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2003年,广西有建制镇(不含县人民政府驻地镇,下同)651个,集镇816个,村庄18.62万个(其中,村民委员会1.45万个)。建制镇镇区占地面积4.61万公顷,集镇镇区占地面积1.74万公顷,村庄占地面积48.31万公顷。建制镇有住户85.66万户(352.44万人),其中农业户47.45万户(204.98万人),非农业户38.21万户(147.46万人)。集镇有住户39.07万户(147.64万人),其中农业户27.04万户(107.39万人),非农业户12.03万户(40.25万人)。村庄有住户816.17万户(3664.81万人),其中农业户794.13万户(3613.04万人),非农业户22.04万户(51.77万人)。
2003年,广西有18.17万户村镇居民建设新房,住宅竣工面积2391.39万平方米(其中楼房建筑面积2059.06万平方米,占86.1%)。村镇公共建筑竣工面积194.94万平方米,生产性建筑竣工面积78.35万平方米。村镇建设完成投资77.79亿元,其中住宅完成投资62.45亿元,公共建筑完成投资7.59亿元,生产性建筑完成投资3亿元,公用设施完成投资4.75亿元。村镇建设用地面积1524公顷,其中住宅建设用地1099公顷,公共建筑建设用地186公顷,生产性建筑用地162公顷,其他建设用地77公顷。年底,全区村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9.52亿平方米,其中楼房建筑面积3.88亿平方米,居住面积5.28亿平方米。建制镇住宅建筑面积8336.56万平方米(其中楼房建筑面积5632.62万平方米,占67.57%),人均居住面积13.5平方米。集镇住宅建筑面积3632.77万平方米(其中楼房建筑面积1790.36万平方米,占49.28%),人均居住面积13.55平方米。村庄住宅建筑面积8.32亿平方米(其中楼房建筑面积3.14亿平方米,占37.74%),人均居住面积12.64平方米。村镇公共建筑总面积8144.1万平方米(其中混合结构建筑面积4774.11万平方米,占58.62%),村镇生产性建筑总面积4204.35万平方米(其中混合结构建筑面积1812.12万平方米,占43.10%)。
[村镇规划]为体现规划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的“龙头”作用,根据全区建设工作会议的布置,2003年广西各地继续抓好村镇规划的编制、修订、调整工作,尤其是重点抓好2001年自治区人民政府确定的203个自治区重点镇的规划编制、成果验收和东巴凤三县城乡规划的编制工作。组织了自治区城乡规划设计院、建筑综合设计研究院和桂林市规划设计院等区内规划水平较高的设计单位到东巴凤三县进行县城及乡镇的规划编制。2003年,全区计划编制乡镇规划202个,实际完成179个,完成计划数的88%;计划编制村庄规划890个,实际完成797个,完成计划数的89.5%。至年底,全区累计编制建制镇总体规划633个,完成率97.2%,编制、修订、调整建制镇建设规划571个,完成率87.8%;编制集镇总体规划717个,完成率87.9%,编制、修订、调整集镇建设规划505个,完成率61.9%。村庄规划编制或调整工作得到加强。贵港市编制村庄建设规划完成率达100%,南宁、柳州、桂林、贵港四市基本完成中心村的规划编制工作。
[村镇基础设施]2003年,根据自治区东巴凤三县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指挥部的部署,本着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老区人民服务的精神,抓好建设系统东巴凤三县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31个乡镇农贸市场项目的建设工作,其中东兰县12个项目,计划完成建筑面积2745平方米;巴马县11个项目,计划完成建筑面积3578平方米;凤山县8个项目,计划完成建筑面积3811平方米。三县乡镇农贸市场计划2004年6月全部竣工,建成后,新增市场摊位6491个,可解决6491人的就业问题,受益人口达39.5万人。预计农副土特产品交易额将由原来的65.7万元/日增加到71.6万元/日,增长10.9%,使农民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增加,有力地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2003年,广西村镇公用设施完成投资4.75亿元,其中自来水设施投资9573.06万元,道路完成投资3.50亿元。至年底,全区有供水设施的村庄增至1.85万个,自来水普及至3.09万个村庄,受益人口1032万人。乡村道路总里程达到8.84万公里。通电村庄增至14.79万个,有路灯2.37万盏。建制镇和集镇有自来水厂956座,日供水能力110.99万吨,年供水总量3.92亿吨;有1214个镇(含集镇)普及自来水,受益人口435.39万人;建制镇自来水普及率89.3%,集镇自来水普及率81.8%。建制镇和集镇拥有道路7022公里,桥梁1681座,防洪堤885公里,排水管道3488公里。通电的建制镇和集镇1459个,有路灯4.48万盏。建制镇和集镇绿化覆盖面积4836公顷,园林绿地1488公顷,公共绿地794公顷;有公园57处,总面积173公顷;村镇环卫机械车辆1051台,公共厕所3182座。
[重点镇建设]2003年,广西继续加强重点镇建设的指导工作,通过大力抓好小区的开发建设,使镇域工业向工业区聚集、居民住宅向住宅小区集中,使城镇的功能分区、布局进一步趋于合理。同时,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了支持。为了加快我区小城镇建设的步伐,推进城镇化进程,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原确定的203个自治区重点镇的基础上,又遴选增补了24个镇为自治区重点镇,使自治区重点镇的数量达到227个。为提高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举办了全区重点镇书记、镇长及分管领导培训班和村镇建设助理员培训班,对相关人员在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进行培训,并组织重点镇的领导到浙江、江苏等先进省份考察学习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为强化示范带动作用,自治区人民政府从227个自治区重点镇中选定22个镇为自治区小康示范镇。2003年12月5日,自治区召开小康示范镇工作会议,小康示范镇建设工作正式启动。
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要求和建设部有关文件精神,我区认真做好全国重点镇的遴选上报工作,选出61个自治区重点镇、小康示范镇作为第一批全国重点镇候选镇上报建设部等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