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充分发挥劳模和工匠人才榜样及引领示范作用,不断激发广大职工群众学技术、提技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助力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广西建设工会选树命名了7家“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2022年度)。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集体,一起了解他们的创建事迹。
以创新驱动引领转型升级 点燃高质量发展强引擎
——记何晓林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何晓林,中建五局华南公司广西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获评2021年度全区住房城乡建设系统示范性劳动和技能竞赛优胜个人、中建五局“十佳开拓先锋”。以何晓林命名的何晓林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自成立以来,推动了企业高质量发展、项目管理提升和人才培育培养,为员工搭建了一个凝聚智慧、人才培育、才华展示的工作平台。

何晓林个人照
搭平台建机制,强化团队优势
工作室传承红色基因,坚持党建引领,发扬以“信和天下 敢为人先”的企业品格,秉持“奋斗为本 贡献为荣”的人才理念,聚焦企业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优质服务等方面重难点问题,持续推动“绿色建造、智能建造、建筑工业化、快速建造”等技术研发与应用,总结一批施工技术应用研究成果并推广应用。
工作室结合重大项目管理实践,通过开展导师带徒、青年论坛、创新创意大赛、创新技术交流等提升工作室成员的创新激情,为高技能人才搭建锐意创新、攻坚克难的阵地与发挥作用、展示才能的平台,不断吸纳、培养、输出人才。

“信·和”青匠文化节技能比武活动
工作室累计开展技术论坛、案例分析、现场培训、外部交流等活动100余场次,培训人次2300余人,助力青年快速提升业务能力。累计组织编制《厂房施工永临结合》等技术总结80余篇;开展“青·匠”文化节,十多个工种、百余名工匠同场竞技,累计40余名青年员工被授予南宁市青年岗位能手称号。组队参加南宁市建筑行业技能比武和吊装比武,并选送优秀选手参加省级比赛,培育现代建筑产业工人,营造学知识、练技能、当标兵的浓厚氛围。
科学技术引领,筑造精品工程
工作室践行“双碳”战略,推进绿色发展。坚持以技术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打造标杆工程。创新推动KSD板、可移动支模架平台等新技术、新工艺应用。
在快速建造过程中,严格落实“五节一环保”要求,推动绿色施工落地起效。柳州瑞浦赛克项目成立“动力小组”,创新推广应用可移动式高大支模架技术,实现了快速建造与绿色施工的有机结合。华友磷酸铁项目采取金刚砂地面一次成型技术和永临结合等,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实现建造成本最优、资源投入最精、产出效果最佳的多赢效果。
工作室持续推动企业EPC工程总承包管理能力不断升级,深度应用快速建造技术、装配式施工技术等,形成了众多优质、高效、安全履约的先进模式和成套方案。成功举办广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观摩会、广西住建系统安全月启动仪式暨观摩会、广西“装配式建筑三板体系”应用交流观摩会等大型活动100余场次。
弘扬工匠精神,创新驱动结硕果
工作室大力推动科研课题研究工作,借助高校资源,为江南训练基地运动员宿舍项目超深基坑、黄章水库项目隧洞施工提供专业咨询,助力管理提升。同时持续深化与广西大学、广西科技大学等高校合作,争当校企合作的践行者。
承办2023年广西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安全生产月”启动仪式
自何晓林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成立以来,工作室获得国家级发明专利、国家级实用新型专利超30项,并获国家级QC成果等荣誉60余项,系列精品工程获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获地市级及以上荣誉百余项。工作室多名员工获评“广西区优秀共青团干部”“广西区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培养了一批领军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