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决策闪金光,城市清洁连山乡;水源清洁实在好,群众健康有保障……”连日来,在大化瑶族自治县各乡村举行的清洁乡村宣传文艺表演中,共和乡山歌爱好者兰家清编写的山歌多次被山歌爱好者登台演唱。
从山歌里,我们看到清洁水源的重要性,也看出大化党委、政府清洁水源的决策和效果。作为库区大县,大化县把清洁水源放在重要的位置。近年来,大化县不断加强红水河滨带生态建设,不断种植竹子、木棉等树木,构建了涵养水源郁郁葱葱的绿化带,使这条作为珠江干流的红水河结束了千万年来因洪水暴涨色泽变“红”的历史。在这个基础上,大化县根据环境特点,种植桃树、黄花梨等景观花木及珍贵树种,提高环境的审美价值和群众的审美情趣,形成了红水河百里画廊,促进了红水河旅游开发。
尽管如此,由于沿岸一些群众的生态观念比较淡薄,红水河水生态系统依然受到污染威胁。在清洁乡村活动中,红水河沿岸的百马、都阳、岩滩、乙圩、百景等乡镇,乡村干部积极组织开展库区清漂活动。严禁工业废水、废渣及农业生产废弃物直接排入红水河水域,保障水体清纯。据了解,大化县将聘请北京建工环境修复有限责任公司, 通过构建科学的生态防护体系、生态环境监管体系,保障红水河生态安全。 目前,大化县还在红水河沿岸百马乡雅棉屯等节点,建设岸绿景美的水景乡村,推进生态旅游业发展。
对全县一些生态系统受到破坏的小流域,各乡镇各有关部门积极深入水源一线组织开展清理活动。共和乡地下水非常丰富,各家各户只要在家里挖一口井,就可用辘轳打出清凉的水,这表面看不见的水在地下浸透一体,成为滋养生命的源泉。但是,过去有些群众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垃圾乱丢,有的甚至把本乡由地下水涌出地面形成的季节河——平治河当作垃圾池,连鸡鸭等动物死尸也扔到河里,自己污染水源自己喝。连日来,乡里工作人员分别与全乡128个屯3581户农民签订清洁乡村责任状,引导群众讲文明、改陋习、树新风;组织干部群众,自制长杆网兜、钗勾等工具,对流经全乡12公里的平治河进行全面清理。对沉积的垃圾,大家不畏艰险下河清掘。并组织村民对池塘、水井、沟渠等进行彻底清理。同时,倡导村民自己筹建屯内垃圾池,指导村制定村规民约,共同营造清洁的环境。如中良村中外屯,规定垃圾池里的垃圾每月由一户村民负责焚烧清运,做得不彻底,群众一致不满意的,责令重新处理垃圾一个月。这样,共和乡的水清了,地也净了。
大化县还通过实施小流域水体生态修复工程清洁水源。在九娘河大化镇段,连日来,工人不辞劳苦地建筑亲水平台、河堤、环河步道及抢险道路。同时,通过实施节水灌溉工程清洁水源。今年,大化县实施共和乡皂江灌区工程、共和村洞西屯水利工程等农田水利建设,改变过去淤泥堵塞、四处渗漏的灌渠现状。实施古河乡四联村六洪水库加固工程,建设水库大坝、溢洪道、输水系统,构建便利、清洁、安全的用水环境。 (韦 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