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随西林县足别瑶族苗族乡“城乡清洁工程”暗访组深入该乡各街道、农贸市场、卫生死角和村屯督查暗访。家住乡医院附近的退休老干部黄大爷兴奋地告诉我们,以前原教委办办公室前面的水沟经常堆满果皮、垃圾等,导致水沟常年积水,并渗漏到附近居民的房前屋后,水沟旁边一带的空地杂草丛生。自实施“城乡清洁工程”以来,乡干部和环卫工人每天都到此处搞卫生,保洁工作做得特别好!
据悉,足别瑶族苗族乡借鉴其他县、乡的先进经验,并根椐本乡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和工作思路,采取七大措施来推进“城乡清洁工程”。
一是成立领导小组,实行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并将保洁范围划分为十个片区,同时还将“城乡清洁工程”延伸到各村屯,每天片区组长自觉率领组员清理本片区的卫生,做到日日清洁。二是成立“城乡清洁工程”综合督查组、专项督查组、暗访组定时或不定时对各片区卫生进行督查暗访,对卫生合格的片区在“城乡清洁工程”公示栏予以通报表扬,对不合格的片区通报批评,予以“黄牌”警告,并对片区组长进行问责,要求立即整改。三是每月召开“城乡清洁工程”经验交流会2至3次,让各组组长及其成员互相交流工作经验。四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清洁卫生舆论氛围。目前,共出黑板报16期、简报8期,张贴和发放宣传标语7800多张,拉挂横额18幅,书写永久性固定标语20条。五是在规定的区域范围内实行门前“三包”责任制。六是投入资金,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共投入10多万元,建设街道排水沟盖板300多米,建四个城镇中型垃圾中转站和16个村屯垃圾池、购买10辆垃圾手推车、自制50多个村屯垃圾篮、硬化800多平方米的两个菜市场。七是设立“城乡清洁工程”举报热线和问责热线电话。(庄兰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