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在平果县委、县政府表彰全县“美丽自然屯”大会上,新安镇荣获全县“最美乡镇”,获得10万元奖励,全镇有4个自然屯荣获全县“最美自然屯”,有20个自然屯荣获“美丽自然屯”,获奖数量居全县乡镇之最。
地处于南宁市与百色市结合部及百色市东大门的新安镇,今年以来紧紧抓住“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开展的机遇,创新、大胆地提出打造“美丽新安”,有机融入到乡村生态化发展中,创新结合到乡镇品牌竞争力中,完美渗透到破除千百年农村生活陋习中,潜移默化到乡村群众文明素养提升中,创造性地探索出了一套符合乡镇特色的美丽乡村实践样本。
扫地“扫”出新生活
如今,新安正在着力建设“村村清洁、处处美丽、户户发展、人人和谐”的美丽乡村。全镇18个村落,145个自然屯,5.3万百姓,一场空前的乡村“清洁革命”已全面铺开,是什么力量支撑着这一片清洁的乡村?新安镇党委、政府给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自从5月启动清洁乡村活动以来,全镇上下高度重视,通过创新宣传方式,以信息通报、美丽村屯考评及“日通报、月考评、季表彰、年评优”工作模式、积极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全镇党员干部示范引导,群众自觉参与,个个亲力亲为。截至目前该镇已投入150多万元,用于清洁乡村建设。通过环境优化工程、村庄美化工程、产业提升工程、文明素质养成工程等抓手,全力推进这场遍及全镇的“清洁革命”。
常态化清洁更需要责任、智慧和坚守
该镇通过开展“美丽村屯”创评活动,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板报、公示栏公布评比标准,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创评活动。对创评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进行奖励,努力把评比的过程变成群众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过程,增强清洁乡村的吸引力和感召力,镇“美丽”办还每月赴各村督查评比,好差皆上榜,清洁的表彰,脏乱差的晾晒。
通过开展“比、学、赶、超”活动,形成了各村之间、各屯之间、各户之间你追我赶、竞相争先的良好局面。同时在农村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清洁乡村·先锋先行”的主题实践活动,注重发挥德高望重老干部和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带动周边群众自觉参与清洁行动。
围绕“既能抓起来,又能坚持下去”的原则,新安镇积极探索建立开展清洁乡村的长效机制,落实和完善了村屯日常清洁、工作督查通报、考核表彰等,实行每日一次的清洁乡村建设工作督查通报制度;强化源头管理,深化“日常保洁全覆盖”和“门前三包”责任制,实现“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垃圾清运机制,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率达到100%,实现清洁乡村建设常态化、全覆盖管理,真正做到“扫得起来、运得出去、处理得掉、保持得住”。
把提升支柱产业放在首位
镇长廖忠灵表示,要培育原生态精品农业,2年内全面限制合成化肥、农药、激素、添加剂的使用,是推进清洁乡村建设的重要一环。2013年,新安镇将率先把原生态作为乡镇品牌打造,制定出台原生态精品农业发展规划,推行原生态精品农业标准化生产,着力打造以提高市场竞争力为核心,以科技为支撑,充分发挥生态优势的生态农产品生产核心基地。目前,全镇已建立27余个原生态农产品生产基地,培育出了林下养鸡、土鸡蛋、火龙果、霸龙果(火龙果嫁接霸王花产出的火龙果)等一批原生态农产品。
经过努力,“美丽新安”跃然而出。“青山绿水”为新安农家乐和农业休闲观光旅游增添了无穷魅力,一批又一批的游客来到新安“游山玩水”。群众通过开办农家乐、出售原生态产品等增收致富,在保护中实现了发展。
清洁家园,垃圾不落地;清洁田园,农药化肥不入土;清洁水源,地表水、地下水不受污染……全方位的环保实践让乡村水更清,山更绿,路更洁,村更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