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771-2260001  

用试点拓展建设新农村之路



——百色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综述
2007/12/13 10:22:26   来源:右江日报
【字体:  】【颜色: 绿 】 
    11月9日,右江区永乐乡濑浩生态休闲农家乐新村举行开村仪式。濑浩新村是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之一,新村按照“生态休闲农家乐新村”的定位进行建设,分为农户住宅核心区、垂钓区、烧烤区、主题公园娱乐区、山林风貌区、果林采摘区等6大板块功能区。 

    此前,该区另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阳圩镇平圩民族新村也于“五·一”建成开业。据统计,仅“五·一”期间新村旅游综合收入达10万元。当地村民说,现在我们农民富了,家家都盖楼了,以后我们就搞“农家乐”了。  

    今年以来,各级各部门根据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广泛对推进新农村建设进行了宣传动员,明确工作思路,进一步强化措施,调整工作布局,整合力量,加快新农村试点建设。全市在重点抓好新调整的8个县(区)试点建设之外,另外4个县的试点建设工作紧抓不放松。各级试点在市、县(区)、乡(镇)、村的共同努力下,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特色产业发展迅速,起到了明显的示范带动作用。1至9月,我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1.0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02%;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203元,同比增加354元,增长19%。 
建立健全机构   加强领导 

   层层成立领导机构。为加强对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的领导,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指导、协调全市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各县(区)、乡(镇)也都相应成立了领导机构、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负责本辖区试点工作的组织、指导、协调和督查工作,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开展。 

    各级财政不断加大对新农村建设试点的投入。2006年、2007年连续两年市财政分别拿出100万元作为各县(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庄规划、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补助经费,到今年9月份,县(区)财政也相应筹集了1660.55多万元投入市级试点建设,市直、各县(区)直联系试点单位千方百计筹集资金投入试点建设工作中。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新农村建设工作,多次召开会议部署新农村建设工作。市委书记、市长多次带领有关单位领导到县(区)试点进行调研、召开动员会和现场办公会等,为各个试点解决实际问题。各县(区)也层层开会动员部署,各级领导纷纷深入乡村研究帮建工作,落实帮建措施。 

    为加强指导,我市还建立新农村建设试点联系制度。今年4月,我市认真按照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目标要求和自治区的统一部署,从市、县(区)、乡(镇)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派新农村建设指导员4275人,长期进驻全市133个乡(镇)1804个村,具体指导新农村建设工作。 
因地制宜  打造主导产业 

    各试点结合本地实际确定发展思路,做到因地因村制宜、功能定位准确、地方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一是以“农家乐生态和民族风情旅游业带动”定位。如乐业县同乐镇央林村火卖屯,按照“农家乐生态观光旅游”新农村建设规划定位,请专家按照民族特色对火卖屯村庄进行规划设计。其它如那坡县城厢镇龙华村吞力屯和靖西县旧州街着力打造“壮民族民俗风情文化旅游”新农村;二是以“生态种养业带动”定位。如右江区四塘镇那利屯以“生态立体种养小康村”为发展主题,大力发展荔枝、龙眼、芒果等水果产业,兴建生态鱼池、沼气池,发展庭院经济,走“猪—沼—果—灯—鱼”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三是以“工业带动”定位。如靖西县湖润镇新兴街新依托矿产资源和沿边区位优势,着重打造工业带动型新农村;四是以“劳务经济带动”定位。如平果县马头镇江滨社区百弄屯,全屯有53户,劳动力136人,其中有100多人外出务工,年创产值250万元。
突出重点  扎实推进

    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重点突出“五新”,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是培植新产业。如田东县以现有的十大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和“八香”系列农产品品牌为重点,采取有效措施促使基地提速、产品开发提质、品牌打造提升。二是建设新设施。通过整合项目资金,集中投入到试点村项目建设上。三是培训新农民。各县(区)依托 “农家课堂”培训及农村电教网络等资源,特别是利用农村党员大培训这一平台,强化试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四是营造新环境。把“城乡清洁工程”向乡村延伸,营造农村整洁环境。如田阳县头塘镇绿谷屯党小组18名党员分为6个小组,划分“党员清洁责任区”,带动其他群众共同维护屯内卫生环境,极大改善了村容村貌。五是完善新机制。各地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和乡风文明建设,完善“一事一议”和村务公开制度,建立健全村规民约,提倡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农民家园农民建

    新农村规划农民定。在建设中,不搞行政命令,各村屯建设规划由农民自己讨论决定,对积极性高、要求强烈的村屯,引导支持他们进行新农村建设。不论是村屯的总体规划还是户型设计、新村建设施工队的选择等都由农民自己决定。农民新村农民管。通过成立党支部、社区服务中心和产业发展协会,对新农村试点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实施、统一管理”,做到村民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群众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如田阳县百育镇四那村那生屯成立党支部、社区服务中心和产业协会以及新农村建设管理委员会,在整个新农村建设宅基地的调整、资金筹措及管理等都由管委会负责,做到村务公开透明。农民家园农民建。积极引导农民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坚持投入以农民为主体,农民的房子自己建,政府只是做好引导等服务工作。(覃义斌 通讯员 何建华)

投稿】【打印】【关闭】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电话:2260123 2260127 举报电话:0771-2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