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市在深化“右江百里文明河谷”建设中,坚持“联片创建,联动发展;整合力量,整体推进”的原则,以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提高城乡居民素质、培养“两新”农民为重点,大力推进城乡清洁工程、城镇带建设工程、红色旅游建设工程,农民大培训工程等建设,使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百色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韦纯良说:
“‘右江百里文明河谷’沿南宁到百色二级公路一线全长150公里,面积1200多平方公里,覆盖60多万人口,涵盖右江、田阳、田东、平果四县(区)城区、15个乡镇。近几年来,我们按照中宣部和中央文明委提出的‘巩固、提高、延伸、辐射’的工作要求,不断深化‘右江百里文明河谷’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特别是这项建设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右江河谷现代经济带的建设,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右江河谷成为全市相对发达的综合示范区。”
田东县在这一建设过程中,妙招迭出,成效喜人。他们把开展“两新”活动,也就是建设学习型新农村、培养知识化新农民活动作为切入点,来深化“右江百里文明河谷”的建设。
在开展“两新”活动中,田东县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目标,整合宣传、农业、科技等部门力量,重点围绕农业生产技术管理、测土配方技术、动物防疫水产畜牧养殖技术、务工实用技术、甘蔗深耕深种技术等内容,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技培训活动。随着“学科技用科技”农民人数的不断发展壮大,一村一品数量在增多,农民增收的路子越走越宽广。田东县林逢镇林驮村党支书黄忠孝指着一排排崭新的楼房对记者说(出黄忠孝录音):
“这几年来,通过科技培训,甘蔗由原来的每亩亩产5吨,现在提高到8至10吨,每年进厂原料蔗都是全县的前茅,去年全村有34600吨。我们林驮村全村是1200户,基本上85%以上的农户都住上了甘蔗楼,户均收入每年有9000元以上。”
平果县的做法与田东县的做法则有所不同。这个县大力实施“城乡清洁工程”,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成为百色市深化“右江百里文明河谷”建设的又一个亮点。
走在平果县城街头,街道干干净净,车辆摆放得整整齐齐,乱摆乱放、占道经营的摊点不见了,交通畅通无阻;原来污浊腐臭的水沟水清澈了。乱搭乱盖、杂乱无章的建筑物被夷为平地。入夜,整个县城灯火辉煌,处处欢歌。“城乡清洁工程”的实施真正成为造福百姓的民心工程。平果县副县长何芝健说:
“我们平果县城乡清洁工程,从目前来看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卫生死角全面彻底地清除了,县城区还有各个乡镇基础设施得到了完善。尤其是道路的硬化,还有美化、亮化都得到了加强。那么从目前来说,我们在实施道路硬化(工作中),全县是115万平方米,绿化率应该说今年我们可以提升到三十四。”
深化“右江百里文明河谷”的建设,有力地助推了平果城镇化的提速。去年以来,平果县实施城建项目40多个,总投资超过15亿元,兴建商住小区16个共50万平方米。目前,县城的城区面积已达15.6平方公里,城区人口11万人,城镇化率达29.78%。 (记者许敏、雷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