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建设网 ] [ 设为首页 ] [ 加入收藏 ]
| 首页 | 领导讲话 | 文件通知 | 厅务公开 | 作风与效能建设 | 经验交流 | 意见与建议 | 曝光台 | 视频 |
今天是: 举报电电话:0771-2260001

桂林市建设与规划委员会认真落实三项制度 切实提高机关效能


2007/7/22 14:39:30   来源:广西建设网
【字体:  】【颜色: 绿 】 
      自开展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以来,桂林市建规委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刘奇葆书记、陆兵主席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以推进依法行政和强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重点,以建立完善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等三项制度为突破口,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统筹兼顾、整体推进,机关干部作风得到了明显改观,行政效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桂林市拉开城市框架,拓展城市空间,承接产业转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统一思想,及时制定“三项制度”实施细则
  为确保作风效能建设活动取得实效,委领导班子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统一思想,把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一项大事,列入领导班子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及时成立了以委主要领导为组长的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领导小组,落实人员、经费和办公场所,成立了办事机构。在开展作风效能建设活动中,该委把落脚点放在“三项制度”的具体落实上,及时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认真学习自治区“三项制度”建设的有关内容。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反复研究,制定了《桂林市建设与规划委员会首问负责制实施细则(试行)》、《桂林市建设与规划委员会限时办结制实施细则(试行)》、《桂林市建设与规划委员会责任追究制实施细则(试行)》,真正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领导重视,思想统一,制定细则,为提高规划编制、审批效率,优化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更好地承接产业转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精心组织,把“三项制度”落到实处
  为使“三项制度”建设真正成为转变干部作风、提高机关行政效能的突破口,使转变干部作风、提高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取得实效,该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在创新机制、转变体制上很下功夫,形成了责权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力、高效便民的工作体制和工作机制,把“三项制度”落到了实处。
  (一)周密安排,组织实施“三项制度”
  在充分考虑工作实际,综合研究查摆出来的问题和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以正式文件制定和下发了该委“三项制度”实施细则,并在本单位一楼大厅墙上及办事指南触摸屏电脑上公布,既方便办事人员随时查阅,又便于群众监督。
  在公布“三项制度”实施细则的同时,该委在组织实施“三项制度”上狠下功夫。首先,在委一楼大厅设立了首问负责区,安排3位业务熟悉、经验丰富的同志作为首问负责人,根据委主任的授权,对符合条件的申请当场受理,可以当场办理的予以当场办理,不能当场办理的向行政管理相对人说明理由。为提高服务质量,该委还在首问责任区摆放了《城市规划区建设有关规定》、《房屋建筑间距的一些规定》、《建筑许可证承发包的一些规定》、《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投标的一些规定》、《农民个人建房需要办理手续》等资料供行政管理相对人索取。其次,对建设项目报建、建设项目方案审查、建设工程规划验收、资质年审等办事程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行了严格的流程规定及时限规定,制定了《机关内部项目审批流程时限表》、《机关办理事项延期申请表》等,并在市建规委内部的规划管理系统网络中运行,对时限内的各个时段分别设置了报警提示。再次,明确了委城市规划科、总工办、市政工程科、工程建设管理科为本单位重点督查岗位。这些科室,平常工作量非常大,涉及的范围又很广,为确保这些重点岗位限时办结,委领导经常亲自下到科室检查工作,对重点问题、难点问题及时开会研究处理。如昊华南方橡胶集团年产1万条斜交巨型工程轮胎扩能项目、年产1万条全钢巨型工程轮胎项目、橡胶制品厂搬迁改造等相关的23个审批项目,委领导带领相关人员,通过现场办公以及召开临时会议等措施,最短的当天办完,最长的不超过15天,远远低于国家规定的办结时限以及我委限时办结制规定的时限,为企业的正常运作发挥了具大的作用。第四,明确责任范围,建立和完善了行政投诉受理机制,规范了责任追究程序,使责任追究制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上述举措环环相扣,操作性极强,使“三项制度”互为表里,缺一不可,确保了工作效率的提高,促进了干部作风的转变。
  (二)创新机制,强力推行《桂林市建设行业标准化体系》
  为进一步落实“三项制度”,实施长效管理,该委引入ISO9000管理模式和理念,在全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率先开展了标准化体系建设。根据行业管理的特点,该委借助各种技术资源,对桂林市建设行业管理目前所使用的国家、行业、自治区、市的诸多有关技术、业务、管理标准及文件进行收集和整理,形成了《桂林市建设行业标准化体系(试行稿)》。它的推行,为建设行业工作标准化、规范化,为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实行长效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把“三项制度”落到了实处。
  (三)转变体制,形成合理高效协调运转的机关内设机构
  按照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要求,为进一步明确责任,减少职能交叉和办事环节,提高办事效率,在落实“三项制度”中有效防止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委党组把解决内设部门权责不明和职能交叉的问题放在重要位置,打破条条框框的限制,果断地对内设科室进行了调整,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如把住房制度改革管理科和房产开发管理科进行职能合并,成立房产开发管理科,按照工作需要,成立建设规划编制调查研究科;将城市规划管理科与工程规划管理科进行职能合并,成立城市规划管理科,将原来的工程规划管理科按照工作性质更名为建设规划信息管理科。经过调整,使科室分工更加明确,责任更加清晰,有效解决了“有事无人干、有人不干事”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办事效率。
  三、加强检查监督,确保“三项制度”的落实
  为使“三项制度”在执行过程中落到实处,该委十分重视“三项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监督工作。
  首先,委领导授权委纪检监察室及委效能办监督检查行政管理事项的办结情况。每星期定期对一楼大厅首问负责区的《机关办理事项收件回执》进行检查,并对《桂林市建设与规划委员会机关效能建设社会监督表》、《市建规委效能建设遵求意见和建议表》进行收集和整理,及时向领导反馈相关信息;每个星期对办理事项的时限进行一次检查,对每个事项在分段时限未落实的进行督办、催办,确保在总的规定时限内完成。经检查,自实行限时办结制以来,该委尚未发现违反制度拖延办事时限的现象。其次,监督检查受理投诉事项的办结情况。委纪检监察室全面负责处理投诉事项,列入委重点监督检查的责任科室,实行月报制度,每月上旬将上月办理的情况报委纪检监察室,委纪检监察室综合向委领导报告,确保“三项制度”的贯彻落实。再次,监督检查日常工作完成情况,力求做到“两不误,双促进”。
  四、认真落实“三项制度”取得的成效
  在落实“三项制度”工作中,坚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既认真做好制度本身的建设工作,同时又坚持统筹兼顾,合理安排,认真落实市委三届三次全会精神,扎扎实实地为全市的各项经济建设服务,以“三项制度”建设效果促进各项工作的推进,由于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推动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真正做到了“两不误,双促进”。
  (一)规划定点速度明显加快

  据5月底统计,今年桂林市共发放规划选址意见书60件,规划定点通知书243件,审批规划用地面积132.59万平米,审批规划建筑面积219.11万平米,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明显。及时完成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审批,推动了一批项目建设的实施。其中,市廉租住房规划定点、市矮山塘小学集资建房,我委做到了当天来文,当天办理完成;市中医院医技楼加层项目,委业务会一通过,相关科室立即办理了定点手续;该委还按照特事特办的原则,迅速办理了广陆量具厂厂房定点,确保该厂向证监委上市材料的报批。
  (二)主动上门服务加快工作进度
  在落实“三项制度”过程中,该委尤其重视深入基层、深入现场为业主单位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深入现场办公,及时协调处理了市政府第二招待所与爱华集团用地的矛盾纠纷;按照业主要求,多次调整完善规划,确保了巴斯夫(BSF世界五百强企业)对利凯特公司收购的顺利进行;对工学院、广西师大、旅专等高校雁山校区建设,该委主动上门,迅速办理相关手续,为确保新校区建设及秋季新生入住创造了条件。
  (三)全力推进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
  根据市委三届三次会议提出的近期工作任务,该委以落实“三项制度”为契机,全力推进市委、市政府部署的中心工作。为加块城市发展步伐,及时完成了《桂林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上报请示工作,正待自治区批复。目前,已与中国规划院沟通,策划总规修编的相关事宜,总规修编的前期调研工作已经开展。《桂林市近期建设规划》初稿已经完成,《桂林市住房建设规划》已经市政府批准。《桂林新城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正按照市委、市政府“多中心、组团式、重点西移、兼顾东进、适度发展南北”的规划取向进行进一步的深化,顺利完成了西部开发五条道路的设计方案征集和评审工作,年初确定的其余二十多项专项规划正在按计划编制中。
  “三项制度”建设,是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各项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和标准化的重要过程,通过前一阶段的工作,该委进一步认识到了该项工作重要意义,也认真地做了大量的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以此为切入点,结合我委工作实际,进一步以“三项制度”建设推进各项工作的全面进步。(供稿:桂林市建设与规划委员会作风效能办 蒋慕云)

投稿】【打印】【关闭】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