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水河湖润镇河段多年来严重的水质污染是百色靖西、大新两县沿河群众关注的问题,2005年被列入了自治区重点整治、挂牌督办的20个重大环境问题之一,百色市2个重点整治流域之一。面对严峻环保形式,靖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下大决心,抓住重点,突破难点,采取强劲措施开展治理逻水河污染工作,使水质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水污染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
今年以来, 由靖西县委、县政府牵头,从环保局、经贸局、国土资源局、工商局、公安局、水利局、林业局等部门抽员组成的联合执法队共800多人,按照百色市政府"三不留,一催毁"的原则多次依法对峒岜村等非法盗采矿产资源的采矿点坚决取缔,催毁其生产设施,共收缴扣押高压枪19支、柴油机21台、水泵25台、摧毁洗矿机20台,切断连接水采区的水管2100米,拆除设备365处,工棚3060间,堵封矿窿道37个,取缔非法采矿点16个(处),劝走非法采矿民工5700多人次;下达责令停止矿产资源违法行为通知书68份,立案查处6件,收缴雷管2566枚,导火索720米,炸药326公斤,硝酸氨3.2吨;收缴这些矿主的非法矿产品、没收其非法所得。对旧街沿河一带的洗、选矿点,按照国家环保总局要求,在距河道100米之内的矿点,一律予以拆迁,由县政府下文限期拆迁,恢复其原地貌,在距河道100米之外,但污水处理设施简陋的或还不具备生产条件的,由政府下文限期治理,限期治理期间,由电力部门断电,对违法经营的,由工商、国土没收其所得。目前,湖润沿河部分洗选矿点已经拆迁。县锰矿转包的矿区,县锰矿负责进行了一次整顿,责成业主加大投资建好污水坝,生产当中采用废水循环再利用,达到国家零排放的要求。对那些设施简陋、达不到要求的或不具备污水处理能力的矿点,县锰矿终止其承包合同。此外,靖西县开展锰业基地环境状况调查工作,结合本县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在整治逻水河期间,对锰业基地内的一洲、鑫源、大西南、光大、斯达特及湘潭电化等重点企业的"三废"排放,特别是废水是否超标和排放去向进行了重点的检查,对各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整改意见。为加大执法力度,靖西县于2005年5月11日,召开由28家洗矿点参加的整治逻水河听证会,随后依法开展了大规模的清理整顿湖润沿河采、洗选矿业工作,对逻水河湖润街沿岸附近72个洗选矿点,多吉河沿岸峒岜矿区、朴隆矿区共22个采洗矿点,四明河沿岸四明矿区15个采洗选矿点的清理整顿,依法取缔了所有盗挖盗采及非法小船坞选、加工场等。对于湖润沿河所有距离河岸小于100米的沿河的37家水采及洗选矿点,县国土资源局已下达《土地征处罚决定书》,限15日内自行拆除设备,搬走矿产品、清理尾矿,恢复土地原状。对原有的经县环保、工商、国土等部门确认距河岸大于100米的采洗矿点,县环保局、工商局、国土资源局联合下发《关于限期整改的通知》,并附《整改治理技术要求》,限于2005年10月30日前停产整改,整改期限为1个月,按照《整改治理技术要求》进行整改,部门验收合格并补办手续后,方可开工生产。2005年10月2日至10日,县府组织国土、环保、工商等部门深入湖润沿河进行排查,选择污水处理设施比较好的两家洗矿点作为规范化洗矿示点,这两家洗矿点已于12日前按照规范化标准要求,基本上完成沉淀池的建设工作。同时,组织有关部门实地勘查,拟定把城昌那透屯一带作为靖西县锰矿洗选业集中区,集中治理的选地正在规划之中。经过开展一系列整治工作,有力打击了违法排污行为,遏制了污染反弹的趋势,一些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逻水河的湖润河段污染状况得到较大的好转,水质有了明显的改善。 (冯 森、李 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