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不住低矮破旧的木房了,再也不怕刮风下雨了。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边民的关怀!”上个月刚搬进新房的那坡县坡荷乡大果腊村大果腊屯的林启政激动地对记者说。
“以前我家生活很困难,看到本屯有钱的群众建起自家的新楼房,心里很难受,现在有党和政府的关照,我家也能住进新楼房了。”坡荷乡弄忙村弄忙屯隆绍兴感慨地说。
那坡是一个地处偏远的“老、少、边、山、穷”国家级贫困县,据统计,到2009年底,全县农村危房还有2.2万户。为贯彻落实中央惠民政策,2009年以来,该县全力推进农村危房改造,经过4年多的艰苦奋斗,目前,全县累计投入资金7亿多元,已完成15000户农村危房(茅草房)改造,其中边境一线达5300多户,受益群众达4万多人。农村的住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2012年9月13日召开的全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该县县委书记蓝树东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该县优先解决边境一线群众住房困难,安边惠民,树立良好国门形象的做法和成效受到了住房城乡建设部的肯定。
从2009年开始,为把农村危房改造打造成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和德政工程,该县成立领导机构,把责任包干到部门、单位、企业,采取领导包村、单位包屯、干部包户的帮扶措施。每到危房改造的关键节点时,该县就组织各级领导及干部分赴边境乡村开展督查工作,重点对边境一线的农村危房改造进行督查指导。在农村危房改造中,该县将边境一线作为农村危房改造重点,在指标安排上给予倾斜,并逐年提高边境农村危房改造的补助标准,2011年达到户均1.8万元,2012年实施茅草房改造攻坚战,户均补助标准达到3万元。同时,该县还组织规划设计单位,义务为边境危房改造户做好选址、规划和设计,确保边境危房改造户紧靠边境不后退和改造后的房屋安全、经济、适用、美观。
针对边境线上村屯地处大石山区、居住点多处为地质灾害点、农户家庭收入低、建材运距远等问题,该县派出施工队伍深入村屯帮助建设,通过调整用地、规划设计,将改造户规划在安全区域,引导群众使用新型建筑材料,帮助农户贷款,着力解决边境农村群众的实际困难。
为保证住房质量和安全,该县选派技术人员到村屯开展现场指导服务,实施分片区包干,将质量和安全责任落实到单位和个人,并制作农村房屋改造施工技术规范小册子发放到村屯。同时开展农民工匠短期培训,积极鼓励一些有文化的农民群众学习相关房屋拆除、建筑技术,让他们成为农村危房改造的重要技术力量,为边境线危房改造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对于边境村庄建设,该县还按照突显地方民族文化和边疆特色,适合农村生产生活需要的要求,进行统一规划建设。由县政府投资完善新建点的用水、用电和道路设施等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还将农村危房改造与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综合提高农村危房改造等惠民政策的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