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美丽广西·清洁乡村”专栏
富川:“小村规”助推美丽“大事业”
2013/7/31 11:30:33   来源:贺州日报
  【字体:  】【颜色: 绿

    在富川瑶族自治县,一条条并不起眼的小村规,却打造出了葛坡镇深坡村、白沙镇洞尾村、莲山镇大深坝、古城镇蒙家村、富阳镇铁耕村等30多个清洁城镇乡村示范点。引来了百色市、武鸣县、田阳县和广东省德庆县等区内外市县纷纷组团前来考察学习。

  说起清洁乡村、整治城乡环境卫生,很多人认为很难:“主要是人们的素质和观念问题,一下子很难改变。”“ 是个大工程,没有大投入很难有成效。”“没有广大群众的参与很难有好的成效,但要发动全民参与很难。”

  然而,现在很多人都在想,是采取了什么措施,能够促使富川这样一个没有雄厚地方财政的国家级贫困县把“清洁城镇乡村”这项活动开展得风风火火,环境卫生整治效果如此明显,村容村貌让人赞不绝口?

  葛坡镇深坡村的一名村干部说:“村里制定了村规,规定村民每月每户自筹资金5元,用于聘请清洁工;清洁工负责清扫收集垃圾,运送垃圾到指定地点填埋,确保村里的主要道路每日一小扫、每月一大扫。”

  古城镇蒙家村村民陈某说:“村里召集大家开会出了新规定,要求大家扫好自家门,清好自家田,村集体负责解决垃圾清理”。

  据笔者了解,启动“清洁城镇乡村”活动后,该县大力挖掘和弘扬富川瑶族以“后龙山文化”为代表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生态环境保护理念,瞄准“村规民约作为介于法律与道德之间的自治规范,具有教育、引导和约束作用,特别是对美化农村文明环境具有重要作用”的特点,以“村民自治”为抓手,积极引导村民制定村规民约,助推“清洁城镇乡村,建设美丽富川”活动迅速有效开展。

  坚持试点先行,鼓励各乡镇、各村因地制宜,探索常态化保洁机制,形成了如葛坡镇深坡村的“群众自筹资金保洁制”,白沙镇洞尾村的“基层组织引领制”,柳家乡下湾村的“户分类村处理制”,古城镇蒙家村的“各户分片包干制”等大量鲜活的成功经验。

  及时总结宣传推广好经验好做法,使之成为“清洁城镇乡村,建设美丽富川”活动的助推器,该县共探索建立了基层组织引领制、村民诚实守信制、小组轮值制、片区中心户负责制、干部返乡制和星级评比制等“十一大”清洁乡村管理模式。

  通过组织县四家班子领导、县直部门和乡镇干部、新农村指导员、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等党员干部进村入户,通过党内带党外、机关带村屯、干部带群众,引导村民结合各村屯实际,将“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等维护环境卫生与破除迷信、移风易俗、尊老爱幼方面的条款一起,用最朴实、最简单的话语表述在村规民约中,使之成为村民共同认可的约定。目前,全县共有684个村屯建立了清洁卫生村规民约,占全县自然村屯数的91%。

  当下,富川正在通过村规民约这个“小制度”各项条款的执行,深化人们对传统美德的认识,促进文明之风盛行和环境美化建设的“蝴蝶效应”正在慢慢显现。“建设洁净富川、美丽富川,打造中国瑶乡明珠”的“大事业”,正孕育在瑶乡每个人的努力之中。

 

 
打印】【关闭
版权所有: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网  制作维护: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信息中心
电话:0771-2260025  电子邮件:gxcic@gxcic.net
地址:南宁市金湖路58号建设大厦14楼  邮政编码:53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