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771-2260001  

那坡县:边境大变样 民生大改善


2010/2/9 14:20:45   来源:右江日报
【字体:  】【颜色: 绿 】 
  去年以来,那坡县围绕“城区靓、乡村美、产业兴”的目标,加快改善民生步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落实惠农政策,发展支柱产业,增加农民收入,让广大边民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建设“一盘棋”让城区更靓

  去年以来,该县树立“规划一张纸、建设一盘棋”意识,紧紧围绕“完善发展城南区,开发拓展城西区,改造提升旧城区”的城建工作思路,加大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共投入1335.6万元,分别实施城西幸福大道、政协路和睦边大道部分次街道排水沟建设、伏必至那赖道路硬化等工程。加快推进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完成城西壮龙·幸福新城投资8000万元、完成保合时代广场投资705万元、完成壮鑫商贸城投资4000万元。完善城市配套设施建设,投资1000.6万元完成122套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投资358.79万元完成84套廉租住房一期工程;完成县城区污水处理厂投资650万元、生活垃圾填埋场投资400万元。此外,该县继续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投入4380人次,累计清理占道摊点、跨门槛经营摊点536个,清理乱堆乱放建筑材料56处,清理非法小广告800多处,完成城区垃圾清扫收集、清运处理1.2万吨。统筹推进平孟、百都、百省、龙合4个重点城镇建设,投入160万元完成平孟、坡荷、龙合、百都等4个乡(镇)客运站建设。

  乡村基础设施大变样

  “村民都住上了崭新的水泥平房,出行有公路,烧水用沼气,喝上自来水,还有了篮球场、文化活动室,和城里人没多大差别了。”百省乡那孟村村民黄伟正高兴地说,边境居住和交通环境的改善让他们感到自豪。

  “回家后发现家乡变化很大,打算在家门口投资创业自己当老板。”百南乡规良村村民王珍秀说,和她一样,许多外出务工返乡农民工打算依托本村临近边贸互市点和跨国漂流项目等自然优势,在家门口自主创业。

  去年以来,该县继续实施边境3至20公里“兴边富民”工程项目,项目包括道路交通、人畜饮水、茅危房改造、沼气池等8大类5264个项目,总投资1.09亿元,已完成投资3528.49万元,完成4537个项目建设。同时,全面完成第二批“整村推进”贫困村扶贫开发各项工作,共修建人畜饮水池17处4000立方米,建设家庭水柜21座1260立方米,解决1.06万人饮水难问题;为16个无电自然屯架设输电线路35.3公里,解决310户1550人用电难问题;修建村屯级道路52条179.2公里,解决168个屯4620户2.18万人行路难问题。此外,投资105万元完成城厢、百都、百省3个乡(镇)信息共享工程建设和城厢镇弄力村等9个村级文化活动室和7个村级图书室建设。

  农业产业兴起来

  在百南乡上盖村笔者看到,许多村民在房前屋后栽种果树,有的承包了鱼塘,搞起农家乐发展庭院经济,前来垂钓游玩的游人络绎不绝,农民的腰包也鼓起来了。百南乡上盖村村支书梁锋介绍说,该村发展了“水中养鱼,水上养鸭,地上养猪,山上种果”的立体养殖模式。目前,5亩鱼塘已投入1万多尾鱼,种植果树138亩,养蛋鸭200只,投入30多万元,建成占地10亩的养猪场一个,计划年出栏肉猪700头。

  百南乡规迪村村支书屈元清对笔者说,食用菌已经成为该村重点发展的产业,第一批2万菌棒将在2月中旬上市,预计收入14万元。

  2009年,该县加大农业扶助力度,加大资金投入,积极落实和出台各项惠农政策,推进各项产业稳步发展:一是鼓励实施八角低产林改造工程,八角鲜果总产量6000吨,产值2400万元;二是新发展水果种植面积3000亩;三是无偿扶持百省乡规六村10个自然屯116户农户种植良种草果苗18万株;四是建立1200亩草果种植基地。此外,该县还采取增加财政补贴、推广桑枝栽培食用菌技术、及时上调蚕茧最低收购保护价等有效措施激发群众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全县共投入5015万元落实16项惠农政策,其中发放种粮补贴751万元,良种补贴167万元,农机具补贴137万元,“家电下乡”补贴93万元,汽车、摩托车补贴98万元,发放2008年廉租住房补贴105户386人14.6万元。此外,该县还投入1889万元为边境0至3公里范围内边民28127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和粮食补助资金。 □卢海欧

投稿】【打印】【关闭】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电话:2260123 2260127 举报电话:0771-2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