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2003年,全区90个市县的城市基础设施的主要指标较上年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城市用水普及率从71.99%增加到73.14%,增长了1.15%;燃气普及率从59.51%增加到60.87%,增长了1.36%;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从3.07标台增加到3.47标台,增长了13%;人均道路面积从7.51平方米增加到7.69平方米,增长了2.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从4.53平方米增加到4.59平方米,增长了1.3%;污水处理率为26.73%,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从34.05%增加到35.45%,增长了1.4%。
[市政工程]2003年,广西各地的城市的基础设施发展迅速。全年新增城市道路174.3公里,到年底,城市道路总长度已达6592.88公里,道路面积达9664万平方米;桥梁总数为1017座,立交桥达50座;路灯数达到创记录的394493盏;排水管道长5510.14公里;污水处理厂已建成7座,污水处理能力为57.85万立方米/日,年处理量超过21115万立方米。南宁市自“136”工程实施到2003年底已完成的重大市政工程项目有民族大道改造、大学路亮化、江南大道改造、安吉大道改造、朝阳路改造、北大、明秀、北湖等主干道排水改造、亭洪路改造、堤园路建设等;柳州市内环路已全部贯通,完工通车的有桐油山隧道和银山一、二隧道,大型立交桥近期将开通,基础设施的完善大大增强了柳州市的车流的通行能力,第一期10万立方米/日污水处理厂已投入运营;南宁市江南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24万立方米/日)和梧州市第一污水处理厂(10万立方米/日)正在建设中;桂林市两江四湖的改造和全市道路的改造建设,达到了从水路和市区道路都能感受到桂林城区自然风光的美丽。
[城市供水]2003年,全区城市和县城综合生产能力878.26万立方米/日,年供供水总量176955万立方米,供水管道长度9861.45公里,用水人口919.61万人,用水普及率72.81%;城市供水价格改革和城市供水工程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南宁、钦州、邕宁、武鸣等4个市县进行了供水价格改革,实行了阶梯式水价,建立了较为合理的水价机制,南宁市三津水厂(20万立方米/日)和桂林市城北水厂(10万立方米/日)正在建设中。
[城市公共交通]2003年,广西城镇公共交通进一步发展,开通公交线路的21个市和25个县,共有公共交通车辆4653辆,运营线路网长度2785公里,客运总量7.85亿人次。
2003年,公交企业市场化进程较快,梧州市公交总公司改制为珍宝巴士股份有限公司。有83%的公交企业改制为私营或股份制企业。梧州市公交改制后,更新了车辆68辆,客运量达293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6%。当年实现利润106万元,比上年增长13.5%,取得很好的效益。年末,南宁市公交总公司营运车辆达1444辆,运营线路网长度484公里,客运总量2.86亿人次。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70%、61%、32%。柳州公共交通总公司营运车辆707辆,运营线路网长度319公里,客运量1.98亿人次,分别比上年增长27%、57%、14%。桂林市公共交通总公司营运车辆531辆,运营线路网长度186公里,与上年持平,客运量1.24亿人次,比上年下降11%。
[城市燃气]2003年,全区城市和县城人工煤气生产能力10.6万立方米/日,年供气总量3903.4万立方米,供气管道长度315公里,用气人口23.17万人。全区县城以上城市液化石油气储气能力40271.4吨,年供气总量379807.24吨,供气管道长度509.6公里,用气人口742.14万人。全区燃气普及率达60.87%。
[城市环境卫生]2003年,广西市县拥有环卫专用车辆1319台;建有公共厕所1813座,其中水冲式1644座。全年道路清扫保洁面积7125.7万平方米,其中机械化清扫1016.1万平方米;清运生活垃圾384.8万吨,从业人员21618人;建有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场)9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每日4010吨,简易处理能力每日4124.21吨。
2003年是落实国家实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促进垃圾处理产业化政策的关键一年。自治区物价局、财政厅、建设厅、环境保护局联合转发了《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建设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实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促进垃圾处理产业化的通知》(桂价费字〔2003〕57号)。2003年7月10日,南宁市率先实施收取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各城市也开展了征收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的前期准备工作。
[“南珠杯”竞赛]2003年是广西开展第五届“南珠杯”竞赛活动的第一年,全区共有81个市县和85个乡镇参加了竞赛活动。为了加强竞赛活动的组织领导,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自治区“南珠杯”竞赛领导小组更名并调整部分成员名单的通知》(桂政办发〔2003〕178号)。原自治区“南珠杯”竞赛领导小组更名为“南珠杯”竞赛协调指导小组,调整后的协调指导小组组长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张文学担任。
全区第五届“南珠杯”竞赛办公室主任会议于2003年12月12日在柳州市召开,会议对竞赛活动做出了以下调整:一是竞赛时间。由原来的每两年评比1次调整为每一届政府(5年)评比2次;二是竞赛形式。由原来的地级市、县级市、县城、乡镇四个层面,调整为按照各市、县的城镇规模、经济实力等综合因素进行划分7个竞赛类别,实行分类竞赛;三是考核内容。按照精简与高效的原则,对原竞赛标准进行精简与调整。会议认为,调整后的第五届“南珠杯”竞赛活动,将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一个全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