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771-2260001  

那坡镇:多姿画卷映新村


2012/12/12 8:55:28   来源:右江日报
【字体:  】【颜色: 绿 】 

    日前,记者来到田阳县那坡镇那驮村,映入眼帘的是外观整齐漂亮的乡村楼房,一条宽阔的水泥路横贯新村,正值丰收的西红柿,长势喜人的大棚西瓜,一派和谐景象,这是那坡镇新农村建设的缩影。今年年初以来,该镇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发展农村经济,整治村庄环境,改善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健全社会保障,强化民主管理”为抓手,促进农民群众增收致富,努力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稳步发展。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优化发展环境。那坡镇大力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完善街道卫生管理制度,推进镇、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生产生活污水集中处理体系建设,做好沿路的绿化、美化、净化和亮化,改善环境卫生。同时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养老保险覆盖,逐步加强农村救助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镇、村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体育事业,不断提高农村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并着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提高农民幸福指数为归宿,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今年来,该镇投入200多万元推进村屯内道路硬化,投入900多万元进行危房改造、茅草房改造和大石山区人畜饮水工程等,切实改善农村困难群众生活条件。

  打造现代特色产业,增强新农村建设经济支撑。该镇围绕已经形成的甘蔗、芒果、冬菜、网箱养鱼等主导产业,特别是抓好现代农业项目的落实,推进农业产业化,鼓起农民的“钱袋子”。一是以雄新网箱养鱼合作社、“七月香”芒果专业合作社等为依托培育产业。该镇坚持“农民为主、政府扶持、多方参与”的原则,积极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提高运作能力,推动规模经营。

    该镇右江沿河村屯现有网箱养鱼数量1023个,年产量约2000吨;二是以基地为依托扩大产业。依托现有的万亩甘蔗、芒果、蔬菜等基地,扩大种植面积,丰富产品种类,强化品牌认证,实现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今年,该镇完成甘蔗种植面积21000亩,顺利实施200亩优势甘蔗高产高糖示范样板项目。同时依托利用那吉航运枢纽蓄水形成的水面优势打造休闲垂钓、观光等生态旅游产业;三是以项目为载体推助产业。重点推进已经获批的涉及那音、六合、那驮等村的土地整理、那音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现代农业生产糖料蔗项目、尚兴村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等项目实施建设,同时,积极向上级争取更多的政策性项目和生产经营性项目,为产业发展奠定基础,并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按照“一村一品”的工作思路着力完善了芒果标准园建设、甘蔗品种改良基地、猫豆种植项目等产业的发展规划。

  抓好科技文化培训,促进新农村面貌大改变。一是加强农民培训。以县、镇两级农技人员为技术骨干的“三农”服务队深入各村屯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信息服务和技术指导,其中,以莫文珍果场为现场培训基地,多次举办芒果生产护理培训,促进全镇果农的稳产增收。目前该镇开展各类技能培训已达30多场2300人(次),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同时,通过“农事村办”服务站、便民图书室,提供农业种植、养殖等方面的书籍3460册,让群众间接获取劳动技能,自学成为种养能手;二是加强乡风教育。该镇紧紧围绕建设“文化古镇”这个战略目标,以 “九大和谐”创建为载体,以和谐村镇为重点,着力打造文化品牌,扶持鸿景艺术团、驮亮艺术团等农村文艺队伍开展文化广场等文化活动,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注重基层组织建设,夯实新农村建设基础。该镇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等活动,优化人员配置,理清发展思路,激发了机关同志参与新农村建设活力。在村“两委”班子中,通过“村级组织绩效考评”等办法,调动了村组干部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同时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主战场上建功立业。新农村建设开展以来,该镇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得到较好的发展,各村委会认真执行“一事一议”制度,通过民主讨论决定村内的重大事务,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等规章制度,依章办事,使村民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中发挥作用,逐步成为管理村务的主人。


投稿】【打印】【关闭】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电话:2260123 2260127 举报电话:0771-2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