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在平果县凤梧乡采访,发现那里的农民有三类最吃香。
一是会技术的农民外出打工最吃香。在该乡,学会技术到广东一带发展的农民收入最高。该乡百环村集同屯农民黄某到职业技术学校学习酒店管理专业,掌握了酒店管理技术和门道。2000年,他到广东某酒店打工,从打工仔开始做起,由于他吃苦耐劳又能干、会管理,不久就被酒店老板发现,提拔重用为部门经理,工资一下子从1000元增加到5000元,后来管理得好的酒店随着营业额不断增加,老板还给他配了小车,添置了小洋房。近几年来,他年均收入不少于7万元。去年,他还在家乡集同屯建起一座装修豪华的三层小洋楼,日子过得甜甜蜜蜜。在该屯,像他这样有管理技术到广东的农民还有很多,他们之间大多是通过“帮、传、带”方式学好技术后到广东发展的,人均月收入均达3000元以上,有的人还担任了部门经理,收入更可观,比农村一般外出务工人员收入高出3—4倍,且工作固定,很受老板赏识。
二是农闲搞建筑的农民最吃香。近几年来,农闲搞建筑、农忙做农活已成为该乡农民致富的热门路。许多农民利用从事建筑业的过硬本领,抓住近几年来农村住房更新换代的大好时机,纷纷组建“建筑工程队”, 这些从事建筑业的人仅此项月收入达到1000多元,做到“农业和搞建筑”双丰收。
三是出外开办加工厂的农民最吃香。该乡上林村局份屯,是一个靠外出开办塑料加工厂发家致富响当当的自然屯,他们的工厂分布在全国各地。如今,只有40户人家的局份屯,就有34户在外面开办塑料加工厂,他们年纯收入都在10—15万元,其中上百万元家产的有8、9户。目前,该屯家家户户都盖起了漂亮的“洋房”,21户有了家庭小轿车,另有近五成的农户小孩和老人跟着在外地读书和去享清福。近几年来,在该屯的影响和带动下,该乡有许多村民纷纷到该屯效仿,学习技术,塑料加工业发展迅速。据统计,到目前为止,该乡在外地开办塑料加工厂已达468家。(岑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