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美丽广西·清洁乡村”专栏
举党建之旗 建美丽家园

——江州区创新基层党建载体助力清洁乡村活动纪实
2013/6/25 10:39:19   来源:左江日报
  【字体:  】【颜色: 绿

    在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中,江州区组织广大基层党组织以开展“基层党建加力·共建美丽家园”主题活动为契机,通过创建“城市带动型、产业引领型、民主管理型”基层党组织,切实发挥广大农村基层组织和农村党员的示范带动、加力助推作用,有效促进了工作开展。

    城市带动型党组织:依托城市 美化家园

    从崇左城区驱车15分钟,驶出崇钦高速罗白收费站约200米,映入记者眼帘的是洁净蜿蜒的硬化道路,延伸到各家各户;古朴典雅、鳞次栉比的楼房,四周绿荫环绕;党群活动中心、文艺舞台、灯光球场、健身器材,一应俱全的公共服务设施有序布局……

    乍一看,以为是城里的住宅小区。实际上,这是位于崇左城区附近的“卫星村”——江州区罗白乡罗白社区新庆屯。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原本地处农村的太平、江南、石景林、江州、罗白等5个乡镇(街道)的20多个村屯被城区“覆盖”“辐射”,成为典型的“城中村”“卫星村”。

    在开展清洁乡村活动中,该区积极引导城区内部的“城中村”、城郊结合部的“卫星村”广大党员群众,树立“依托城市,美化家园”的一体化发展理念。通过在罗白乡新庆屯、江州镇岭弄屯、新和镇那糯屯等10个村屯开展“城市带动型”党组织创建活动,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化建设。目前,已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开工建设200多个项目,打造江州区“百里清洁乡村示范长廊”。

    “城里有的绿化带、健身器、活动室等配套设施,我们村都有,过去的生活和现在真是没法比!”该区新和镇那糯新村村民零海斌自豪地对记者说,“现在我们家家户户都非常讲究环境卫生,村里还聘请了专职保洁员,村容村貌比原来好多了。”

    产业引领型党组织:产业支撑 建设家园

    “我们全屯5000多亩土地全部流转出去了,现在村民年人均纯收入2万多元,是流转前的近一倍。政府还出钱帮我们美化村容村貌,我们的生活条件不比城里人差。”江州区新和镇孔香屯村民李忠海高兴地说。如今的孔香屯已建成一个生态宜居的现代化美丽乡村。美丽广西·清洁乡村

    崇左在行动

    为了体验现代都市生活,在另一个发展甘蔗高效节水灌溉的村子驮卢镇逐盎村,最近,流转土地的34名村民还自发组成了我市第一个农民赴香港旅行团,成为一段佳话。

    以上这些是江州区打造产业引领型党组织,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生动缩影。

    除了地处城区及其边缘的商贸型农村,江州区85%以上的地域属于传统的农业型农村,农业人口29万人,占总人口的80%左右。该区积极打破支部建在行政村、自然屯的传统做法,指导党员群众将党支部建在产业协会、专业合作组织上。

    今年以来,该区在孔香屯等地的生产、加工、流通等农业产业链上建立34个党组织,行业涵盖了龟鳖养殖、淡水河鱼养殖、山羊养殖、肉牛养殖、无公害蔬菜种植、腊鸭制作等10多个类别,地域覆盖了37个村屯3300多户群众,协会养殖户人均纯收入达7300多元。通过党组织的示范带动,现代农业深入推进,真正实现了家园面貌改观、发展方式转变、人居环境改善的有机统一。

    民主管理型党组织:凝心聚力 人人参与

    “强化环境卫生管理,房前屋后实行卫生包干,严禁破坏绿化……”近日,记者在江州区新和镇垌坪新村刚刚通过的《村规民约》中看到,该村将“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有关内容写进《村规民约》,使环境卫生管理有了制度上的约束。

    在广大党员群众的共同参与和践行推动下,江州区初步建立了“清洁乡村”的一批制度机制。如江州区委组织部工作组蹲点的那隆镇群黎村,引导外出务工青年自发捐款1.3万多元,创立了首个村级“美丽基金会”,专款用于聘请2名保洁员开展公共区域环境保洁工作等“三清洁”公益事业。目前,江州区成立“美丽基金会”等类似机构、安排集体资金的村屯已达44个,筹集到群众捐款和社会公益资金23万多元。

 
打印】【关闭
版权所有: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网  制作维护: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信息中心
电话:0771-2260025  电子邮件:gxcic@gxcic.net
地址:南宁市金湖路58号建设大厦14楼  邮政编码:53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