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来到左州镇,得知该镇2005/2006年榨季入厂原料蔗达80.7万吨,已成为产蔗大镇。这得益于该镇党委、政府转变观念,由指挥者变为服务者,以服务打造“广西最甜乡镇”。
去年,该镇在推广机械化深耕时,大部分群众反映机械深耕种植甘蔗后没有取得高产,产量比平常还低。科研小组经过调查找到病因后,不断试验改进,终于探索出解决的方法,使问题得以及时解决,全镇甘蔗亩产普遍提高。这是该镇政府成立的甘蔗科技小组,将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作为研究课题,探讨攻关办法的一个事例。
左州镇党委、政府注重生产技术培训,邀请江州区有关部门的专家、技术员到该镇进行培训指导,重点培训各村技术员,再由技术员深入各村进行培训,大大提高了培训的普及率,并通过发放资料等形式把新技术送到千农万户。2005年全镇共举办甘蔗技术培训班28期,培训人员15000多人次,发放资料15000多份,出版板报28期。
同时,该镇协调好糖厂、工商等各方面关系, 促进和谐发展。如协调糖厂与蔗农签约肥料赊购,糖厂在甘蔗生产期为蔗农提供化肥与滤泥,到榨季再从蔗款中扣除。协调好蔗农与农资部门的关系,一方面协同工商、农业执法部门整治农资市场,杜绝假劣农资坑农害农,为蔗农提供优质农药,一方面联系信誉好的农资生产企业到左州驻地经营,国内知名厂家撤可富集团(中外合资)、贵州西洋复合肥厂、湖北宜化复合肥厂等纷纷在左州开设直销店。
此外,该镇积极搭建信息平台,为农民提供信息。该镇政府建立了左州镇农业信息网站,不但向外宣传左州镇甘蔗生产情况,吸引农资厂家到该镇投资经营,政府信息员还通过网络时刻关注区内外的甘蔗新品种、新技术的发展情况,及时把信息反馈到科研小组,再由科研小组汇总筛选出适合当地的品种、技术,推广到千家万户。2005年左州镇种植的甘蔗全部是新台26号、22号等优良品种,良种率达100%,仅这一项就能使亩产提高2吨至3吨。(左宜英 吴日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