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规划与管理
[城市规划编制]重新修编贺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年3月,贺州市政府拨出专款70万元,委托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1998年编制的贺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进行重新修编。2003年10月下旬,规划编制单位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经贺州市政府组织专家评审通过。
开展城市详细规划编制和城市设计工作。2003年9月,贺州市政府拨出专款190万元,委托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江南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光明大道南段(道路红线宽100m,长约1.7公里)、江北西路(道路红线宽30m,长约2公里)、江南西路(道路红线宽30m,长约2公里)城市设计,规划设计中间阶段成果于12月完成并经贺州市政府组织专家评审通过。另外,贺州市邀请广东南海城市建筑设计院编制了长约1.6公里的江北中路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委托桂林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占地13公顷的灵峰花园详细规划,贺州市规划设计室完成了贺州市交通局、粮食局、粮油农贸市场等18个项目的详细规划编制。
委托广西人防设计研究院编制了贺州市城市人民防空建设规划。
组织编制了昭平县城、富川县城总体规划。
规划成果有说明书、文本、图纸,部分详细规划及模型。
[城市规划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贺州市政府先后成立了城市规划审批委员会和城市土地审批领导小组。城市规划审批委员会负责对城市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用地30亩以上的市场和房地产项目详细规划、主要街道建筑立面方案等进行集体讨论审定。城市土地审批领导小组负责对各种建设用地申请实行集体讨论审批。
严格执行城市规划“一书两证”制度。2003年,强化了城市规划的实施管理工作,城区范围内的所有建设行为包括城市房屋拆迁都是按照经批准的城市详细规划进行,并严格执行“一书两证”制度,没有乱批建的行为发生,没有侵占绿地、停车场、广场、道路等公共设施和公共空间行为。同时,对城区范围内的私人建房规划管理进行了规范,要求编制平面规划图、彩色立面图、房屋施工设计图,并进行地质勘探,提高了建设质量和安全度。
[项目审批]2003年,城市规划区内审批了灵峰商业城主楼、南粤家具博览中心、恒泰花园、灵峰广场商业步行街、八步区粮食局生活区、平安东路、南环路改造工程等一批项目,共核发选址意见书22份,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22份,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236份,全年共完成城市建设投资2.3亿元(含私人建房)。
[查处违法建设]2003年,共查处了8起违法建设行为,使违法建设行为得到了有效抑制。
[主要活动和重大举措]2003年4月,贺州市政府把2003年定为城市规划年,重点是搞好城市规划编制。
2003年5月,提出 “一年打基础,二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四年一大变,五年创新城”的近期城市建设目标。
2003年8月,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城镇化的决定》。
2003年11月27日—28日,举办贺州市城市建设论坛暨房地产项目洽谈会。
[城建档案管理]2002年11月18日,按照国务院、自治区人民政府的通知,撤销贺州地区,设立地级贺州市。11月20日,贺州地区行政公署建设局整体移位并更名为贺州市建设与规划委员会。内设10个职能科室,其中设城市建设管理科(城建档案馆)。
贺州市城建档案馆成立后,完成一系列的管理规章制度,将城建档案的管理纳入制度化管理。
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道路设施]2003年,按照城市的总体规划完成了平安东路、光明大道北段、江北东路等道路建设以及南环路8.3公里改建一级水泥路工程等。
2003年,维修了新宁街、东宁街、西约街、新兴街、建设路、贺州大道、八达中路等道路的破损路面和人行道,共维修铺设道路面积12350m2,新铺人行道1500多平方米。同时,对长年失修的育才路梧州师专门前长140m的路段进行全面改造。
[排水设施]2003年,新建、疏通了东宁街、新宁街、体育路、将军山、民生巷等旧城区街道的排水沟490多米。
[照明设施]2003年,实施城市路灯亮化工程,投资293万元在207国道市区8.3公里过境路段安装了398杆路灯。同时,实施城区“黑灯”路段路灯安装工程,新安装新宁街、东宁街、西约街、人民路、体育路、厦良村等旧城区街道的路灯80多杆200多盏。
[旧城改造]主要以私人住宅改建、重建为主。2003年,深圳市世纪新颖创实业有限公司有意投资西约街旧城改造一期工程,计划投资14000万元,规划占地面积约60亩,该项目因拆迁安置原因暂缓实施。
[重点工程建设]2003年重点工程建设主要有恒泰花园、灵峰商业楼、湘粤桂农产品批发市场、粮油市场、灵峰商业步行街、中医院门诊楼等。灵峰商业楼、中医院门诊楼于2003年底竣工并投入使用。
[项目准备和招商引资]2003年,组织开展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城市污水处理工程、管道燃气工程、地下信息管线工程、太白湖公园、大钟山公园等市政重点建设项目的规划、立项以及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城市污水处理工程、管道燃气工程等项目先后与北京、深圳、南宁、福建以及马来西亚、德国、香港等地的投资商洽谈,达成了投资意向。同时积极申请争取列入国债支持项目。
三、城市市政公用事业
[城市公交]2003年,共有公共汽车公司2家、出租汽车公司3家,拥有公共汽车82辆,出租车180多辆,万人拥有公交车辆9.1标台。全市公共汽车单程里程56公里,公共交通服务覆盖了市区及市郊乡镇和旅游景点。
[公厕建设]2003年,在贺江花园、河南八步大桥头、灵峰广场步行街和地下商场、金三角市场、粤湘桂批发市场等地建设了6座公厕,并对贺州市电大学校后的1座公厕进行改建。
[广场建设]2003年,继续完善灵峰广场建设,总投资达3000万元。
[市容市貌整治]2003年春节前后,组织开展了市区交通秩序的整治行动,查处非法从事城区客运的车辆30多辆,纠正整治乱停乱放车辆56辆。
2003年5月,开展加强建筑垃圾管理的专项整治行动,清理了八莲路、八黄路、贺州大道、迎宾大道等道路两旁乱堆放的建筑垃圾2万多立方米。
开展名为“暴雨”、“秋风”的市容市貌大整治行动。8月-9月,从各有关部门抽调了120多人组成3个整治行动组,开展了为期1个多月的市容市貌集中整治行动,全面治理城区市容环境脏乱差现象。共清理卫生死角100多处,垃圾1万多吨;清理店外经营和乱摆卖摊点5000多个(户);拆除乱搭建的雨篷厂棚500多个;铲除街边私设的水泥墩和小坡2300多个;拆除乱设的广告牌匾和灯箱800多块,乱挂的条幅300多条;设置临时停车位3300多个(其中小车位229个,摩托车、自行车位3100多个);整顿和规范沿街建筑、装修工地210多个;按照《贺州市城区门前“三包”责任制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与沿街的所有单位、住户、经营业主共签订了门前“三包”责任书6170多份,层层明确和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区,并组织开展了门前“三包”“十佳单位”和“最差单位”的评选工作,初步建立了市容环境的长效管理机制。
开展建设文明路的活动。组织制定并实施了文明路建设标准,在贺州大道、迎宾大道、鞍山路、平安路、八达路、八黄路、向阳路、建设路等路段采取整治与疏导相结合,重点整治占道经营、乱拉乱设广告等行为,清理取缔马路市场4处,设置规范的水果临时摆卖摊位58个。
严格禁止悬挂跨街横幅广告,通过公开拍卖广告牌位使用权,在建设路的6个主要路口统一规划设置了30多块广告牌。
[环境卫生管理]2003年,环卫部门新接管了八达中路、平安路、鞍山路等8条道路58.3万平方米的道路清扫面积。同时,对街道的果皮箱进行了全面维修,并且新安装果皮箱68个。
因莲塘牛角冲垃圾填埋场已经饱和,为解决在新垃圾处理厂建成之前城市生活垃圾无处堆放的问题,投资3万多元对莲塘牛角冲垃圾填埋场进行整改,推平压实垃圾、加高挡土坝,使垃圾填埋场在新的垃圾处理厂建成之前能够继续发挥作用。
[城市管理规范性文件]2003年,贺州市市政管理局草拟了《贺州市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管理办法》、《贺州市城市客运管理办法》、《贺州市实施〈城建监察规定〉办法》、《贺州市环卫产业有偿服务管理规定》、《贺州市城市道路照明设施管理办法》、《贺州市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办法》、《贺州市燃气管理办法》、《贺州市城市道路管理办法》、《贺州市城市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办法》、《贺州市城市道路占用挖掘管理办法》、《贺州市街道市场管理办法》、《贺州市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工程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及备案管理办法》、《贺州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暂行办法》、《贺州市城区门前“三包”责任制管理暂行办法》、《贺州市城市垃圾管理暂行规定》、《贺州市房屋建筑白蚁防治管理暂行办法》等16个市政管理规范性文件。并向贺州市人民政府提交了12个文件。
2003年8月,《贺州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暂行办法》、《贺州市城区门前“三包”责任制管理暂行办法》、《贺州市城市垃圾管理暂行规定》、《贺州市房屋建筑白蚁防治管理暂行办法》等4个市政管理方面的规范性文件通过审议并公布实施。
[园林绿化]2003年3月至4月,筹资30多万元先后在市区主要入口贺州大道、迎宾大道、平安路、鞍山路、八黄路等主干道种植洋紫荆2800多棵、小叶榕110多棵、玉兰570多棵,改换了分车带的灌木,使上述道路基本达到绿化样板路的建设要求。2003年9月,筹资10多万元改造城东花园,清除杂草、铺设草坪、种花植树,改善了国际酒店前的市容环境。
加强市区行道树、公共绿地的管护,维修主要街道破损的花池花带300多个。
花圃全年共生产盆花4.2万盆,袋苗10万袋。
[招商引资]2003年,贺州市引资416.5万元购置34台大型豪华公共汽车;引资110多万元建设58个高档次的公交线路候车廊;引资100多万元经营太子岛服装城;引资60多万元经营灵峰家具城;引资40多万元生产经营石棉瓦;引资800多万元建设粤湘桂土特产批发市场。圆满完成全年引资30万美元的任务。
四、建筑业
[概况]2003年,贺州市建筑业继续保持上升发展的态势。全市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2亿元,比上年增长5%。年内,工程质量水平保持稳定,竣工工程一次合格率100%。严格执行施工图审查和竣工验收备案制度。竣工验收工程112项,备案工程85项。贺州市建筑业联合会荣获“广西建筑业联合会先进协会”称号;贺州联盛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获“广西建筑业先进施工企业”及“广西建筑业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另外有1项工程获区“安全文明工地”奖,有2名项目经理获“广西建筑业企业优秀项目经理”称号。
[建筑市场管理]2003年,加强对建筑活动的监督管理。结合实际情况制订贺州市《2003年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工作安排》,会同监察机关,开展2次全市性大规模的建筑市场秩序执法检查活动,纠正2起违法违规案件。严格执行建设法定程序,规范建设各方行为。对业主没有报建报监、无证施工等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下发处罚通知书,责令整顿。对规避招标或招投标不合法的,责令停止,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招投标审批。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管理]2003年,通过层层落实责任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狠抓安全生产工作。继续执行与每个工程承包及现场项目经理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制度,明确职责,落实责任。于7月和12月组织开展全市性的质量和安全生产检查,共检查项目68个,发出整改通知书45份,纠正违反强制性标准21例,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在安全生产月活动期间,积极开展建设安全法律、法规宣传。
[勘察设计]2003年,贺州市持证勘察设计单位共7家,其中甲级勘察资质1家,丙级建筑工程设计资质3家,丁级建筑工程设计资质3家,均属国有单位。勘察设计人员总数为17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占75%。全年完成工程勘察项目共580项,工程地质勘察进尺1.99万标准米,完成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项目155项,项目总投资3.56亿元,建筑总面积34.3万平方米。勘察设计单位全年营业收入593万元,其中勘察收入237万元,建筑设计收入356万元。
五、房地产业
2003年,贺州市全年检查维修旧公房86次,并筹资对旧城区危旧公房进行改造,新建了有48套廉租房的“康宁花园”,解决了部分城市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按照规定程序和要求,办证窗口共办理了房产发(换)证5120户,发证面积620万平方米;房产交易和变更登记1298户;办理房地产抵押业务1739单,抵押价值21630万元;整理房产档案7850卷,提供房产档案利用480人次。
供稿单位:贺州市建设与规划委员会;贺州市市政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