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一大早,在凌云县沙里瑶族乡阁楼村阁闹屯有一群人挨家挨户地四处查看,指指点点,他们手里拿着纸和笔,不时快速地记录着什么——这是阁楼村清洁乡村活动考评员正在给农户的责任区打分,这也是阁楼村有史以来第一次有组织地给农户实施清洁考评。
“你家的院子太脏了,需要好好清理一下。”“你家的‘肥水都流到外人田了’,气味太重,要把建好的沼气池用起来。”“你家门口的柴草不能这么堆放,要搬到院子里面去放整齐点。”……清洁考评员们一边打分,一边给责任户提意见。约摸过了一个小时,杨家队18户群众的清洁责任区已经全部考评完毕,两户群众的责任区因清洁不达标,当场被考评组贴上了“卫生检查整改告知书”。
一大早发生在阁楼村的这一幕“清洁考评”虽然让部分群众感到措手不及,但却又都全在情理之中。阁楼村支书杨正隆说,早前,全县清洁乡村活动刚开始不久,该村就率先召开了群众宣传动员大会,给群众发放了清洁乡村活动宣传单和《清洁阁楼宣传册》,向大家解释清楚了清洁乡村活动开展的目的、意义和内容,并在群众平日聚集较多的地方树起了倡议书牌、村规民约牌、考评牌等。
自治区党委组织部驻派阁楼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宫经理说,群众家门口旁的清洁责任牌也都是经过村民点头同意之后才竖起来的。“张叔,这是你家的责任区,你以后负责清扫保洁,有没有问题?同意不同意?”“没问题,我同意!”这样的一问一答半天内在阁闹屯出现了几十次,随后几十张清洁责任牌立了起来。而在责任牌不远处的石头墙上、水泥路面上,都画上了红红的油漆标记,有的是竖直线,有的是箭头,有的则是竖直线上标有一个或两个箭头。这些标记用不同的方式指出了每一户清洁区的分界线和清洁方向,它们连同责任牌一起,成为阁楼村清洁乡村活动“责任到户”独有的标志。
宫经理介绍,清洁乡村活动“责任到户”乍听起来颇为简单,似乎也没有什么创意,但这种方法却较为适合当地群众的现状。各家各户把分到的责任区搞好了,也就把整个村屯的责任区搞好了,因为他们分到的责任区也包括了公共区域。
据了解,为了使“责任到户”成为清洁乡村活动的长效机制,阁楼村专门制定了村规民约、保洁制度、清洁考评办法、考评反馈制度、环境监察制度、星级清洁文明户评选办法等一系列制度措施。尤其清洁乡村活动考评办法涵盖了如考评什么、考评谁、谁来考评、什么时候考评、考评如何打分、考评结果有什么用途、考评结果的公布等等,而且还基于村规民约,分门别类制定了考评表。
按照阁楼村清洁考评办法规定,该村目前已对各自然屯的清洁乡村活动实施情况进行了3次大规模的考评。宫经理还介绍,第三次考评后该村还实施了考评奖励,采取精神激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办法,给群众张贴“星级清洁户”门牌、授予奖励证书,发放200元及以下的等价物资等;由考评带来的清洁效果也一次比一次好,部分群众已从最初的拿起扫帚“装模作样”地搞清洁,发展到现在的每天都很自觉地打扫房前屋后院内室内的垃圾,清洁工作正逐渐成为当地群众每天起床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