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把各职能部门的机关作风摊在阳光下,让社会各界人士进行测评、评论,是好是坏,好在哪,需要改进的地方在哪里,清楚明白。这种让来自社会的力量监督,辅以制度建设和强硬的行政手段的方法,对提高机关的行政效能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
东兴市开展机关效能建设以来,紧紧围绕“优化环境,加快发展”为目标,在机制再完善、行为再规范、效率再提高、服务再优化、监督再到位五个“再”上下功夫,把机关效能建设工作引向深入。
机制再完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该市在机关效能建设上注重制度的配套和完善,加强制度的可操作性,不断规范和完善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管理制度,做到制度管人管事。以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为目标,全面推行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责任制、失职追究制、一次性告知制、绩效考评制等具体制度。如该市行政服务中心实行积分制,指纹考勤制,把工作人员平时一点一滴的表现全部记录,考勤结果按季公布,每季按积分评出红旗窗口,年终按积分评出考核等级。这一系列管理考核制度使该中心管理更加公正透明,充分调动各窗口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迟到、早退、空岗等违纪行为明显减少。工作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工作作风明显好转。同时,深化和推行政务公开,进一步规范政务公开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建立健全机关效能投诉中心机构和工作机制,让群众参与机关效能的监督,促使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的办事过程中,做到办得公、办得快、办得廉、办得好。
行为再规范
该市通过自身剖析、社会监督、效能投诉、明察暗访、群众评议等形式,着力整改职责不清、职能交叉、权力重叠、局部利益驱动等引起的问题。该市为让广大群众和投资者了解投诉电话、内容及地址,在电视台发布效能投诉通告,公开投诉电话,印发机关效能卡,发至各单位、社区、各镇及投资企业,同时,为方便群众和投资者投诉,该市还在市区内交通便利繁华地段,设置效能投诉箱,并积极利用效能测评等工作载体,面向社会,让群众参与评判效能建设的效果。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征询各方面意见。2003年以来,该市对征集到的500多条意见、建议、问题及时进行梳理分析,及时对“行政不作为、乱作为”、“机关事难办”、“工作作风浮躁”等突出问题进行整改。同时,对敢于损害投资软环境和违反机关效能建设有关规定的人和事进行严肃追究,共实施效能责任追究17人,其中效能告诫11人,责令书面检讨3人,诫勉教育3人。
效率再提高
该市各部门单位特别是窗口部门采取减少办事环节、简化办事程序、改进审批方式、规范收费行为等措施,提高了办事效率。全面推行“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的服务,以提高办事效率。2003年以来,该市民政、工商、地税、交通和质监等15个部门先后进驻行政服务中心,提供服务项目189项,平均办理周期比原来大大缩短。如该市地税局为了方便群众办理私人建房报建手续,将办理私人建房征税业务移至中心窗口办理;该市交通局办理的普通货物运输《经营许可证》、《运输证》,通过把审批权授予窗口负责人后,由窗口工作人员把关,材料齐全,现场办结,使得承诺期是20天的服务事项压缩到1天内完成。
服务再优化
为使群众和企业真正享受到“保姆式”服务,该市重点查纠有关部门态度不坚决、措施不得力、行动不迅速、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的行为,进一步优化投资软环境,促进招商引资等各项工作有效地开展。如今年2月份,有一名投资者亟需办理申办公司,该市审管办便积极协调工商、质监、国税、地税等部门在两天内为这名投资者办理了所有的手续,这在以前需要15天才能办好,得到投资者的好评。
监督再到位
坚持“回头看”,加强组织协调,强化督促检查,对各窗口部门的行政许可、服务事项的运作情况进行检查、监督、管理和协调,使东兴市效能建设真正做到了监督再到位。此外,该市还按照政务公开的要求,围绕“人、权、钱”等重点问题,重点对经营性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政府采购、干部选拔任用、资金安排使用等情况进行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打造阳光政府。对违规审批行为、不作为等行为,则坚决予以查处。同时,结合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绩效考核,把效能建设考核情况作为年终单位评优、干部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 (陈义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