况少多了。前几天我就见过一位小伙子指责一位丢西瓜皮的小伙子说,你这样做太不文明了,一条街道都放有垃圾桶,你顺手放进去又怎么样。”居民黎继汉说。
29日下午,记者到铺门街道走了一圈,纸屑杂物虽有不同程度的散落,但成堆的垃圾、成片的污染确实见不到了,居民家门前摆放着喷有“美丽铺门”字样的垃圾桶成了一道相当耀眼的风景。
随行的严书记对记者说,群众清洁卫生的意识在不断地提高,我们政府部门还要因势利导加以呵护,我们计划在城区街道每一户居民都配发一个垃圾桶,以方便群众收集垃圾,这样,就更能激发群众参与“清洁城镇乡村,建设美丽铺门”的热情。(黄世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