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771-2260001  

钦州市钦南区“四项工程”构建和谐社会


2005/3/1 8:33:02   来源:桂龙网-钦州日报
【字体:  】【颜色: 绿 】 
  钦南区坚持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创新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实施富民工程、扶贫济困工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三十百千”工程、滨海生态保护工程等四大综合工程,较好地统筹协调城乡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人和自然和谐发展。 “党群互动”拓宽富民强区之路

<script src="http://www.gxnews.com.cn/common/dttpklist.php?id=1976">   钦南区委、区政府深刻认识到,要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构建“和谐钦南”,必须以富民为先。为此该区大力实施“富民工程”。一是利用国家投资向西部和农业基础设施倾斜的机遇,争取国家和上级有关部门立项和资金支持,修复水毁工程和建设尖山围标准海堤、三面光引水渠道、深海网箱养殖基地等农业基础设施,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及时地安排了一批渔民转产从事养殖业。二是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引进区外资金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有力地辐射带动甘蔗、速生桉、黄瓜、辣椒、海鸭蛋、大蚝、对虾等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的规模化和高效化。此外,引导农村党员和经济能人牵头组建新型经济合作组织,创建了党群致富联合体870多个,参与党员和群众共37000多人;建立专业技术协会达95个,会员1938人。参加合作经济组织的农民去年实现人均纯收入增加了300元以上的目标。

“扶贫济困”同奔共同富裕目标

     为了使困难群体得到扶持,实现共同富裕、同奔小康的最终目标,该区实施了“扶贫济困工程”。主要包括五保新村、乡村公路、乡村卫生院(所)、饮水解困和饮水安全等工程,总投资达1900多万元。其中建成乡村公路8条共45.6公里,计划新建乡村公路15条共103公里;建成人畜饮水工程10余处涉及30个自然村群众;建设部分镇卫生院住院综合楼、业务配套用房和28个村级卫生所,总建筑面积4480平方米,从而逐步解决农村群众行路难、饮水难、看病难的问题。而该区已建成的30座五保新村,使全区的农村五保老人得到集中安置,过上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的幸福生活。

“三十百千”打造平安钦南网络

     有平安才能有和谐。钦南区大力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三十百千”工程,以此打造平安钦南。着力抓好“一区一室一会”(即警务区、调解室、综治协会)建设,全区共建有警务区47个,建规范调解室164个,共有调解员869人;建综治协会164个,自然村综治工作站292个。从而建成了“横到边、纵到底”的社会治安防范网络,建立健全了社会预警体系,形成了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提高了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地维护了社会稳定。去年,该区刑事案件同比下降8.99%,其中重特大案件下降30.68%;治安案件下降46.2%;调处各类民间纠纷2146件,调解成功率达95%。

“生态保护”实现科学发展计划

     为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钦南区还实施滨海生态保护工程。建立海洋功能区,使捕捞、养殖、旅游、工业、港口合理布局;建立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使栖息于三娘湾海域的中华白海豚种群得到有效保护,并成为三娘湾景区的旅游招牌。在海岸上,广植速生桉、榕树等作为防护林;对于有海洋生态“天然调节器”之称的红树林,不但倍加保护,还不断种植,使其有林面积不断扩大,达到了5.2万亩。调减近海捕捞渔船500多只,使近海鱼类得到休养生息。同时严格控制在沿海上马建设排污量大的工业项目,对超标排污企业责令进行停产整改。 (钟乾寿 )


投稿】【打印】【关闭】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电话:2260123 2260127 举报电话:0771-2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