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市委书记 黄道伟
钦州市是一座新兴的滨海城市,位于广西南部沿海的北部湾畔,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集沿江沿海近边于一体,具有悠久的历史,又是沿海年轻的地级市。现辖灵山县、浦北县、钦南区、钦北区和钦州港经济开发区。全市总人口336.7万,总面积1.08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520.8公里。
钦州充满着潜力和商机,主要从三大方面体现出来:
第一,资源的潜力。一是港口资源。我国沿海的港口资源大都已经开发了,钦州港是中国沿海最后一块待开发的一个优良的港口。早在80多年前,孙中山先生就在他的《建国方略》中提出了钦州港作为南方大港的规划建设构想,但由于历史及军事的各种原因,迟迟未能开发。现在钦州港正在全面规划、开发建设,港区深水岸线长68公里,可以建1万吨到30万吨的码头200个,不仅可建码头多,且没有回淤、台风影响小,是个深水、避风良港。二是土地资源。要发展一个大港口,必须具有广阔的腹地,才能展开建设布局,才能更好地发展大物流、大工业。钦州港的腹地有200-300平方公里的丘陵土地,进入条件好,开发成本很低。同时,要发展大工业、大物流,供水十分重要,很多沿海地区最大的问题就是缺水,而钦州港淡水充足,不仅有水库,而且还有几条江河都汇入钦州港,淡水资源相当丰富,长期供水规划可达120万立方米/日。有关专家认为,要形成临海大工业必须具备深水大港、腹地开阔、淡水充足等三个条件,缺一不可,而钦州港这三个条件都已具备。三是旅游资源。钦州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可开发的景区很多,特别是山海旅游资源丰富。在海滨有三娘湾等旅游景区,这里有沙滩、奇石、渔村、红树林,特别是有中华白海豚这样珍稀的一级海洋保护动物。世界上作为旅游项目能看到海上天然海豚的地方为数不多,并且还要出到较远的海上去,而在钦州三娘湾的近海上,就能看到中华白海豚,此外还有红色、灰色等五彩缤纷的海豚,令人流连忘返。我们正在将三娘湾滨海一带30多平方公里的地方建设为世界顶级国际中华白海豚的乐园和滨海旅游景区,把优美的滨海资源、珍稀的中华白海豚资源、独特的人文资源整合起来,打造国家4A级旅游景区。钦州山上的旅游有八寨沟和五皇岭等景区。这些景区交通便捷,景色迷人,颇具特色,是游人的天然氧吧,是人与自然和谐融合的乐园。钦州的人文旅游有两大看点,即中国近代史上两个民族英雄刘永福和冯子材的故居,两座故居建筑风格独特,充满英雄传奇故事,都已被定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刘、冯是近代史上抗击外来侵略中唯一打胜仗的民族英雄,钦州是一座充满民族精神的英雄城市。此外,钦州的农产品、海产品非常丰富,种类繁多,应有尽有,素有“水果之乡”、“鱼米之乡”的美称。其中大蚝、青蟹、对虾、石斑鱼被誉为钦州湾四大名产而名声在外,荔枝、香蕉、大蚝都是享誉全国的国家级品牌,中国60%的蚝苗出自钦州。因此,钦州不仅是国际海豚旅游乐园,是英雄的城市,而且是美食之乡。
第二,区位的潜力。钦州区位优势独特,位于广西沿海地区的中心位置,地处东南亚与中国大西南两个辐射扇面的中心,于中国东、中、西三个地带的交汇处,是华南经济圈与西南经济圈,港澳经济圈与内陆经济圈以及国内经济圈与东南亚经济圈的结合点,是大西南出海的最便捷通道。特别有两个优势是很明显的:一是邻近南宁的优势。南宁作为承办东盟博览会的城市,已成为高层峰会、国际论坛、商品交易、国际会展的重要城市。钦州也就成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前沿城市。钦州和南宁山水相连,互补性非常强,中国-东盟博览会海上的通道必然利用钦州港,钦州到南宁仅100公里、1个小时的车程,这是一个很大优势。钦州是中国西部地区三个沿海城市之一,处在三个沿海城市的中间点上,这种区位优势和潜力在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西部大开发中是非常明显的。二是交通便利的优势。钦州海、陆、空的交通都非常便利。海上交通优势突出,钦州港直接通航能力已达到6万吨,现在正在建设10万吨级的航道,建成后乘潮可以进15万吨到18万吨的大船。加之钦州进入东南亚以及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航线很近,海上运输成本比国内很多港口都要低,海上交通前景广阔。钦州陆上交通便捷,有多条高等级公路和铁路在这里交汇,公路四通八达,是北部湾沿海地区交通枢纽。钦州的航空可利用周边的南宁和北海两个机场,都在100公里左右,1小时的车程,十分方便。
第三,产业结构发展的潜力。钦州中长期的目标就是建设大港口、大工业、大旅游。建设大港口,就是要通过建设大航道形成大港口,使钦州建成中国西南部乃至辐射东盟国家的一个物流集散地、物流中心,以达到1亿到1.5亿吨的物流量。建设大工业,一是石化产业,计划建设一个年产1300万吨左右的大型石化厂;二是林桨纸一体化产业,将要投资400至500亿元,建设年生产300万吨纸、200万吨纸浆的大型浆纸项目,年销售收入可达450—500亿元;三是规划建设年产量600万至1000万吨的特种钢项目;四是粮油食品加工,正在建设以大洋粮油为龙头的粮油加工产业;五是电力项目,已开工建设420万千瓦的电厂;这些大工业项目将要形成约1500亿元产值的规模。建设大旅游,就是充分开发钦州丰富的旅游资源,把滨海旅游、山寨旅游、生态旅游、人文旅游结合起来,形成大旅游的格局,努力在8年左右达到1000万左右的游客量。钦州实现大港口、大工业、大旅游的目标,将成为中国沿海城市中产业结构最合理的一个城市之一。
钦州的丰富资源和区位优势,在建设大港口、大工业、大旅游中,正凸现出其潜力和商机,钦州成为投资的热土,置业的好地方,旅游度假的好去处。
市委、市政府根据钦州的实际,提出了促进钦州新一轮跨越发展的“323”工作思路,即:突破三个重点,一是临海工业建设,二是工业园区建设,三是发展城市经济;实现两个转变,一是从善于抓农业工作的同时转变到善于抓工业发展上来,二是从善于管理农村的同时转变到善于管理城市上来;达到三个提高,一是提高二、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进一步增强整体经济实力,二是提高财政收入在GDP中的比重,增强财政实力,三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并确定今后的工作重点,就是通过开展沿海基础设施建设、“百项工程”建设和城市建设三大会战,重点推进“三个一”工程建设,即:推进一条大航道建设,构建大港口,全面提升钦州发展大工业、大物流的竞争力;推进“一江两岸”为轴心的城市建设,构建通江达海、人居环境优美的滨海城市;推进以三娘湾为重点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建设,全面提高滨海城市休闲、旅游观光的吸引力。努力建设大港口、大工业、大旅游,推进钦州实现工业大港、滨海城市、旅游胜地的三大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