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要半个月才能办好的建设许可证,现在5天时间就能领到了,能在一个窗口办理真是再好不过了”、“梧州市建规委的 办事效率真是一次比一次快了”一位客商林先生深有感触地说。的确,广西梧州市建规委通过开展转变干部作风提高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加强了服务窗口建设,简化了办事环节,实施“一门受理,窗口办结”,工作效率得到全面提速,服务质量得到不断提升,社会的诚信度不断提高。
当你走进梧州市建规委机关,每个工作人员都佩带工作证,接待服务热情、专业而周到。各科室设立有工作人员动态牌,公开岗位工作人员姓名及工作动向,既方便了服务对象和市民群众前来办事,也使机关干部置身于社会群众的监督之下。如今到市建规委办事,特别是“窗口单位”,办事效率都是“零距离”。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请坐,一腔热情办事,一颗诚心待客,一句文明用语送到。
转变工作作风,光坐在机关服务是不够的。机关工作人员结合实际,创新服务举措,组织企业服务队,委领导亲自带头,深入本市“十五大”标志性建筑工地了解工程进展情况,帮助业主、施工单位协调解决了规划评审、管线、水电、道路、招标等问题,深受企业的欢迎。此外,还深入到四县(市)建设局指导开展农民工安全质量培训,督促指导施工安全及文明生产工作;积极开展“构建和谐文明新农村”活动,选派一名干部驻村蹲点,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筹集资金约9万元帮助所联系的蒙山县文墟镇大龙村村委办公楼的加层建设;帮助苍梧县林水中学维修学生宿舍以及购置图书、体育器材一批,确保两基教育工作的顺利进展;改造群众热切关心的蝶山一二路道路工程,克服雨季施工困难,提前在8月底完成改造,解决了市民行路难的问题。
机关作风建设能否取得实效,群众参与监督是关键。该委建立了内部与外部监督机制,以行政效能监察为核心的内部监督机制,通过月度督查、月度例会分析、公开办事结果、季度总结通报等形式对本机关各职能科室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以电子监控系统、作风效能投诉窗口、聘请社会各界规划效能督察员、实施季度民主测评为重点的外部监督机制,让上级部门、让社会群众、让新闻媒体对本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行公开监督;此外,还注意增强行政的民主性和透明度,将公益性强、公众关注程度高的行政信息向社会、群众公开。一是坚持实施规划公示。凡是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项目,即使是其中一次细小的变更,都无一例外地对外进行公示。尤其对重要地段、重要区域、重要的项目实行规划批前、批后公示,从而将规划管理从“封闭管理”推向“阳光地带”。二是实施行政许可公开。将21项行政审批和非行政审批事项向社会公开,并通过发放办事程序明白卡、设定审批事项流程、公开办事结果、公开服务承诺等,使行政事项的审批全过程在服务对象、市民群众面前一目了然,有效地提供了便民利民服务。三是重视公众参与。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重大问题的处理,如房屋拆迁、规划及房地产开发历史遗留问题等,坚持事前召开听证、协调、质询会,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发挥市民参政议政作用,效果良好。
在11月中旬,该市作风效能办派出听证质询组,并邀请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记者、服务对象等,根据群众反映的九个热点的问题,对建规委机关进行质询,反馈意见很好,满意率很高。的确,梧州市建规委与其他机关单位一样,作风效能活动只有开始,没有结束,该委正乘着十七大精神的这股东风,把十七大的精神落实到建设领域的具体工作中去,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社会的和谐。(供稿:梧州市建设与规划委员会 廖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