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资源,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农业,5年内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50元;消灭泥墙和茅草房,到2010年90%以上的农民住进砖混结构的房子。西林县认真贯彻落实市第二次党代会精神,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山上学渭归,水上学鲁维”。
该县古障镇渭归村地处边远山区,四周沟壑纵横,全村总面积1900公顷,其中大部分是坡地,耕地仅130公顷。近年来,渭归村利用山地大力发展各类经济林、用材林2万多亩。如今,依靠这些经济林木,渭归村年纯收入超万元的有145户,占总户数的70%。其中,年纯收入10万元以上的农户有82户,30万元以上的有30户;全村90%的农户建起了钢混结构的楼房,水、电、路、广播电视和通讯设备等基础设施发展迅速,教育、卫生、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等取得显著成效,被百色市确定为首批30个“小康文明示范村”之一。该县决定在全县推广“渭归经验”,大力发展特色农业,5年内全县要新种松木、桉树20万亩以上;到2010年全县优质水果要达到5万亩规模,成为滇、黔、桂三省(区)优质水果生产基地县;5年内全县年种植青蒿和迷迭香要达到5万亩以上。
马蚌乡鲁维村是国家一级电站——天生桥电站库区后靠移民村,过去因为田地被淹没,群众一时无所适从,村民们产生了“等、靠、要”的思想,他们一次又一次到乡政府、县政府上访。因此,当时在西林县鲁维村有“上访村”之称。2002年,马蚌乡政府积极引导鲁维村群众利用库区丰富的水资源进行网箱养鱼,大力发展特色水产养殖业,并从资金、技术、信息上给予支持和帮助。如今,鲁维村182户户户进行网箱养鱼或拦沟养鱼,经济收入突飞猛进,全村人均年纯收入达6000元,成为西林县人均收入最高的村。目前在西林县,除了天生桥电站库区,还有驮娘江11个梯级电站和田林县洞巴电站库区,水资源十分丰富。该县新领导班子决定,在全县推广“鲁维经验”,大力发展特色水产养殖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