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以来,那坡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创新载体,强化举措,紧紧围绕“落实三大保障,明确三个重点,开展五项活动,采取五个结合”工作思路,在全县范围内迅速掀起了“美丽那坡·清洁乡村”活动热潮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该县及时制定出台了《“美丽那坡·清洁乡村”活动方案》,县、乡两级迅速成立专门机构,实行党委一把手亲自抓、党政一班人共同抓、部门参与配合抓的工作机制,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采取“强抽人、抽强人”的办法,抽调20名业务骨干到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集中办公;组建了综合、宣传、资金、项目规划、督查指导、考核验收等6个工作组;由35名县四家班子领导组成9个工作分队分片指导9个乡镇;抽调县直单位260名副科以上领导干部组成130个“返乡团”工作组,由单位主要领导任“返乡团”工作组组长,直接服务于原籍村。
全方位深入开展工作,确保活动取得真正实效。该县以村容村貌为整治重点,加强对城区的摊点乱摆、车辆乱停、垃圾乱扔、广告乱贴、工地乱放等“五乱”现象的全面整治,重点清理“三堆”(粪堆、土堆、柴堆)、治理“三乱”(乱倒垃圾、乱泼污水、乱搭乱建)和美化“三口”(村口、路口、家门口),切实做到“三堆”有固定地点、“三乱”得到有效治理、“三口”实现整洁美化。以保护河流水源为重点,加大沿河两岸绿化、净化、美化力度,重点治理乡村生活污水,彻底清理乡村小河流、池塘、沟渠中堆积、漂浮的生活垃圾,加大污染源头治理,确保饮用水源和生产生活用水达到卫生安全标准。通过组织工作队深入联系村屯开展调研,详细了解各村屯基本情况和需要实施的项目,引导群众积极投身环境整治,加强全面落实农户“门前三包”责任制,积极开展村屯农户卫生状况评比活动,并定期或不定期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明察暗访、突击检查,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提出建议,督促整改。
做到五个结合,提升整体活动质量。 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引导群众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有机农业,促进农村经济与自然生态和谐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通过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人畜粪便等农村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发展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将清洁乡村活动示范点打造成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与“创园、创卫”活动相结合,加大城乡建设力度,实施绿化、硬化、亮化、美化等创园工程,为创建广西园林县城和广西卫生县城打下坚实基础;与扶贫开发相结合,改善基础设施,提高群众收入;与改进干部作风相结合,将清洁乡村活动作为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农村工作、党建工作的有效载体,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接地气、通下情,让清洁乡村活动工作成为转变作风、教化民风的具体实践。
据统计,截至目前,该县共清理河道14条(段),清理水沟10千米,清理河道漂浮物20余吨,建设垃圾池122个(已建成23个),新建成标准乡镇垃圾集中处理场1个,改造或硬化村庄道路62090平方米。(潘晓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