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凌云县伶站、下甲、泗城、加尤等百乐二级公路沿线的乡镇,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街道,再到其它乡镇村屯转转,已鲜见垃圾乱丢、污水乱排、杂物乱堆的现象……这是该县开展“美丽凌云·清洁乡村”活动带来的巨大变化。
自“美丽凌云·清洁乡村”活动开展以来,凌云县严格按照上级党委、政府的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清洁环境、美化家园、培育新风、造福群众”的总体目标,结合本县实际,真抓实干、克难攻坚、创新方法、强化措施,“三清洁”活动有序推进,全县乡村环境面貌得到了有效改观。
加强领导,层层落实责任。 “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启动后,凌云县立即召开动员大会,要求各乡镇、各部门也层层召开会议,广泛动员,切实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区、市党委、政府的部署上来。紧接着,该县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县长为第一副组长,相关县领导为副组长,各乡镇、县直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综合、宣传、资金、项目、督查指导等六个工作组,抽调16名工作人员全脱产在办公室专抓“清洁乡村”工作。明确四家班子领导挂村指导,县委常委领导牵头负责8个乡镇,其他县领导负责联系1个重点村,全县110个县直单位包110个行政村(社区)。县人民政府与乡镇、牵头部门、县直包村单位分别签订“美丽清洁”工作责任状,主要领导负总责,层层抓落实。
整合资源,加大资金投入。该县采取财政拨付一点、争取上级一点、整合项目一点、社会捐助一点、群众投劳一点等多种形式筹集资金,全力破解各种困难和问题,为推进清洁乡村活动提供有力保障。截至目前,全县共筹措“美丽凌云·清洁乡村”活动资金7081.86万元。
加大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组织文艺下乡演出等形式强化宣传。在县电视台、政府网站开设专栏,播发“清洁乡村”活动新闻280篇(条),在百色电视台播发45篇(条),被右江日报、百色新闻网等主流新闻媒体采用新闻稿件147篇(条)。组建了“美丽凌云.清洁乡村”文艺宣传队,已下乡演出30多场。强化进村入户宣传。县四家班子联系领导与县直各单位、各乡镇、驻村工作队多次深入各村屯召开村组干、党员、群众会议1000余次,发放倡议书9万份、清洁田园技术手册800本、生活垃圾分类指导手册1.2万份、宣传海报2000份,发放宣传袋1.5万个,拉挂横幅1600条,制作大型板报35板、灯杆广告920幅,墙体宣传喷绘540幅。组建了凌云籍“党员干部返乡团”,全县各机关、企事业单位979人组成了8个返乡工作队,利用周末或节假日回乡期间,向自己家人、亲戚、邻居进行广泛宣传发动,帮助群众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做到了宣传发动全覆盖,清洁乡村活动深入人心。目前,群众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增强,干群联手,党群牵手,全民参与,清洁环境、共建家园的场面随处可见。
强化驻村,形成工作合力。选派驻村工作队。按照上级工作部署,及时选派了244名干部,组成8个工作队、110个工作组驻村,每月组织召开党员群众会、村民理事会,宣传“美丽凌云·清洁乡村”活动的作用、意义和内容,制定工作计划,组织群众深入开展“三清洁”活动,指导各村屯建立健全长效保洁机制,有力推进“清洁乡村”活动深入开展。同时,充分整合自治区、市、县、乡工作组的力量,建立了工作队联席会等制度,县乡工作队坚持每周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加强沟通联动,及时交流反馈意见,共同研究解决活动推进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制定出台驻村工作队管理办法和考评激励机制,强化驻村工作队管理,有效促进工作开展。
多措并举,加强环卫综合整治。狠抓重点区域专项整治活动。每个乡镇和县直单位划分责任区,明确牵头县领导、责任单位及责任人,整治公路沿线、城乡结合部、旅游景区、学校、水源河道可视面生产生活垃圾、水上漂浮物及集镇垃圾乱扔、广告乱贴、摊位乱摆、车辆乱停、工地乱象等“五乱”现象。定期开展专项活动。5月份开展了“美丽凌云?清洁家园”千名干部下基层和“百里文明?清洁乡村”宣讲大活动;6月份开展了“美丽凌云?清洁水源”专项活动;7月份开展了“美丽凌云?清洁集镇”集中整治活动;8月份开展了“清洁田园统一行动”、“美丽凌云劳动最美—企业清洁生产行动”专项活动;9月份开展了“小手拉大手,爱卫一起走”专项活动;10月份开展了“清洁养殖”专项活动;12月开展了“结对共建.党员先锋行”专项活动。同时组织驻村工作队、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党员干部返乡团共1287人,进入各村屯引导、带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深入开展地毯式综合整治。
突出重点,抓好精品示范建设。因地制宜,整合资金,计划投入2122.38万元,建设沙里乡弄利屯和阁闹屯、下甲乡彩架村和大陆屯、泗城镇百花屯和金保屯、加尤镇坡脚屯等7个 “清洁乡村” 精品示范屯。全力把弄利屯、彩架屯建设成为党建引领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屯;把金保屯建设成宜居、宜游、宜赏的清洁乡村示范屯和生态养生养老旅游示范点;把加尤坡脚屯、下甲大陆屯打造成清洁田园、特色家园农家乐旅游示范屯;把泗城百花屯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完善、人居环境优良、农民富裕健康的清洁水源示范屯和长寿养老养生旅游景区;把沙里阁闹屯建设成为石漠化片区美丽乡村生态画廊示范屯。通过打造,形成整体效应,示范带动面上工作开展。出台“三清”示范屯验收考评办法,按照“三步四批”工作步骤,目前已完成第一批105个自然屯“三清”评比验收,已评出17个美丽清洁屯、188户清洁示范户。通过评比表彰,为推进后三批美丽村屯建设树立了榜样、标杆。
强化管理,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把每周五作为“清洁日”、把每月6日定为清洁乡村统一行动日,每月开展不同主题的集中整治活动,从今年10月份起,每月第一个周的星期五定为全县“小手拉大手”统一行动日,每月第二个周的星期五为“清洁养殖”统一行动日。建立垃圾处理运作机制。对县城附近及二级公路沿线的村屯采取“户集、村收、乡转运、县处理”;对乡镇及乡镇周边村屯,采取“户集中、村收集、乡处理”模式;对交通不便的边远村屯,采取“户集中、村屯就地处理”模式。建立完善村屯长效保洁机制。制定完善“村规民约”、“卫生公约”、“门前清洁三包责任制”、“保洁员管理”、“垃圾分类处理”、“环境综合整治”、“乡村日常管理”、“清洁乡村投入保障”等制度,建立村民自我管理的村民理事会,倡导村民群众自觉保护环境,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清洁生产习惯。同时,探索水源保洁机制,规范建设水源头养殖补偿机制,支持群众发展生态乡村旅游。增配保洁员。财政预算年投入352万元,增配乡(镇)、村保洁员,支持乡、村保洁工作。新增乡镇集镇保洁员82名,全县保洁员达到214名,县级财政每人每月补助800-1000元;在村屯配备保洁员,由村民理事会管理,县级财政按照屯内居民人口数每人每年补助15元。(杨通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