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美丽广西·清洁乡村”专栏
罗城推动清洁乡村活动向纵深发展
2013/9/9 10:02:48   来源:河池日报
  【字体:  】【颜色: 绿

    在“美丽河池·清洁乡村”活动中,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通过强化宣传、狠抓督查、夯实基础、健全机制等措施,把活动推向更深层次发展。

    自5月以来,该县就清洁乡村活动共召开村民大会3275次,制定完善村规民约1416个,开展大宣讲、大走访、大调研2600多次,开展宣传片巡回演出活动500余场,发放宣传资料10万多份,累计安排活动资金5597.4万元、接受捐资10.3万元,共配有保洁人员1615名,配备和建设各类垃圾箱、池、中转站、焚烧炉1411个,集中开展清扫村庄、群众房前屋后大行动8500多次,清扫庭院卫生1.72万户,清理河道、溪流水源600多条300公里,清理池塘、水库378个,清理田园32141亩,集中清除垃圾2880吨,使仫佬山乡面貌得到新提升,乡村环境有改善,宜居生态环境初显雏形。

    严格督查问责,强化活动监管。该县把“三清洁”和“六村”内容纳入年度绩效考评范畴,深化考核验收办法和实施细则,切实加强考核验收工作。各乡镇各部门组织开展自查、互查、复查“三查”工作,纪检和组织部门对工作敷衍了事、不落实责任的领导和干部采取组织或纪律措施,确保清洁乡村活动深入有效开展。

    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县、乡两级政府安排资金用于推进清洁乡村建设,相关部门根据自身情况给予挂钩联系点经费支持。同时,县发改、水利、农业、环保等部门积极主动向上级争取专项资金,通过有效整合,统筹使用,确保更多项目资金用于清洁乡村设施建设。积极引入社会资金,鼓励个人捐款、村企共建、群众自筹等方式支持清洁乡村建设,进一步加大筹资力度,为活动开展增添后劲。

    夯实基层基础,改善农村条件。不断完善环卫作业工具、劳动保护设备等,加强规划建设好城乡垃圾收集池、垃圾中转站、无害化垃圾填埋场等基础设施。同时,根据交通条件、地形地势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开展垃圾收集处理工作,在进城公路沿线“三线一圈”可视范围内的134个自然屯,实行垃圾“村收镇运县处理”,其余村屯均实行就地无害化焚烧处理,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美化家园。。

    培树示范典型,建设生态文明乡村。活动中,该县开展了“集中清洁日”、“清洁乡村先锋行”、“小手牵大手·文明我先行”、“清洁乡村·巾帼在行动”、“清洁乡村·民企在行动”、“清洁乡村征文比赛”等活动,培树典型,打造清洁乡村活动新亮点。同时,该县依托项目,结合清洁乡村活动,加快实施创建名村专项行动,推进整屯、整村风貌改造,建设具有文化品位和地方民居特色的生态秀美新农村。目前,该县小长安镇崖宜屯已建成一个民房整齐、污水统一处理、彰显民族特色的新农村,并被列为今年自治区第一批新建的特色旅游名村,怀群元蒙屯、四把梅洞屯等乡镇村屯也在示范带动下,完善基础设施,强化“美丽”管理,逐步成为游客周末和节假日旅游目的地。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确保活动不反弹。该县进一步引导群众制定村规民约,建立健全卫生保洁制度和垃圾处理办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清洁生产习惯,建立自我约束管理长效机制;开展文明卫生评比活动,不断提高农民的自我保洁意识;实行领导包片指导的工作责任制,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以块为主,条块结合,齐抓共管”原则,划分责任区,促使领导干部下基层访民情、解民忧,各司其职协调步调,确保清洁工作无死角。             (廖光福)

 
打印】【关闭
版权所有: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网  制作维护: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信息中心
电话:0771-2260025  电子邮件:gxcic@gxcic.net
地址:南宁市金湖路58号建设大厦14楼  邮政编码:53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