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规划与管理
[规划审批管理]2003年,完成办理规划选址104项、定点158项(定点用地面积1299.4135m2)、规划红线180份,审批建筑方案144项,审批规划方案120项。办理公房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80项、成片开发私房报建手续89项。办理公房建筑红线97项,建筑面积合计约85.2万平方米。办理成片开发私房报建手续89项,建筑面积8.18万平方米。2003年实收市政配套费1080万元(含部分追缴的配套费)。
[规划执法]2003年,共立案340件,结案293件,拆除违建面积9053m2。其中,万秀区范围内立案116件,已处理91件;蝶山区范围内立案179件,已处理167件;长洲区范围内立案45件,已处理35件。另外,组织举行听证会23次,申请强制执行10件。共处理违章建设罚款165.5万元,补征配套费31.45万元。
[成立梧州市城市规划信息技术服务中心]该中心是梧州市建设与规划委员会下属的自收自支事业性单位,成立于2002年8月,2003年11月正式开始运作,主要从事数字化地形图的数据处理工作。主要业务有:提供用于建设工程选址、定点、报建、设计等方面的数字化地形图数据、大幅面图纸彩色打印、工程晒图、复印、建设规划法律法规咨询、档案查阅、建设规划和房地产知识培训等技术服务。
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概况]2003年是梧州市委、市政府开展“三百”项目大会战和实施梧州城市面貌“三年大变”(一年小变、两年中变、三年大变)的第一年,全年城市建设项目100项。其中,新开工项目56项,续建项目14项,竣工30项,项目总投资221.55亿元。2003年,计划完成投资20.34亿元,其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安排15项(新开工10项、续建3项、竣工2项),计划完成总投资14.593亿元。2003年,计划安排完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额为3.4716亿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市政道路、路灯改造和扩建为重点,重点解决“路不平、灯不亮、渠不通”问题。2003年,进行了3.3公里的富民路至文澜路改造、1018m的西环路高水高排渠、4.3公里的西堤路拓宽、666m长的新兴三路延长线的建设、长1.838公里的竹湾路拓宽改造工程和红岭排水渠工程等建设或改造工作。在建西江三桥一座。累计总投资概算约8.12亿元。
[城市道路建设]2003年,对桂林路至五坊路口、大中路、阜民路、云盖路、和平路、木工机械厂道路、光学仪器厂旁临时道路、白云路、石鼓路、新兴二路、西江一路、白云路至红楼粮店至冰东路口人行道、东中路安居里至万寿宫路段、西竺园道路以及新兴一路遗留工程等道路进行了改造,总投资1920万元。完成总投资800万元的桂江一桥桥面大修工程,于2003年11月20日正式通车。
[市政设施]2003年,完成阜民路、大南路、大中路、和平路、民主路、四坊路、五坊路、九坊路、桂林路、蝶山一路、蝶山二路、新兴二路、大学路、云盖路、广东路、南环路、新华路、日华路等18条道路路灯亮化改造工程。完成了梧州市“山城夜景”亮化一期工程各节点的建设。进行了总投资约813万元的新华路排水大渠、阜民路(工人医院至河堤)排水渠、大同路、里湖医院至白垢拱渠排水渠改造,除里湖医院至白垢拱渠正在改造外,其他3条大渠改造已完工;改造了桂林路至五坊路、阜民路、云盖路、大中路、和平路、大同路等道路的排水系统。对全市总长15.65万米的市政排水渠进行清淤,总投资估算133万元,2003年完成投资33万元,占计划的25%。
完成梧州市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工程的前期工作和项目设计招投标工作,国债资金到位1500万元。该项目配套设施富民二路、下三云路压缩式垃圾中转站工程完成地层施工。完成了富民二路富华巷、冰泉西路下级3巷、万寿宫、四坊路、石下、大塘、冰东、新兴、石鼓、南中、平民东路二级等11座公厕的改造,改造总投资为59.08万元;完成桂林路1座国家一类标准公厕的建设;新兴三路、钱鉴路、一中旁3座中转站开工建设。完成第一污水处理厂项目中的污水处理反应池、沉淀池基础打桩、五四提升泵站挡土墙工程的建设。
三、城市市政公共事业
[城市交通]2003年,完成梧州市公共汽车总公司的改制工作,香港海派集团以3200万元收购了梧州市公共汽车总公司,于2004年1月1日正式挂牌以梧州珍宝巴士有限公司进行营运。2003年,梧州市加强了公共汽车交通营运管理,营运里程1285万公里,客运量2939万人次,安全间隔里程达428万公里,工作车率95.7%,服务合格率99.48%,卫生合格率99.91%。
[城市供水]2003年,完成各水厂的净水构筑物及机泵、加氯系统设备的改造和更新,应用新型机泵对富民水厂水泵设备进行改造;在管网改造方面,铺设了富民水厂旺甫工业园DN600~DN400供水管道10.8km、东出口DN300供水管2.7km、平浪大道DN600供水管1km等管道工程。完成三龙水厂上水管静音止回阀等攻关项目,其中《水厂电耗数学模型及节能方法研究》获梧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年售水3889万立方米,同期增长5.05%。完成三龙片供水工程项目建议书初稿并上报梧州市计委审批。
[城市供气]截至2003年底,梧州市区共有燃气公司8家,液化石油气贮配站6个,储气总量为1200m3;梧州市所辖的三县一市有液化石油气贮配站11家,储气能力为1850m3。已经批准正在筹备建设的贮配站有2家,其中:苍梧县1家、藤县1家。
对燃气企业贮配站及梧州市(含三县一市)的供应网点进行了拉网式安全检查,共核发了燃气供应网点资格证269份。对检查出不合规范的16个气站,限期进行了技术整改,并严格按国家有关规范对新建的气站进行验收。
多次组织打击非法从事液化石油气经营的整治行动,其中较为成功的2次为:3月19日,接到群众举报,在莲花山查处非法经营的液化石油气43瓶;4月,在紫竹桥查处非法经营的液化石油气47瓶。对上述行为责任人共处以7500元的行政处罚。
[集贸市场]2003年,梧州市市场开发服务中心完成了总投资1780万元的两广肉菜市场和投资400万元的竹湾农副产品市场一期工程;投入近10万元整治大东街道市场;投资15万元用于建设鸳江职工街;与丰业公司合作开发丰业市场;接管旺甫、倒水、夏郢3个镇的市场服务站,清还债务20.7万元。
[城市管理]2003年,梧州市进行环卫处和城监支队的人事制度、劳动制度、工资制度等三项制度改革。对45万平方米街道实行招投标保洁,清运站内部职工竞聘上岗,完善环卫工作责任制,并对所有干部职工实行浮动工资制,按优劣付酬。完成了梧州市城建监察统一队伍的组建工作,将三个城区的城监大队和市政系统的园林绿化监察队、市政监察队、环卫监察队实行统一管理,并根据实际情况,对中层以下领导实行竞聘上岗,建立一套适合城建监察工作特点、符合城建管理要求的具体管理制度,优化了人员配置。
重新划定各城区政府与环卫处的管理范围,梧州市环卫处在原来清扫保洁面积66万平方米的基础上,新增加蝶山二路等53条街道、人行道的清扫保洁面积64万平方米,总清扫面积达130万平方米;对全市卫生死角、污水横流的情况以及较为严重的违章搭盖进行了认真排查和清理,并加大对现行违章建筑的执法力度,对新建、扩建、构建、构筑物、道路管线、挖取砂石土方、改变地形地貌的违章行为进行了查处。组织梧州市城监支队对全市乱搭工棚、侵占绿地、卫生状况差、违章占道经营等市民反映较多的地段进行了查处和清理。全年对全市街道(小巷)整治5次,共整治街道121条,与沿街店铺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3.5万份,主要街道的临时店铺门前保洁责任书签订率达99%;查处违法建房205宗;处理违章撒漏285起;处理损坏市政设施行为526宗;处理损害园林绿化行为697宗;处理乱丢垃圾、乱吐痰等2077起,乱摆乱卖、占道经营5656起,乱拉乱挂、乱搭盖2026处,违章户外广告牌741起,街头“牛皮癣”4349起,清理整顿人行道车辆乱停乱放134起。清理卫生死角380处,清理垃圾180吨。并与全市196个建设施工单位签订《文明施工、保洁责任书》,签订率达98%。市民对市容市貌的满意率达92%以上。
街道清扫、保洁和公厕、垃圾中转站、垃圾清运的管理工作。对主要街道实行一扫三保,对二级街道实行一扫二保,对三级街道实行一扫一保,保洁率达到道路等级质量要求的93%以上。上门服务收垃圾工作,从2003年6月起实行一类街道由每天2次提高到3次,二类街道由每天1次提高到2次,基本杜绝了店铺乱倒垃圾的问题;新购872只果皮箱放置于各主要街道。公厕实行每日清扫保洁,垃圾处理做到日产日清,公厕清扫保洁率、垃圾日产日清率、中转站场地内外清洁率均达95%以上,杜绝了露天堆放垃圾的现象。制定了《梧州市市容环境卫生检查评比奖惩办法》,成立市容环境卫生检查评比小组,每月对梧州市主干街道、小街小巷、农贸市场等的市容环境卫生进行检查评比,落实奖罚措施。
2003年,梧州市在抗“非典”期间,开展了全市范围内的爱国卫生运动,进行了卫生大扫除,共排查、清理全市卫生死角204处,清运垃圾1200吨;积极配合社区,进行各家各户的“非典”排查工作,对公共场所、公交车辆等进行消毒。
四、建筑业
[建筑市场管理]全年共办理施工许可工程项目120项,建筑面积66.9万平方米,工程造价4.35亿元。在120项招标项目中,市外施工企业中标的有46家,约占总招标项目的38%,有广西区内各市、广东、河北、湖南、湖北、北京等地的企业。办理竣工验收备案工程83项,建筑面积48.33万平方米,总造价29130万元。办理监理登记备案工程117项,建筑面积85.33万平方米,总造价62266万元。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核查全市项目29项,发现存在重大、特大事故隐患的按有关程序上报。与全市44家施工企业签订了《梧州市建筑行业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94项工程办理了安全监督报监手续。在工程质量监督过程中消除质量隐患96起,发出工程质量整改通知书19份。开展11次全市性的安全生产大检查,检查在建工程139项,受检面积94.5万平方米,对45项存在安全隐患的工程发出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对10项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工程实行了停工整改。举办全市(含三县一市)建筑施工安全培训班4期,共785人参加了培训,提高了建筑施工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
[企业资质年检]2003年,完成全市52家建筑业企业资质年检工作,除2家为基本合格外,其余均为合格。全市44家二、三级企业的资料实行网上审批工作。
[建筑行业拖欠工程款、农民工工资清理工作]2003年,梧州市对在梧的全部建筑施工企业进行调查摸底,44家企业当中有15家企业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这15家施工企业自报拖欠农民工工资总额为6898.09万元,所牵涉的建设项目拖欠工程款总额为23675.55万元。主要原因:建设项目资金不落实,工程款被长期拖欠,致使施工企业无法按劳务合同和工程进度支付农民工工资;劳务市场不规范,部分农民工没有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务合同。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2003年,梧州市建筑施工工程报建率100%,应招标工程招标率100%。应公开招标工程公开招标率100%,质量监督报监率99%,安全监督报监率97%。办理质量监督手续116项,建筑面积75.4万平方米,工程造价4.6亿元,监督验收工程83项,建筑面积44.2万平方米,竣工工程合格率100%。
[房地产开发建设]2003年,梧州市(市区)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6亿元,同比持平;施工面积9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竣工面积38万平方米,同比增加8%;销售面积约4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销售收入约5.9亿元,同比增长2%。全市商品房空置房面积约14万平方米,同比减少13%。
[拆迁管理]2003年,全市拆迁房屋总建筑面积约55.64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23.29万平方米;非住宅面积32.34万平方米。其中,梧州市建规委负责的项目拆迁面积约36.67万平方米,2003年已经拆除的房屋建筑面积约16.36万平方米。2003年的拆迁量是近10年拆迁面积的总和。
[建筑设计与施工企业]2003年,全市登记在册的建筑设计、勘测设计等企业单位15家。其中,甲级企业1家,乙级企业1家,丙级企业11家,丁级企业2家;全市登记在册的建筑施工企业57家,全市完成建安工作量7.89亿元,比2002年(8.12亿元)减少2.8%。
五、建材工业
[概况]2003年,梧州市(含岑溪市、苍梧县、蒙山县、藤县)建材工业系统有重点生产企业128家,其中市直属企业34家,三县一市企业94家。按经济性质划分:国有及股份企业1家,有限责任公司3家,中外合资企业1家,外联企业2家,民营和私营企业121家。按企业生产规模划分:中型企业1家,小型企业33家。其中按行业划分:水泥企业8家,商品混凝土企业3家;烧结多孔砖企业14家,烧结粘土砖企业85家,蒸压灰砂砖企业14家;砼制品企业4家。全市重要建材产品有:水泥、烧结多孔砖、蒸压灰砂砖、水泥制品。其他建材产品有:小型空心砌块、河砂、灰石与花岗岩石。年末,全市重点建材产品企业有职工3025人。
[技术改造]2003年,蒙山县南雁水泥有限公司投入318万元对原有生产线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使原来10万吨生产能力提高到年产14万吨水泥的规模,同时根据蒙山县的经济发展,结合梧州市规划布局、环保和绿化的要求,再次投入1.66亿元,新建一条年产8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澳广混凝土有限公司投入2100万元建造一条年产预拌混凝土产品45万立方米生产线,使梧州市的预拌混凝土供应量达到75万立方米/年。
[技术创新]2003年,梧州市开发出高强度锤击桩头,改变了使用单位长期在外购买的状况;水泥行业按照新的国家标准,组织生产并着重开发42.5级和52.5级以上的高标号水泥;墙体材料方面,开发孔洞率大于26%以上的矩形孔烧结多孔砖和新型双排孔以上的小型砼空心砌块。
[生产经营]2003年,全市重点建材企业年完成工业总产值(90年不变价)2.17亿元,工业总产值(现价)2.52亿元,工业销售产值1.88亿元,实现利润381万元。主要建材产品年产量:水泥40.76万吨,商品混凝土8.5万立方米;高强锤击桩头5700只;烧结多孔砖1.2亿块(折标准砖),灰砂砖6759万块;小型空心砌块2.8万块(折标准砖)。水泥企业、烧结多孔砖生产企业和小空砌块企业、商品混凝土企业普遍实现利润增长。
[企业改革]2003年,梧州市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大力推进国有制企业改组为租赁或私营承包经营的步伐,加快建材企业结构调整。南雁水泥有限公司在原有承包经营基础上加快改制步伐,年内达成由承包经营转让为私企经营,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强化对原材料消耗、资源综合利用及足额管理工作,水泥制造成本创企业的最佳水平,同期,环保收尘、绿化工作跃上新台阶。苍梧圣石水泥有限公司、桂江水泥股份公司等转制企业,也逐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管理创新、企业结构或所有制的调整,将建立混合所有制经济。
[散装水泥推广应用]2003年,梧州市散装水泥推广使用量和专项资金征收量有所突破,行政管理的服务职能到位。全市有水泥生产企业8家,均为立窑生产线,全年生产供应水泥40.76万吨,全市共有散装水泥运输车9辆,运力每次可达230吨。散装水泥流动罐50多个,较好地满足城镇建设使用散装水泥的需求。年内,蒙山县南雁水泥有限公司对桂林荔浦广场、昭平巴江、下福电站等重点工程均100%提供散装水泥。全市当年完成散装水泥产量10.20万吨,年增长43.50%,水泥散装率为25%,增长了3.33个百分点。专项资金收缴率比2002年略有增长。
[预拌混凝土推广使用]2003年,梧州市预拌混凝土使用量有较大进展,在原有1家预拌混凝土企业运作基础上,新增加及恢复生产预拌混凝土企业共2家。3家砼站设计产量达75万立方米预拌混凝土,完全满足全市范围内的建设工程供给使用。2003年,3家砼站累计完成预拌混凝土量8.5万立方米,使用散装水泥达2.4万吨。其中供给预拌混凝土来施工的高层建筑有:国龙大厦、金苑时代广场、广播电视中心、工人医院后勤教学楼等。3家砼站共有预拌混凝土搅拌车25辆,澳广砼站还拥有先进的美国MOTOROLA无线电通讯设备系统和36m摇臂泵车。
[墙材“禁实”工作]2003年,梧州市(含三县一市)墙材改革迈入快车道,新型墙材认定生产企业经技术改造和设备的更新,由2002年的13家增加到18家。三县一市相继成立墙改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并开始运作。墙材产品质量得到保证,市内建筑工程所使用的新型墙体材料均达到100%,实现了城区内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的目标。岑溪市、苍梧县、藤县蒸压灰砂砖在工程建筑应用也有较大增长,全市使用新型墙体材料达1.3亿块(折标准砖)。按照国家规定征收墙材专项基金达250万元,累计建筑面积为55万平方米,并按规定核退使用新型墙体材料面积达44.5万平方米,核退专项基金207万元,结转财政的墙材基金达143万元。
六、房地产业
2003年,梧州市组织390人次完成全市(含三县一市)房屋安全大检查,共检查180个单位,7179幢房屋,总建筑面积350.96万平方米,对危房业主发出整改通知并督促整改,有效地预防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新增华景阁、绿怡阁、鹿鸣居直管公房118套;完成20幢直管公房的产权转移登记、产权变更登记50幢;完成直管公房大中修30间(次),小修1663间(次);完善了物业管理维修基金的银行专户监管工作;加强行业管理,审批25家物业管理企业资质,吊销14家企业物业管理资质,批准18个物业管理业主委员会成立、改选备案工作;全年共核发产权证11300本,同比增长20.03%;完成房地产交易4600宗面积130万平方米、房地产测绘建筑面积190万平方米,代征契税、营业税2400万元;完成商品房销售面积36900m2,共5360万元。
梧州市市政管理局配合有关单位完成了骑楼城一、二期工程,山体滑坡一、二期工程,西堤路道路拓宽改造工程,云盖路道路拓宽改造工程,文化路道路拓宽工程,桂江二桥头景观改造工程;完成骑楼城11、12、13号地块等房屋物测绘、评估以及房屋产权、面积等有关资料数据,制定西堤路拓宽工程的房屋拆迁补偿安置方案;完成西堤路扩宽,桂江一、二路旧城改造全部直管公房的拆迁515户;完成骑楼城立面装修工程面积的丈量及造价的估算,桂江一、二路改造工程的房屋情况统计工作。这些工程共涉及房屋4803幢(次),建筑面积205.49万平方米,14379户(次)。配合市重大招商引资项目“鸳江丽港”等工程项目的拆迁工作,拆迁各种建筑物9000m2。
七、园林绿化
[城市绿化]2003年,梧州市对长势不好、景观不美的行道树、街头小游园、花坛进行了改造。完成南环路等道路行道树改造,并补植了白云路等行道树585株,新兴一、二路公车带绿化补植27596株(袋);修剪、复壮文澜路路树564株;成功嫁接一树多花色的宝巾花盆景2000多盆;处理因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而出现的危树69起。城市建成绿地完好率保持在95%以上,路树存活率在98%以上。全年共生产各类苗木59.27万盆(株)、各类花卉25万盆(株)。出圃花卉苗木51.2万盆(株),用于城市街道绿地、街道路树、小游园等的摆设及种植;完成迎春花市的协调、组织、布展任务以及“百商聚梧州”等大型会议的环境布置工作;完成2003年义务植树37000株;投资23万元,完成岑溪糯垌110亩花卉苗木生产基地的建设和种植。
[风景名胜区建设与管理]白云山风景区旅游资源开发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总投资6200万元,2003年完成了该项目的总规、环评、可行性研究、林相改造初步设计及道路沿途景点设计方案、动物园设计方案,于2003年7月28日正式开工建设,基本完成道路改造3.5公里;完成风筝台开土方工程、停车场至微波站道路土方工程、公园大门至云翠谷土方工程共3万立方米;完成350万元的房屋拆迁工作。2003年完成工程量610万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01.7%。中山公园改造工程总投资1500万元,于2003年6月28日正式开工建设,至年底完成公园上山大台阶及大平台改造、环山道路灯饰、环山道铺沥青混凝土中粒式;完成孙中山先生铜像的安装工作;基本完成动物园200万元的搬迁及拆迁工作。2003年完成工程量500万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00%。
供稿单位:梧州市建设与规划委员会;梧州市市政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