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771-2260001  

广西右江新农村建设唱响“三步曲”


2007/6/26 9:32:30   来源:中广网
【字体:  】【颜色: 绿 】 
    如今的右江区农村,路更宽了,水更清了,孩子上学不愁了、农民看病不再难了……一件件实惠的实事让农民尝到了新农村建设的甜头。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一曲曲新农村建设的新乐章正在谱写。

    “前奏曲”:政策引导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该区出台多项支农惠农政策的结果。

    为了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今年上半年,该区相继下发了《右江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关于做好2007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员选派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全面开展“十进村”活动的决定》等文件,所下的文件都是有关“三农”的政策文件。全是围绕现代化农业建设、城镇化建设、村庄示范整治、公路建设、劳动技能培训、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基层组织等而制定。

    有好政策,要有好的干部去执行,才会结出好的效果。该区领导认为,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执行者,好的政策就像是一双新鞋,但如何走出一条新路子,就要靠基层干部多下功夫。为此,该区领导非常重视基层干部的“带头人”作用,相继举办了指导员培训班、村组干培训班、村级后备干部培训班、农村党员培训班等等,培育了一批新农村建设带头人。目前,该区已举办新农村建设培训班20多期,培训学员3000多人(次)。

    “进行曲”:财政保障

 “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农民增收这个核心”、 “要让农民得到实惠”……这些是该区领导在开会时使用最多的语言。他们认为,新农村建设需要政府引导,需要财政投入。为此,该区从有限的财政中挤出资金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去。

    为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今年,该区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66个,建设项目有:通村通屯公路28条、蔗区公路70条、桥涵3个、人畜饮水工程11个、水利基础设施9个、农业综合开发1个、易地扶贫搬迁1173人、茅草房改造200户、教育工程14个、乡镇(街道)卫生院建设8个、农村沼气池建设2800座共11个项目,总投资达9241.84万元。极大的解决了农村“行路难、饮水难、住房难”等问题。

    针对农民群众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该区从5月开始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30多万农民只要参加新农合看病就不再难。这一惠农政策在农村一宣传,立即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和积极响应,仅一个月时间,就有118603人参加,农民参合率已达57%。在最大限度保障农民看得起病的基础上,该区还大力推进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加快完善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为解决计生工作行路难问题。 近日,该区从紧张的财政中拨出30万元,给每个乡镇发放一辆崭新的面包车……从此乡镇计生干部下村不在走路了。
 
    为加快新农村试点建设,仅今年上半年,该区政府就投入了100多万元资金,帮助试点村民搞规划,补助群众贷款贴息,无偿维修道路、搞绿化等,全力确保新农村建设试点又快又好的推进。

    据该区领导介绍,今年,该区财政在新农村建设的投入比例,是历年来最多的一年,是群众受惠最大的一年。

    “交响曲”:全民参与

     政府的引导和财政的投入,极大的带动社会各界的参与,已形成了全社会支持推动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局面,来自企事业、行政机关等“支流”不断汇聚,涌入农村这片充满希望的“海洋”。

    近日,来自该区文化局的新农村建设驻村指导员蓝庆侃同志,手拎包裹,带上武警消防支队、区幼儿园、百色全友家私老板等联系帮扶单位捐献的3315件物资(折合人民币9600元),来到该区大楞乡中华村。给联系村小学捐献物资,指导当地农民开展新农村建设,联系电影公司,到村头免费给群众放映等等。“就等蓝庆侃这样的好干部下来指导,我们老百姓新农村建设有希望了。”几十年没有看电影的村支书农永益对他的到来乐开了怀。像蓝庆侃一样,该区97名从区直机关各单位选派出来的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已全部奔赴各个行政村开展指导工作。 

    同时,该区81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还发挥了先锋作用,与挂点村结成了帮扶对子,上下联手建设新农村。组成了农业技术、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法律援助等服务队,深入农村开展帮扶工作,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形成各部门整体联动,各司其职,共同参与格局。如该区农业局投入60多万元在永乐乡南乐村、龙景街道江凤村建立500多亩常年无公害蔬菜基地,为新农村建设打下产业基础;信贷部门深入村屯调查摸底,降低贷款门槛,给予贷款利率优惠,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区委组织部、党校联合举办村两委干部培训班、共培训1000多人次;四塘镇、龙景街道组织党员干部650人次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移民群众清理田土地5000多亩,种植甘蔗、玉米3000多亩;区委宣传部、区文化局、科技局等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下乡活动16场次,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导农民树立新风,破除陋习,自觉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等……这样的场景在该区农村比比皆是,形成党员干部、群众拧成一股绳发展经济、建设新农村的良好局面。

    据统计,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参与下,目前共已筹集新农村建设资金2000多万元,修路21条200多公里,维修水利50多处,培训农民3000多人次,干部进村5000多人次,办事实好事300多件。    (记者陈俊 通讯员黄程桂)



投稿】【打印】【关闭】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电话:2260123 2260127 举报电话:0771-2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