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规划与管理
[城市规划编制]2003年,南宁市完成了重点规划项目8项:南宁市综合发展空间战略规划、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编修的前期报批、南宁市近期建设规划、南宁市相思湖新区概念性总体规划、南宁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五象岭分区规划、南宁市历史传统街区控制性保护规划、南宁市城市道路网络深化规划。其中南宁市综合发展空间战略规划由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著名教授陶松龄牵头编制,联合复旦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相关专家于2003年7月完成。2003年10月22日,建设部批复同意南宁市开展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10月26日,南宁市成立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领导小组,由南宁市规划管理局组织,委托清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南宁市城市规划设计院全面启动《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的修编工作。2003年7月,南宁市规划管理局委托南宁市城市规划设计院编制完成南宁市近期建设规划(2002年-2005年)。
南宁市相思湖新区位于市区西部,面积127.6平方公里,可开发面积65.7平方公里,规划目标是发展成为以高等教育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的大学城和科技产业园,集科技、教育、商贸、旅游、居住、办公为一体,技术人才密集的科教新区和环境设施完善、科技附加值高、人文条件突出的生态型新区,新区的建设将从城市长远和整体利益出发,为城市未来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投资环境,提升城市综合竞争能力。南宁市相思湖新区概念性总体规划采取国际咨询的方式,邀请了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的有关设计机构以及清华大学设计院等5家国内外知名设计机构参加。2003年10月中旬,由李京文、孟兆祯、戴复东3位院士和著名规划专家邹德慈、黄富厢、陈秉钊教授,以及来自德国、法国和广西区内的12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方案进行了评审,在综合吸纳各方案的优点后,由清华大学规划设计院和南宁市城市规划设计院共同完成相思湖新区分区规划编制工作。
2003年,编制完成南宁市公共交通规划,完成了公交发展战略、近期公共交通发展规划以及公交发展政策的编制工作。该规划包括近期公共交通规划和远期交通公共规划两部分。
2003年4月,由南宁市规划管理局和广西城乡规划设计院共同编制五象岭分区规划,12月完成设计成果并上报南宁市政府审批;2003年5月,委托广西城乡规划设计院编制南宁市历史传统街区控制性保护规划,10月底进行中间方案评议,于12月完成最终成果。2003年4月起,由南宁市城市规划设计院承担南宁市城市道路网络的深化完善工作,为规范南宁市的道路建设提供了前提。
完成18项专项规划、详细规划的编制:蟠龙新区规划、心圩江公园详细规划、心圩江和可利江流域整治与控制规划、南宁市燃气规划、管线综合规划、电力网规划中间成果、快速环道景观控制规划前期研究、良凤江控制性规划、“城中村”改造试点规划的前期工作、邕江岸线利用规划、二坑溪综合整治规划、南宁市环卫规划、永新区经济园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北区安吉经济园控制性详细规划、兴宁区三塘工业园总体规划、兴宁区东沟岭新区重点地段城市设计、江南经济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全年核发52个项目规划设计条件,批准230份总平规划设计方案,进一步完善了南宁市的规划体系。
道路绿化、美化、亮化的景观规划。完成“136”目标中需要承担的各项重点工程的规划设计工作,完成民歌广场和会展广场规划方案,南湖水幕电影及喷泉规划设计方案,民族大道景观西段延长线工程规划设计方案,安吉大道景观亮化工程设计方案,友爱路景观亮化工程设计方案,大学路、中化路、北大路景观亮化整治工程规划设计方案,南梧二级公路方案设计方案,江滨路延长线(北大路口—中兴大桥)道路景观设计方案,民生广场喷泉、雕塑、灯光等景观方案,邕江一桥南岸江滨休闲公园规划设计方案,市委党校罗文新校区修健性详细规划国内招标,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校园规划国内外招标以及23条道路改建、扩建及亮化的规划设计工作。
道路、桥梁等市政项目及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的组织协调工作。完成2003年南宁市重点建设的堤路园一期工程,鲁班路北路、民主路改扩建,东葛路景观亮化工程,英华路、大学路西段延长线等23条道路工程,新民路、民族大道片排涝工程,廉价房建设,琅东客运站建设,经济适用房选址,南湖土地置换,10个片区灯光亮化,旧城改造等项目的规划定点、用地选址、拆迁协调、建设协调服务工作。组织编制《邕江两越江交通系统规划与建设交通影响评估和道路衔接方案交通测试及分析报告》,做好凌铁大桥、葫芦顶大桥、南宁大桥、北大桥、桃源桥建设的规划工作。
[城市规划管理]2003年,受理各类报建3500项,上报南宁市土地储备经营委员会用地材料266项,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328份,规划定点用地面积142.93公顷;受理建设工程报建2372项,发放《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1064份;办理市政工程报建659件,发放市政工程《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408份;共审批私房建设985项。
2003年5月,《南宁市南湖城市景区规划管理若干规定》、《南宁市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办法》完成初稿并上报南宁市人民政府。
2003年,共对610个建设项目进行跟踪检查,立案查处违法建设576起,处理完结542起,依法拆除各类违法建筑1万平方米,拆除乱搭盖1.96万平方米,收缴罚没款256万余元,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6件,对市区主干道两侧、重点地区、重点工程以及“136”项目涉及的违法建设发现处理率达到100%。
[城建档案管理]全年新增档案6064卷,整理上架档案2808卷,制作图片档案2220幅,声像档案700分钟,提供档案利用1109人次,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城市勘测管理]2003年完成工程测量1019项。其中,征地测量289项,建筑红线测量708项。其他工程完成数字化测图1∶500地形图12.02平方公里,其中新测图1.32平方公里,完成导线测量15.2公里。年内承接竹排冲(中段)综合整治工程、安吉大道扩建工程、安吉大道回建用地工程、秀灵路道路建设、南梧公路扩建、竹园路道路建设、江北片管网B区数字化带状图、南宁市二坑溪河道、民族大道西段、临江路道路扩建、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景区B广场建设工程、竹排冲(下段)综合整治征地、亭洪路扩建、民主路东段扩建、南宁大桥钻孔测量、凤岭东西与南北干道、邕江河道、大学西路道路等城市建设和管理“136”目标工程项目测量。完成工程地质勘察73项;完成工程地质27557m,折合标准米90672m。
[小城镇规划]2003年,南宁市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重新修订和调整小城镇建设规划。全年完成邕宁、武鸣两县县城的总体规划修编;完成邕宁县的蒲庙、吴圩、五塘,武鸣县的锣圩4个自治区重点镇的总体规划修编;完成邕宁县的吴圩、大塘、百济,隆安县的那桐、乔建,横县的横州、峦城等17个小城镇的地形测量工作;完成永新区的五海、丢板坡等110个小康示范村、生态文明村的地形测量及总体规划的编制。在小城镇基础设施及公用配套设施建设方面,完成城北区那龙镇,武鸣县灵马镇、双桥镇等小城镇道路新建或道路硬化建设,总工程量达7.85万平方米,总投资400万元。在配套设施方面,完成城北区金陵镇水厂扩建,那龙镇街道排水,横县峦城镇排水管网及排涝站建设,马山县片联系排水管道建设。同时在各县区的部分小城镇新建公厕共25座,完成一批道路绿化、路灯安装工程,以及建设部分垃圾处理场、垃圾中转站等。
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亮化设施]五一西路路灯安装工程:工程道路全长2500m,路宽50m,两侧车道分隔带对称布置10m双臂灯杆150杆,路口布置12m三火泛光灯6杆。于2003年5月1日开工建设,2003年11月1日完成。
金湖南路路灯安装工程:工程道路全长380m,两侧车道分隔带对称布置10m双臂灯杆24杆,路口布置12m三火泛光灯4杆。工程于2003年1月1日开工建设,2003年3月31日前完成。
金浦路路灯安装工程:工程道路全长700m,路宽20m,北侧人行道布置10m单臂灯杆24杆。工程于2003年5月25日开工建设,2003年7月30日前完成。
十大片区亮化工程:增加了金湖广场片区、会展中心片区的亮化,建设任务在原有的90栋楼宇的基础上增加为106栋,涉及中直、区直、市直单位62家,主要分布在民族大道、东葛路、民主路、星湖路、友爱路、大学路等20条主要道路和路段。工程投资总预算为1300多万。年内,全市106栋楼宇全部亮化,并纳入监控系统。
邕江一桥亮化工程:该工程实施全天候施工,共投入500人次,吊车和船舶等大型机械设备20余台(次),于2003年10月28日完工。
[排水设施]五村岭环卫新村排水管道工程:工程于2003年10月30日前完成。主要的建设内容有:600mDN600混凝土圆筒暗沟内外排水系统。
[城市道路建设]江南路路面改造工程:工程道路长1900m,路幅宽29m,路面为改性沥青砼路面,于2003年8月7日开工建设,2003年9月26日前完成。
滨湖路—民族大道渠化路口改造工程:工程于2003年8月30日开工建设,2003年9月30日前完成。
秀灵路改建工程:该工程于2003年2月28日开工,2003年10月28日完成。该工程道路长2800m,路幅宽30m。
竹园路道路工程:工程道路长273m,路幅宽20m,于2003年8月12日开工建设,2003年10月3日完成。
广园路道路工程:工程道路长700m,路幅宽20m,于2003年9月24日开工建设,2003年12月25日完成。
[沥青综合加工厂搬迁二期工程]二期工程完成厂区大门、围墙、厂内道路、排水、试验室、原料棚的建设及厂房和辅助生产区的设施和施工。于2003年12月31日完成。
[城南配套工程]工程于2003年7月20日开工,2003年12月31日前完成。主要的建设内容有:污水反灌系统、消防系统、洗车台、氧化塘防渗处理、库区盲沟石笼、曝气机、1号路维修等。
[石西完善工程]工程于2003年6月20日开工,2003年12月31日前完成。主要的建设内容有:堆肥大棚、氧化塘加固和防渗处理、雨污分流、污水利用、曝气机、供水等。
[城南扩建主体工程]工程工期为2002-2005年,计划总投资20165万元,2003年完成的建设内容有:场地平整、进场道路、垃圾坝、调节池改造、自来水和渗滤液管道铺设、城北垃圾中转站、库区防渗工程。
[防盗网拆除工程]拆除了民主路(人民东路路口—园湖路)、东葛路(新民路口—长湖路口)、安吉路(友爱路与秀厢路口—外环)、友爱路(友爱南路与人民东路交叉口—秀厢路)、中华路(友爱南路—北大南路口)、北大路(北大路与中华路交叉路口—大学路口)、大学路(衡阳路口—广西民族学院)、秀灵路(衡阳西路—快环北环)、中华路延长线、临江路(邕江宾馆—桃源路口)、亭洪路(亭子街—南建路口)、人民西路(云亭街—北大路)的防盗网,共拆除了263户的防盗网,合计面积5546.2m2。
三、城市市政公用事业
[市政维护]设备完好率为97.92%,道路完好率98%,完成道路维修面积153411m2,完成投资384.75万元,完成人行道维护64142m2,完成投资257.38万元,在桥梁方面除了定期对市内桥梁进行正常的检查和维修外,完成人民天桥2m以下钢结构的加固和新民立交桥、邕江一桥栏杆、南糖立交桥的喷涂装饰。对白沙大桥进行防腐保养,喷涂面积1918m2,完成投资9.08万元。完成下水道疏通114920m,清掏沙井96921井/次,完成投资178.84万元,维修检查井、雨水井1696座,更换大小井盖5489块,完成投资91.23万元。
[征收生活垃圾处理费]2003年5月20日,召开了南宁市实施征收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价格听证会。7月9日,南宁市政府出台《关于统一征收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的通告》,设立咨询投诉举报电话,共受理了100多个单位和个人关于统一征收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的咨询和投诉电话,开展了对南宁市五城区开发区的16个办事处、167个社区、18个村委、1个乡政府进行征收工作的摸底调查,获得376959户的基本材料。2003年9月至10月间,在城南生活垃圾填埋场和石西生活垃圾填埋厂计量征收自运垃圾到场(厂)单位的生活垃圾处理费及60家区直机关、事业单位转账到财政专户的生活垃圾处理费,共计9万余元。2003年10月1日,与兴宁区环卫站签订了委托合同并办理了《收费许可证》。
[垃圾无害化处理]2003年城南垃圾填理场完成处理垃圾量25.7774万吨,石西垃圾处理厂完成2.9750万吨,合计27.7524万吨;共有329家医疗机构与兆洁公司签订了统一上门收运、集中处理医疗废弃物服务合同,其中新签148家,共处理2176.11吨医疗垃圾;收运废旧电池约5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路灯管理]2003年共维修路灯20113盏次;维修景观亮化灯600套;路灯亮化率97.4%,设施完好率100%,机械设备利用率98.5%。
[大桥收费]中兴大桥收费完成5876238元;白沙大桥收费完成7210066元;清川大桥收费完成9973032元;月票收入2865300元。
[广场管理]2003年,对广场喷泉进行全面检修6次,维修灯1000多盏(杆),维修广场休闲凳120张,增设广场休闲凳70多张,修补广场损坏部分近50m2。完成重大节日鲜花景观布置3次,共8个景点,换种和布置鲜花近22万盆(株);种植灌木6万多株(袋);种植草皮1200m2。举办公益活动148场(次),群众团体活动400多场。
[南湖片区市容景观环境综合整治]南湖片区的115个工(空)地,围墙已经彩化工(空)地76处,涉约面积28297.4m2;围墙已粉饰完毕的工(空)地31处,涉约面积10178m2;围墙已拆除的工(空)地围墙6处,涉约面积1660余平方米;21处闲置空地已全部砌置围墙,涉约面积10861.2m2。违章搭盖拆除方面:发放限期拆除通知书407份,拆除违章建筑物745间,总面积约12846m2。清理卫生死角方面:清理菜地约660m2,清除杂草36处,约13770m2;清理卫生死角25处,清运垃圾约925吨。拆除违章广告牌方面,拆除刀旗175条,大型广告条幅22条,广告横幅95条,违章广告总面积约1500m2。规范市场周边环境管理方面,所有摊点一律进入市场,杜绝跨门槛经营;车辆停放统一朝向,实行画线分类管理;拆除有碍市容观瞻的遮阳棚,市场周边一律不许摆放太阳伞;做好市场周边的卫生保洁工作。
[乱吐乱扔乱倒垃圾整治]2003年,全年共对“三乱”罚款达393500元,教育达33200人次。
[清理违章“小广告”]2003年,捣毁窝点12个,移交公安机关处理32人,停机处理8900多台(次),罚款23万多元。
[违章占道乱停放车辆的清障专项整治]2003年共查扣二轮摩托车4528辆(次)、残疾人三轮摩托车1312辆(次)、人力三轮摩托车6549辆(次)。
[清理整治户外广告]全年共拆除(清理)违章设置的固定户外广告牌856块(处)、计33260m2。
[乱摆卖和违章乱搭盖专项整治]共清理整治乱摆卖3万多摊,拆除违章搭盖16000多平方米。
[城市管理立法]《南宁市临时占用道路管理办法》于2003年1月8日经南宁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2003年1月21日,南宁市人民政府以政府令第12号形式发布《南宁市临时占用道路管理办法》,该《办法》从2003年3月1日起实施。
《南宁市禁止乱张贴乱涂写乱刻画规定》于2002年12月27日经南宁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2003年2月13日,南宁市人民政府以政府令第14号形式发布《南宁市禁止乱张贴乱涂写乱刻画规定》,从2003年3月1日起实施。
修订《南宁市相对集中行政处罚实施办法》,2003年5月19日经南宁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2003年6月13日,南宁市人民政府以政府令第18号形式发布,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增加爱国卫生运动为综合执法范围。
《南宁市户外广告设置管理条例》于2002年9月28日经南宁市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2003年5月29日经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批准,2003年6月13日南宁市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第十一届8号公告发布,从2003年7月1日起实施。
《南宁市城市广场管理规定》于2003年10月21日经南宁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2003年11月17日,南宁市人民政府以政府令第19号形式发布,从2004年1月1日起实施。
2003年6月10日,以南府发〔2003〕85号文颁布《南宁市车辆清洗业管理规定》。
[城市管理语言提示系统]投资20多万元采用CTI技术开发了城市管理语音提示系统。城市管理语音提示系统采用自动呼叫的方式,对非法小广告的联系号码采取提醒、警告等方式,要求违法者自觉上门接受处罚,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在语音提示系统基础上,拓展了短信会议通知和户外广告——条幅拆除两个子系统。2003年9月,修改完成系统模块,并设立短信会议通知专用用户界面,及编制相关的使用操作说明。2003年12月,推广使用该系统的短信功能,并修改完成系统原有模块,增加了对户外广告(条幅类)的拆除呼叫功能。
[网上审批系统]2003年,开发出适合南宁市市政管理的网上审批系统,2003年10月8日,完成了系统在审批大厅的互联网接口安装,2003年12月13日正式启用。
[经营城市]市政设施拍卖。2003年7月25日,拍卖了园湖路、星湖路、天桃路、衡阳西路、人民西路、茶花园路、碧湖路、青山路、望州路、望州南路10条道路的路灯广告经营权,拍卖成交额500万元。2003年9月16日,拍卖了明秀西路、竹溪大道、长湖路、友爱南路、秀灵路的路灯广告经营权,拍卖成交额共182.46万元。2003年9月30日,举办了“南宁市2003年市政广告经营权专场拍卖会”,此次拍卖的市政设施广告成交额317.54万元。
非市政设施户外拍卖。2003年9月30日,举办了“南宁市2003年市政广告经营权专场拍卖会”。拍卖16块户外广告牌经营权,成交额486.44万元。
[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非典型肺炎防治期间,每天坚持对公共设施进行消毒,清洗朝阳广场和火车站站前广场的地板;对广场公厕卫生及设施进行整改,设施全部修复,公厕卫生有了明显好转,严管重罚“三乱”违章行为。处理生活垃圾43801吨,医疗废弃物焚烧中心处理医疗废弃物约527吨,清掏沙井10628座,疏通下水道16330m,南宁市流动人口领导小组办公室清理各类出租房22363户137036间,排查发现有发热等症状外来流动人口412人,救助“三无”盲流乞讨人员408人,到流动人口居住点张贴或发放有关防治非典知识、宣传资料4.5万份。
[民歌节市容景观整治]清理各种违规条幅643条(幅),清理乱摆卖322摊(次),清理乱张贴乱涂写乱刻画50000条(处)。对全市路灯设施进行了全面维修,共1933盏(次)。对南塘立交桥、邕江一桥、新民立交桥进行了粉刷,使各桥面貌焕然一新。共摆放公共厕所260座次,维护果皮箱158个,油漆翻新果皮箱上公益卫生广告牌80块。共清理卫生死角31处。在狂欢节期间,24小时维护绿地及树木。
四、建筑业
[概况]2003年,南宁市建筑业完成增加值26.5亿元,建筑业的发展拉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
[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基本完成了有形建筑市场和招投标监管机构脱离,做到机构分立、人员分开、职能分离;继续加大对建筑市场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力度,对35个案件进行专项稽查,开展各类专项整治活动14次,查处了一批违法违规行为,审核行政复议书17份,行政裁决书40份;对领导干部利用职权违规干预和插手建设工程招投标等问题调研,制定规定,从源头上防止腐败。
[工程质量管理]在建工程质量事故和投诉明显减少。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全年对1000多个工地进行检查,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处罚总额达95万元。工程竣工验收合格率达100%。
[安全生产监督]全年共召开安全生产例会6次;举办各类培训班20期;处理群众投诉案件104件;组织15个检查组,对全市建筑工地、燃气等进行多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其中检查建筑工程项目达298个,企业153家(次),下发停工、整改通知书355份;检查燃气市场11次,查处84家无证网点,实施行政处罚95次。
[建设领域科技]成功召开全国南方省市第11届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工作研讨会;建立南宁市建设工程专家库;完成了全市砖瓦及混凝土砖块企业工艺设备登记备案工作;加大住宅科技含量,开展混凝土空心砖块节能建筑实验,制定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的具体措施,促使92%的砖瓦企业更新改造设备。推广新技术示范工程6项,申报新成果认可证8项,科研立项5项。
[建设法制工作]2004年建设立法数量为历年之最,为进一步搞好城市建设管理工作提供有力保障。草拟上报并经南宁市政府批准颁布了《南宁市加快旧城区改造的若干规定》、《南宁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南宁市城市房屋拆迁评估管理(试行)》、《南宁市市政公用行业特许经营权管理办法》、《南宁市公共客运管理办法》、《南宁市推进公用事业市场化进程的若干意见》、《加强公用事业安全文明生产管理的规定》、《鼓励公共交通发展若干政策》、《关于加强县、区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若干规定》、《南宁市处置长期停工工程暂行规定》、《南宁市燃气管理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建设项目管理工作的通知》、《南宁市景观亮化工程竣工验收评定办法》、《南宁市利用社会资金建设居住区周边城市道路建设的若干规定》、《南宁市建设工程监理招标投标实施办法》、《南宁市房屋拆除工程施工管理暂行规定》、《中共南宁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若干意见》等 18个法规、规章。此外还完成了8个法规、规章的草拟上报工作。
[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清欠]成立专门清欠工作领导小组,集中办公,会同有关部门下发了清欠工作的有关文件,召开全市清欠工作会议。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全力解决全市的拖欠问题。据统计,2004年春节前共偿还民工工资11867.883万元,接待来人、来函、来电1200多人次,接受投诉材料320件,调查处理投诉460起,调解民工闹事79起,基本完成了解决2003年拖欠民工工资的任务。
五、房地产业
[直管公房]2003年,南宁市对三坊街、北宁街旧改项目、红会医院旧改项目、人民西路旧改项目、堤路园等项目的危旧直管公房租户进行拆迁安置,共搬迁安置1003户居民,拆迁面积达71374.9m2。在三坊街旧城改造项目中,拆迁安置了1200户,其中2002年共拆迁538户(含私房),拆迁建筑面积28092.8m2,基本完成了三坊街旧改项目拆迁。经多方筹措资金,共完成项目投资8160万元。此外,完成了豫章里20-26号危旧直管公房改造工程的竣工验收,以及壮志小区、龙腾翔云片区的前期工作。
先后组织了永华行、步行街、当阳街、朝阳路国有直管商铺的拍卖,共拍出72间国有直管商铺,建筑面积2200m2,成交金额共10470.844万元,其中最高成交单价达8.8万元/平方米,为南宁市的城市建设和旧城改造项目筹措了大量资金。此外,加大直管公房住宅的出售工作的力度,共出售公房221户,全年共筹集资金1亿多元,开创直管公房回笼资金之最。
改变传统的租金收缴模式,采取银行代收的方法。全年租金收入1846.4万元,其中住宅租金1280万元,非住宅租金562.8万元。在公房维修工作方面,积极探索“管修”结合的路子,加强目标管理,严格执行招投标制度,全年共开工大修工程19项,产值81.5万元;中小修产值124.9万元,维修合格率100%。
[产权产籍管理]南宁市更新和完善了房产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并于2003年4月投入使用,实现了办证网络化。全年共发放《房屋所有权证》33684本,商品房合同登记备案19588份,房产抵押登记16924宗,完成二手房转移登记4020宗,完成房屋测绘建筑面积686万平方米。
[物业管理]2003年,共办理物业管理企业资质审查28份,对156家物业管理企业资质进行年审,对物业管理行业进行了一次整顿,对存在的违规操作和不规范行为进行全面整治。同时,指导成立业主委员会,审核16个小区(大厦)的业主委员会成立或换届申请资料。
[房产交易市场]南宁市专门召开了“南宁市商品房预(销)售市场整顿工作会议”,督促各开发企业开展自查自纠。采取与工商部门设点联合办公的方法,加大执法检查力度,规范房地产中介机构资质审查和年审工作的程序,整顿、规范了商品房销售、非住宅房屋租赁和房地产中介三大市场。同时,南宁市房产局下属产权中心与监察大队通力合作,开展了产权产籍管理、商品房预(销)售管理、房地产中介市场、房屋租赁等方面的执法监察工作,查处了3起房屋假产权证案件,并对南宁市范围内的商品房开发楼盘及销售情况进行了地毯式的明查暗访。
[房屋安全鉴定]自2003年2月开始,实行安全生产工作例会制度,共召开了安全管理工作例会10次。同时继续推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签定安全生产责任书,全年共开展了36次全系统安全生产及消防安全检查活动,其中定期检查15次,不定期检查和复检共21次,发出整改通知67份,在全系统组织开展了“消防安全月”、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全年无等级事故发生。
2002年3月,南宁市房产局房屋安全鉴定所正式挂牌成立,共受理单位自管房危房鉴定384栋,面积316762m2,私房危房鉴定119栋,面积12149m2,创经济效益10万元,房屋安全鉴定工作逐步走上正轨。
六、园林绿化
[概况]2003年财政拨款6023.8万元,园林系统完成预算外收入4440.2万元,园林绿化基本建设、更新改造及维护共完成投资, 15390.63万元,系统内公园年游人量510.3万人,苗木生产191.1万株(袋),生产盆花205万盆。至2003年底,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4871.35公顷,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4109.68公顷,公园绿地面积1601.36公顷,建成区绿地率32.96%,人均公园面积(市非农人口)14.70m2,人均公园面积(常住人口)10.99m2,人均园林绿地面积(市非农人口)37.71m2,人均园林绿地面积(常住人口)28.91m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9.06%。
[名树博览园二期建设]该项目为南宁市“136”重点工程增编项目,于6月2日获市计委批准立项,在70多天的施工时间内,完成了土方开挖9000m3,混凝土浇筑11500m2,铺设广场砖15000m2,种植大树250株,绿化面积110000m2,完成了公厕、管理用房、灯具小品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完成投资约2523万元,比原预算节约投资457万元。名树博览园二期工程,以其独特而雄壮的大树阵列、雨林式植物群植方式和生态式停车场,完善了南湖景区绿地系统。
[“花花世界”园林产业示范园建设]该产业园区位于武鸣县双桥镇境内,面积6763亩,以承包土地的形式进行开发。2003年,完成了地上附着物及清苗补偿、土地使用合同签订、土地承包费支付、园区总体规划、环境总体评估、可行性研究报告、地质钻探报告、一期工程施工图设计、一期工程的招标等工作。并完成了土方工程150000m3、场地清杂2500亩、生产水渠2000m、道路排水渠170m及水产养殖区主体工程、花卉生产区平整、门区平整、1000亩苗木生产场地的建设,完成了150万袋苗、4500株苏铁、4500株小叶榕、2500株垂叶榕的生产以及山瑞、鳄龟、中华鳖、黑熊种群的引殖工作,至2003年底,已完成投资2000多万元。
[民歌广场园林绿化工程(一期)建设]该绿化工程于2003年8月26日正式动工,2003年11月5日完工并交付使用,工程计划总投资1866.1万元,实际完成总投资约1000万元。运用大规格乔木,形成大效果,突显园林植物景观特色。通过政府采购的形式,共种植了特大规格的乔木9种108株,还有小乔木和灌木6种700多株,各种乔灌木种植在广场四周,形成了环绕广场的绿色主框架,营造出大气、雅气的广场环境氛围。
突出“生态”效益。工程建设中,始终遵循“绿城欢歌”的建设目标,积极探索求新。如“绿色”看台的建设,将每级台阶后半部分变传统的硬质铺装为软质铺装,既透水透气,景观效果也很好;生态停车场的建设,则通过自然、整形的垂叶榕将停车位围合,构成绿色顶蓬,形成绿色“包厢”;疏散广场则以高10m、胸径1m左右的小叶榕、高山榕、木棉树等特大乔木为骨架,衬以鲜花、草坪。
[公园绿地建设]南宁市2003年有公园绿地1601.36公顷。其中综合公园392公顷,包括人民公园、南湖公园、滨江公园、金花茶公园、狮山公园、新秀公园、邕江一桥江滨休闲公园、南湖名树博览园;专类公园1043.97公顷,包括动物园、药用植物园、民族文物苑、青秀山风景区、石门森林公园、烈士陵园、青秀山高尔夫球场;带状公园23.99公顷,包括朝阳溪一期工程绿地、朝阳溪二期工程绿地;街旁绿地141.4公顷,其中街道广场绿地42.94公顷,包括朝阳广场、南湖广场、民族广场、三代伟人像前绿地、火车站广场、城北广场、民生广场会展广场、民歌广场(一期),小型沿街绿地98.46公顷,包括大学路、江滨路延长线、安吉路路旁绿地。
[公园建设]江滨休闲公园:整个公园占地面积14公顷,全长1.2公里,绿地面积约10公顷、绿地率达71%。于2002年8月23日正式动工,2003年5月1日建成向市民免费开放。7月2日进行竣工验收,评为优良工程。该项目原计划投资6800万元,实际完成投资约5500万元。公园建成后交由南宁市滨江公园统一养护管理,邕江滩涂地得到进一步整治。
人民公园:完成了公园侧门至白龙餐厅、榕荫广场、游船码头的景观亮化工程;完成了公园主干线绿化淋水工程的规划和勘察设计,以及白龙塘景区大门口至榕荫广场地面铺装和榕荫广场至镇宁炮台登山步道建设的设计方案评审和报批工作;投入30多万元,完成了公园大门至配电房,侧门至配电房的主干线的电缆埋设工作,园内架空、裸露供电线路全部改为电缆入地,提高用电安全系数。重点加强了大门两侧福建茶、烈士碑广场绿篱以及侧门至儿童乐园道路两侧绿化的修剪养护。
金花茶公园:从区内外引进12个茶花品种1007株,扩大园内山茶花种植面积。完成工程造价148.6万元的科普楼主体工程建设,并通过竣工验收,进入展品标本的制作阶段;引资合作修建公园北门及面积为3500m2的停车场,于9月底建成投入使用;于2002年11月开工建设的健身馆于2003年11月通过竣工验收并交付使用;完成了园灯改造工程,园内新装了路灯115盏,铺设电缆4400m,安装音响设备83套,公园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完善。
南湖公园:重点实施了南湖湖泊综合治理工程和名树博览园二期工程;实施环湖绿化改造工程,投资330万元,绿化改造面积15.6万平方米。完成名树博览园石碑雕刻、安装定位及描漆工作;完成公园中心区供水管道改造600m。
动物园:完成园内新旧动物馆舍配套绿化的建设和改造,种植乔木97株,灌木1.18万株,铺草5000m2。加强植物病虫害防治,焚毁处理园内虫害严重的较大型棕榈科植物14株。
滨江公园:新铺园路约4000m2,绿地改造面积4200m2,于5月1日正式向市民免费开放,是继南湖公园之后的第二个向市民免费开放的市级公园。
狮山公园:投入21万元,对园容园貌和配套设施进行改造,进一步完善公园的服务功能。
新秀公园:园内种植大规格树木8个品种63株,改善园内遮荫效果;完成园内花圃基础设施的建设,扩大园内生产用地1.5亩;南门公厕建成投入使用,由100千瓦增至200千瓦的电量增容工程基本完成,增加色块1200m2,建设绿色雕塑、园林小品共10组。园内植物进一步丰富。
[街道绿化]2003年,南宁市实施了安吉路、江南路延长线、南梧大道、江滨路、东葛路、友爱路、北大路、亭洪路、秀灵路、会展路等近20条道路的新建、改建和扩建,道路绿化覆盖面积新增35.4公顷,至2003年底,道路绿化覆盖面积为299.05公顷(按2002年颁布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统计)。在东葛路、人民西路(二期)、友爱路、亭洪路、北大路等改建、扩建中,因涉及移植、砍伐众多较大规格乔木,致使道路改造后道路绿化覆盖面积减少3.85公顷。
[苗圃建设]2003年,南宁市建成区内生产绿地保持为108.47公顷。其中,园林系统内55.33公顷,包括:河北苗圃29.06公顷,金花茶公园苗圃6.67公顷,人民公园苗圃10.67公顷,南湖公园苗圃2.80公顷,绿化处苗圃6.13公顷;园林系统外50.47公顷,包括林业中心苗圃1.33公顷,烈士陵园苗圃2.67公顷,其他49.14公顷。位于武鸣县双桥镇境内(属南宁市建成区外),占地面积6763亩的“南宁花花世界”园林产业示范园已初具规模。(见[“花花世界”园林产业示范园建设])
[城区绿化]2003年,兴宁区、新城区、永新区、江南区、城北区分别承担1块城区级街头游园、广场绿地建设,同时完成6条道路的扩建、改建和绿化美化以及17条小街小巷的绿化种植任务。兴宁区完成了东沟岭居住区中心广场(第一期)建设,面积15亩,投资200万元。永新区完成了位于江滨路延长线A段邕江二桥以东的街头绿地建设,面积4130.67m2,投资200万元。江南区完成了江南路以西的石柱岭小游园建设,游园面积450m2,投资210万元。城北区完成了友爱北路大树脚游园绿地建设,面积760m2,投资210万元。新城区完成了建政东(葛村路口)绿地,面积1200m2,投资20万元。五城区共计完成5个城区级街头游园、广场绿地建设,面积16540.67m2,实际投资840万元(含征地拆迁费用);完成亭洪路、东葛路、临江路、人民西路、南梧大道、友爱路6条道路的扩建和绿化美化;菠萝岭东二街、长罡一里、新村路等17条小街小巷的绿化种植、补植。至2003年底,五城区共新增居住区绿地和单位附属绿地面积41.04公顷。
[小区绿化]2003年,新建房地产开发小区的绿地率、绿化水平均有较大的提高,28个综合验收项目中,绿地率达标的有17个,占60.7%。坚持开展“园林绿化进街道”达标竞赛和“绿化阳台、美化南宁”活动,全年共创建“花园式单位”25个,“绿化达标单位”111个、“绿化阳台、美化南宁”标兵家庭10户,先进家庭68户。
[造林绿化]2003年,南宁市林业部门根据“适地适树、绿化、美化、香化、果化”的原则,共完成造林面积17789.4公顷,其中四荒造林15681.4公顷,迹地更新1632.3公顷,低产林改造475.7公顷;用材林8725.1公顷,防护林7794.9公顷,经济林1262.7公顷。种植尾叶桉、马占相思等速丰林13872.1公顷。完成退耕还林工程14600公顷,其中退耕地还林4000公顷,配套荒山造林10600公顷。封山育林16200公顷,完成中幼龄林抚育27467公顷。加大生态文明村建设力度,完成四旁植树359.2万株。公路部门投资22.39万元,在公路两旁种植速生桉、马占相思8.1764万株。柳州铁路局南宁地区办事处在罗文、沙井等地及铁路沿线植树造林13.8814万株。南宁市水利局投资21万元,种植水源林92.53公顷。
[义务植树活动]2003年3月是南宁市第二个植树月。全年南宁市义务植树出动人数为462.22万人次,收取义务植树以资代劳费55.269万元,折合植树840.5万株,尽责率达90.53%,建卡率96%,义务植树造林面积2484.3公顷,新建义务植树基地54个,面积1453.4公顷。
[古树名木保护管理]2003年,在做好调查建档工作的基础上,对古树名木设立标志,划定保护范围,落实古树名木管护责任单位,签订管护责任书,明确管护职责。首府绿委办根据各城区上报的普查资料,对建成区范围内上报的古树名木逐一进行核查,排除47株,补漏5株,共核实古树名木201株,并再次挂牌建档。召开南宁市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会议,下发《关于抓紧做好古树名木治理、抢救、复壮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管护责任单位按照建设部《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南宁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技术规范》对古树名木进行保护管理。
[顺利通过国家园林城市复检]2003年4月,国家建设部下发《关于做好园林城市复检工作的通知》。10月下旬,国家建设部组织的园林城市复检工作组正式对南宁市城市园林绿化工作进行复查。复查组对南宁市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后对园林绿化成果的巩固和发展,开展创建“中国绿城”活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南宁市再次获得国家建设部颁发的“园林城市”称号,南宁市园林局被国家建设部评为创建“园林城市”先进集体。
[园林绿化部分管理权下放城区]2003年9月1日,南宁市园林局下发《关于进一步落实园林绿化管理权限下放城区的通知》(南园办发〔2003〕15号),把园林绿化管理部分权限下放至各城区,2003年9月15日起施行。
[《南宁市城市园林绿化条例实施细则》发布实施]根据《南宁市城市园林绿化条例》(下简称《条例》)制定的《南宁市城市园林绿化条例实施细则》(下简称《细则》)经2002年11月13日南宁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于2003年1月25日发布南宁市人民政府令第13号,2003年3月1日起施行。《细则》共有23条,园林绿化规划、建设和管理方面的内容均比《条例》更具操作性,并附《南宁市名贵树种表》。
供稿单位:南宁市建设委员会;南宁市规划管理局;南宁市园林管理局;南宁市房产管理局;南宁市市政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