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2003年,来宾市市区面积52平方公里,建成区18.2平方公里,市区常住人口121338人,流动人口约60000人。市区城市道路总长35.52公里,面积82.5万平方米,市区有城市桥梁4座(其中铁路桥2座、公路桥2座),路灯3930盏。市区排水管道长64公里,供水管道长78.5公里,全年供水量1636万立方米,日供水能力达13.3万立方米,市区用水普及率达100%;燃气用户27420户,用气人口9.5万人。市区投入营运的公交车40辆;有公厕3座,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市区绿化覆盖面积180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32公顷,园林绿地面积148公顷,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109公顷,公共绿地面积75.2公顷,建有公园2个,公园面积37公顷。
一、城市规划与管理
[总体规划编制]2003年,来宾市委托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来宾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任务,11月6日总体规划纲要通过来宾市四家班子和自治区有关专家的评审。规划的期限是2003-2020年,分近期、中期、远期规划,近期为2010年,中期为2015年,远期为2020年。来宾市总体规划研究的范围是来宾市全市区域范围,总面积1.34万平方公里,包括一区一市四县,30个镇、44个乡。其中城市规划区划分为3个层次,即城市规划控制区、城市总体规划用地和城市规划建设用地。确定来宾市的城市性质为新兴的现代化工业城市,为桂中经济区的副中心城市;以电力、制糖、造纸、有色金属和建材等产业为主的区域工业基地;富有地方文化和民族特色的山水园林城市;市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中近期建设目标为:至2010年,来宾市城区人口发展到3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为42平方公里,主要建设区为城北区、河西区、来华区北区、工业区A区和C区。远期建设目标为:至2020年,来宾市城区人口发展到43万人,城市建设用地为52平方公里,主要建设区为来华区南区,来合铁路以北,高速公路以东,柳来路以西片区,工业区东区东片区。来宾城市主要功能中心区分为城北行政商贸中心区、旧城商业贸易中心区、华侨农场综合发展区、城东综合发展区、仓储物流区和城南南部工业区。
[详细规划]2003年,来宾市完成了市城北区中心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范围为东起维林大道,南接北江路、临红水河绿带,西至兴宾北路以西260m的规划B路,北至建设大道以北680m的规划一路。规划用地面积为240公顷;来华管理区(北区)控制性规划,规划范围为东至柳南高速公路,南至来华路,西至拟定高速铁路,北至来合铁路,规划用地面积为371公顷,人口容量为3万人;来宾市工业区总体规划,距兴宾区中心7.5公里,东起红水河岸边,西至来宾电厂红水河岸,北至北岩方村,南至大良新村及鸡冠岭一带,用地规模为2010年15.18平方公里,2020年26.50平方公里,规划人口容量为1.5万人;完成了市城北区西北片区控制性规划,滨江园居住小区详细规划,草鞋沟步行街规划方案及建筑单体概念设计,建政大道景观设计方案,城市风貌特色研究。
[规划管理]重点严格“一书两证”和规划审批制度,建立公开、透明的审批程序,在来宾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开设建设审批服务窗口,实现一条龙的审批服务方式,经过初审、审核、审批的程序,环环相扣,层层把关,重大项目的由来宾市规划审查委员会或建设风貌审查委员会审定。3月-4月,突击审查在建工程项目“两证”共1258家,对其中的83个违规建设项目依法进行了纠正和处罚。2003年共核发项目选址意见书38份,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225份,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630份,办理私人建房审批792户,建筑面积21.5万平方米,单位建设项目审批56个,建筑面积27.4万平方米。
[违章建设清理]2003年7月,来宾市国土资源局和来宾市建设与规划委员会联合发布了清理违法用地、违章建设的公告,来宾市人民政府成立了清查小组,联合有关部门对违法占地和违章建筑进行了全面的清理,对643起违法建设予以立案,对不影响城市总体规划的违法建设作出处罚后补办了规划手续141起,处理违法建设面积0.4万平方米。打击和查处违反强制性标准的违法建设行为,重点打击不报建、少报多建和不按规划建设行为,7月出台《关于印发来宾市城区违章建筑问题暂行处理办法的通知》。2003年,查处违章建设144户,暂扣违章建房材料83户,强制拆迁房屋3起。
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旧城改造]2003年6月,投资35万元对市区排水系统进行全面清理及维修,清理排水沟3000m,更换雨水箅200个,埋设Φ1500mm排污主管120m,使排水不畅、堵塞严重等问题得到有效改善。2003年7月,投资7万元对市区部分损坏严重的道路路面进行维修,共修复砼路面135.5m2,沥青路面3493.00m2。年内还对6个建市前遗留的市政建设工程项目进行清理及部分恢复施工。
南一路是旧城区的主要商业街道及交通次干道,全长460m,宽30m。由于年久失修及糖厂榨季重车碾压,已造成大面积破损,致使交通不畅。为改变旧城区的交通状况,于2003年11月动工改造修建南一路。完成拆迁面积19250m2,安置被拆迁户31户。
维林大道及北二路是市区的主要商业及交通干道。由于历史原因,这两条道路两侧的房屋建设参差不齐,建筑风格杂乱无章,路灯陈旧低矮。为改变城市面貌,提高城市品位,2003年11月开始对这两条路进行建筑立面改造,通过重新规划设计,共改造沿街建筑立面面积12682m2。铺设砼彩色阶砖2万平方米。铺设排水管道323m,管径为Φ600mm,共计投资额为553万元;路灯改造安装12m双臂灯83杆,15m中杆泛光灯9杆,投资额为77万元。
[道路设施]来宾市市区道路网结构以方格网为主。道路分为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三种;其中建成道路50m宽以上道路有建设大道、维林大道2条;30(含30)至40m宽道路有大桥路、北二路、柳来路、中南路、合山路、南一路、新兴路7条;30m以下,20m以上道路有新兴北路、北四路、前卫路3条。2003年开工建设有主干道建政大道,全长3965m,宽60m;次干道南一路,全长460m,宽30m。
三、城市市政公用事业
[环卫管理]2003年,市区环卫清扫保洁面积达76万平方米,比建市前增加了29万平方米;清扫保洁作业分为三个班次,即凌晨清扫、白班保洁与夜班保洁。凌晨清扫分为5个市场清扫组与12条道路清扫组。环卫管理公厕3座,基本保持了“五无四净”。日清运生活垃圾165吨,年清运、处理垃圾60225吨,每天上门收集垃圾18938户,做到了当天产生的垃圾当天及时清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环卫建设]2003年,投入16万元,在市区主要街道安装了252个果皮箱;投入污水处理经费34万多元;投入34万元购置了洒水车、多功能及压缩式垃圾清运车各1辆;维修公厕3座、中转站1座、垃圾箱18个。
[环境卫生宣传]通过开展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法规宣传活动,帮助市民提高城市意识,充分调动市民参与市容卫生管理活动的积极性。制作了6期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法规宣传板报;来宾市环卫所利用节假日组织职工8次上街向市民发放宣传资料10000多份,收集到市民对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提出的意见20多条并进行了整改。
[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在市区范围开展上门收集生活垃圾有偿服务,单人分片收集,年底共有36名上门服务人员,服务户数达18938户(含机关单位)。市区日产日清生活垃圾165吨,全年清运、处理垃圾60225吨,做到了当天产生的垃圾当天及时清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城建监察]2003年,来宾市城建监察支队管辖来宾市城区32.76平方公里,城区11条主要干道、10条次要干道、20余条支路巷道的市容市貌,道路全长约33公里。至2003年底,共查处简易程序案件872件,一般程序案件70件;责令限期整改单位及个人844起,取缔西一路、南三路马路市场2个,纠正教育违章人员57300人次;拆除乱搭乱盖棚亭38个,清理乱张贴海报广告20000多张,查处乱摆乱卖行为3575起,纠正跨槛经营1300多起,清理建筑垃圾100多车。
[园林绿化]2003年,市区种植各种乔木115000株,对维林大道、爱华路等进行绿化改道,其中在新兴北路等主要街道种植各种行道树2117株。市区建成区园林绿化面积达109公顷,公共绿地面积达75.2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26%。
针对市区街道绿化树品种少、特色不鲜明的状况,来宾市在新兴北路种下芒果400株和补种大桥路芒果80株;在柳来路等市区公共绿地种植草皮26400m2;更换迎宾广场、北二路、前卫路花钵3次,共计3500多盆;培育夹桃、吊丝榕等袋苗、扦苗14万株;建设大道等主要街道绿化带及圆盘的花卉摆设采取多样搭配,逐步形成了市区园林绿化一街一品的特色景观;全面修剪了市区行道树和绿化带4次。
年内,市政管理部门向来宾市人民政府报告,请求协调收回来宾公园管理权并进行重新设计、建设;麒麟山公园、龙洞山公园纳入城市绿化规划范围。
[城市照明]来宾市城区共安装有路灯、高杆灯、景观灯共555杆,灯盏数2981盏灯,总功率为4461.75千瓦,照明全长19.44公里,亮化率保持在95%以上。其中:维林大道全长1420m,街道两边共安装79根灯杆158盏路灯;建设大道全长1450m,安装有80根灯杆和各类不同功率的灯473盏;柳来路全长1550m,安装有63根灯杆138盏路灯;中南路全长1150m,安装有27根灯杆59盏路灯;北二路全长1150m,安装有35根灯杆70盏路灯;大桥路全长2150m,安装有100根灯杆219盏路灯。
[城市供气]2003年,来宾市燃气管理站完成全市燃气市场情况调查摸底,全市有燃气储备站12个,其中,投入经营的储配站有5个,储气500m3,日供应气200m3;新建、改建储配站5个,储气700m3。年内举办燃气从业人员培训班2期,参加培训人员达220人,发放从业人员培训合格证250本(含换证),审批燃气经营企业资质116本。在全市进行了一次燃气规范管理安全生产大检查,共对全市3个燃气储配站和200多个燃气供应网点进行了资质审查,经过检查,全市有150个网点符合设点条件,并通过资格审查,获得来宾市政管理局颁发的《燃气供应网点资格证书》,其中市区有16个网点、兴宾区有32个网点取得资格证书。对违章操作的11家供气网点发出了限期整改通知书。
[城市供水]市区有来宾市自来水厂、维林水厂、来宾冶炼厂水厂、来宾电厂水厂、来宾铁路水厂等供水企业5家。其中来宾市自来水厂是一家规模较大的国有企业,拥有河东、河西两家分厂,其中河西分厂的实际生产能力为20000m3/d,河东分厂于2003年10月改造修建完成投产,实际生产能力为40000m2/d,2003年该厂实际供水量为750万立方米。来宾冶炼厂水厂、电厂水厂、铁路水厂均是供企业内部生产生活用水并有少量外供。来宾冶炼厂水厂设计生产能力为12000m3/d,电厂水厂设计生产能力为10000m3/d,铁路水厂设计生产能力为10000m3/d,维林水厂是一家私人承包性质的小厂,设计生产能力为20000m3/d。2003年,成立了来宾市水务公司,负责磨东水厂的建设及管理,设计生产能力一期工程为50000m3/d。
四、城镇化建设
[概况]忻城县、象州县、武宣县、金秀瑶族自治县和兴宾区(原来宾县)四县一区,代管县级合山市,共30个镇、44个乡,768个村(居)委会,91个集镇,其中74个为乡镇政府驻地。2003年,全市人口254.4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92.35万人,城镇人口62.11万人,城镇化率为24.41%。至2003年底,全市村镇建筑面积3957.02万平方米,建制镇住宅建筑面积213.53万平方米,人均10.8m2,公共建筑面积17.3万平方米,人均0.88m2。集镇住宅建筑面积92.8万平方米,人均10.20m2,公共建筑面积12.12万平方米,人均1.33m2。村庄住宅建筑面积1013.28万平方米,人均14.15m2,公共建筑面积18.23万平方米,人均0.25m2,集镇自来水普及率100%,村庄为42%。
[城镇规划]2003年,来宾市重点抓好城镇的规划编制工作。武宣县委托上海同济大学修编1996年由广西城乡规划设计院编制的《武宣县城总体规划》;合山市委托广西城乡规划设计院修改1989年编制的合山市城市总体规划。至2003年底,完成了金秀县的金秀镇、桐木镇,忻城县的城关镇、大塘镇,武宣县的武宣镇,象州县的象州镇、寺村镇等7个重点镇的总体规划,规划总面积为13813.4公顷,建成区面积为3306.7公顷。兴宾区的迁江镇、凤凰镇,武宣县的二塘镇,象州县的石龙镇,合山市的岭南镇等5个重点镇的总体规划正在修编。完成了武宣县二塘镇樟村,武宣镇清水村和兴宾区凤凰镇新隆村的小康示范村的规划。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2003年,来宾市以撤地设市为契机,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新增了一批城镇道路、广场、桥梁、路灯、绿化、供水、排水等配套设施工程。新增供水管道83公里,城镇供水量达53万吨,城镇道路34公里,面积44万平方米,新增排水管道48.9公里,新增公共绿地面积8.9公顷,新增公厕32座,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增长31.7%,液化气率增长30.9%,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增至3.2标台。
[城镇建设管理]2003年,来宾市有18个乡镇设立了村镇建设管理站(所),6个乡镇成立城镇监察队。严格“一书两证”和“一书一证”的核发工作,核发率为100%。
五、建筑业
[概况]至2003年底,全市共有施工企业33家,其中二级施工企业4家,三级施工企业29家,年末从业人员0.966万人。2003年,全市建筑业企业共完成施工产值4.1345亿元,年人均产值4.28万元,建筑竣工面积27.04万平方米,建筑质量合格率100%。加强工程招标投标管理,清理整顿有形建筑市场,强化对工程施工的安全和质量管理,严格执行工程建筑强制性标准、资质管理、工程管理、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工程竣工、重大安全责任追究、项目法人等规章制度,不断规范各种招标投标活动,促进工程交易公正、公平、公开。全年工程招标率达100%,工程监理覆盖率达100%,无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发生。
[建筑市场管理]2003年,来宾市人民政府出台《来宾市建筑市场管理规定》,来宾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监察局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来宾市有形建筑市场的管理,规范各种招标投标活动的通知》,建立评标专家库,推行科学、合理的评标办法,加强建筑市场管理,规范市场行为,促进工程交易的公正、公平、公开。有形建筑市场得到进一步的健全和规范,招标和投标的违法违规现象得到了有力的纠正;转包、违法分包和挂靠等行为得到遏制。全年共监督工程项目305项,投资金额44675.13万元。招标项目91个,招标率100%,其中公开招标58个,投资额20736.42万元,邀请招标33个,投资额8377.24万元,直接发包项目214个,投资额1561.47万元。
[工程质量管理]2003年,来宾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建筑法和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严格执行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监理,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等制度,进一步完善施工图文件审查制度,建立质量保证运行机制,加强工程质量的监督,严把质量关,认真做好工程质量问题的投拆受理和组织核查工作。2003年,共监督工程项目371个,建筑78.37万平方米,工程投资总额48932.33万元,全年竣工项目284个,建筑面积52.48万平方米,工程合格率100%。全年监理工程项目316个,工程总造价40832.15万元,建筑面积71.47万平方米,工程监理覆盖率100%。
[安全生产管理]2003年,贯彻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暂行规定》,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认真抓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安全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严格持证上岗制度。6月份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全年在全市范围内共组织了5次质量和安全大检查,共检查工程项目92个(次),面积38.5万平方米,涉及投资2.3亿元,发出整改通知书3份。勒令停工整改项目6个,对违反安全管理的8个工地进行经济处罚。2003年未发生重大特大安全事故。
[建筑物评优]2003年,开展第二届“红河杯”优质工程评选活动,对2003年度竣工的工程按照国家建设部颁发的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有关规范进行质量验评,经“红河杯”优质工程评选委员会评审,共4个施工单位和5个工程项目获来宾市第二届“红河杯”优质工程荣誉称号,即广西新桂路桥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柳州市金龙苑1#、2#职工住宅楼,鹿寨县第二建筑工程公司承建的武宣县人民法院审判楼,金秀县第二建筑工程公司承建的金秀县财政局职工住宅楼,广西柳州联勤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承建的八一铁合金厂职工医院住宅楼。
六、房地产业
[概况]2003年,全市共有房地产开发企业20家,其中,国有企业3家,股份制企业17家。根据20家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年报统计,2003年房地产开发完成实际投资5337.5万元,其中,房地产建设投资额4964.5万元,土地开发投资额373万元。按工程用途分,住宅(含别墅、高档公寓、经济适用房)投资2952.5万元,办公楼投资217万元,商业营业用房投资789万元,其他投资363万元。全年房地产开发经营收入91855万元。
[产权产籍管理]2003年,全市共发放房产权证4389本,其中私房2156宗,房改(集资)房2233宗,建筑面积731189.39m2,房地产转移登记494家,交易价值31587.73万元,房地产他项权利(抵押权)登记4013宗(含预登记1776宗),房地产抵押价值44358.85万元。
[房屋安全管理]强化房屋安全管理,重点加强危旧房屋的管理,组织技术力量对全市范围内的危旧房屋进行检查鉴定,2003年对13宗危房进行鉴定,建筑面积5204m2。加强白蚁防治工作,全年实施房屋白蚁预防面积145894m2,白蚁灭治面积3045m2。
[商品房管理]2003年,全年商品房建筑施工面积146038m2,竣工面积132836m2,商品房销售面积28613m2,销售金额37196.9万元,商品房的平均售价为1300元/平方米。严格商品房预售许可制度,严厉打击虚假和不规范广告行为,加强商品房合同管理,打击合同欺诈行为。全年发放商品房预售许可项目2个,建筑面积43054.66m2。
[公房经营管理]各县(市、区)直管公房的主要来源是60年代政府根据中央对私有房屋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有关规定没收的房屋,其中大部分已从80年代起按有关政策归还原主,2003年尚有公产地25817m2,公产房建筑面积19737.49m2,其中90年代后改建的面积为15013.25m2,其余4524.24m2为危旧公产房。2003年,来宾市房管部门管理的未改造的公产房租金仍沿用1992年原来宾县物价局核定的标准,即门面按5.50元/平方米,砖混住宅1.80元/平方米,砖瓦住宅按0.8元/平方米计收,改造后的公产房按市场价格出租,2003年的租金收入为63.75万元。
供稿单位:来宾市建设与规划委员会(撰稿:梁宏逵);来宾市市政管理局(撰稿:韦永健、卓雅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