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清洁乡村活动开展以来,右江区汪甸瑶族乡立足实际,创新模式,推行“垃圾分类回收和不可回收处理、垃圾集中清运填埋、建设焚烧炉就地焚烧”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实现了垃圾不落地、垃圾不出村。
开展垃圾不落地行动。购置配备小型垃圾桶310个,240L大号垃圾桶210套,小型农用车1辆等,逐步完善了垃圾清运设施建设和设备配置,从源头减少垃圾,改善了乡村人居条件。同时,以建设好村屯保洁员队伍为突破口,着力破解农村垃圾处理难题。对全乡13个村的51名农村卫生保洁员进行了专业培训,提高保洁员的垃圾分类业务水平。
开展垃圾不出村行动。一是实行垃圾集中填埋。对长平、汪甸、两琶等村进行集中填埋垃圾。二是建设小型焚烧炉就地焚烧。伟弄、伟阳、六朴等村的各村屯之间距离较远,统一的清运和处理难度大,运费无法承担,则采取就地做小型、简便的焚烧炉,就地焚烧垃圾,做到垃圾不出屯。截至目前,该乡已建成垃圾焚烧炉38个,覆盖全乡13个村58个屯。三是进行垃圾分类回收和不可回收处理。在下塘村、塘兴村、飘零村等13个村屯建立村屯垃圾收集池69个,将农药瓶、秧苗盘等垃圾分类处理。四是着力推进农村沼气池和农村改厕项目建设,共新建沼气池50座,改厕138户。引导群众将禽畜粪便等有机垃圾作为沼气池原料。粗略估算,每座沼气池每年可处理禽畜粪便等有机垃圾15吨以上,大大降低了农村垃圾的运输和处理成本。
据统计,截至目前,该乡已经共筹集投入清洁乡村专项活动资金65万余元,全力确保垃圾不落地、垃圾不出村行动顺利进行。 (黄程桂 黄柏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