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充分发挥劳模和工匠人才榜样及引领示范作用,不断激发广大职工群众学技术、提技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助力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广西建设工会选树命名了7家“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2022年度)。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集体,一起了解他们的创建事迹。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充分发挥劳模和工匠人才榜样及引领示范作用,不断激发广大职工群众学技术、提技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助力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广西建设工会选树命名了7家“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2022年度)。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集体,一起了解他们的创建事迹。
小团队激发强企大动能
——记张胥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张胥,中建五局广西建设有限公司党委委员、总工程师,获评鲁班奖项目经理、广西区工程建设优秀企业家、全区棚户区改造工程建设劳动竞赛优秀建设者、中建五局“强企之星”等多项个人荣誉。以张胥命名的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以下简称“创新工作室”)参建的项目,累计斩获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奖项、中国钢结构金奖、中国建筑装饰奖等国家级质安奖项10余项,省部级施工科技进步奖1项、发明专利22项、实用新型专利42项、省部级工法28项,发表SCI论文4篇。在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攻克技术难关、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工程质量等方面积极作为,有效促进科学技术在建筑领域的转化,建强分公司的发展支撑。

张胥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带头人——张胥
优化架构,精选骨干强队伍
创新工作室成员共29人,一级建造师持证率62%,由分公司机关和项目线条专家及业务骨干组成,共设立科技创新管理、建筑工程创新、基础设施创新、轨道交通创新四个小组,分别攻坚对应细分板块难题。创新工作室采取“平时各司其职,战时积极响应”工作机制,平时各成员在各自项目解决项目难题,一旦分公司遇到某一领域的难题时,需要人员协助帮忙,便将相应成员召集到一起,合力解题。
汇聚合力,多方协作解难题
南宁水塘江综合治理PPP项目是分公司在水务环保领域的代表性工程,也是南宁市黑臭水体攻坚重点民生工程。在项目污水治理方面,创新工作室结合属地科技研发重点方向,提出“校企合作,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思路,促成与广西大学合作,共同立项广西区科技研发项目《藻类膜-超滤膜“双膜”技术污水处理装置研发及应用示范》,能通过生物膜法生化处理有机污染物,让污水得到净化,出水水质大大提高。
此外,分公司承建的柳州公共交通项目是全国首条简支转连续体系跨座式单轨交通线路,轨道梁预制精度、轨道梁成桥精度均要控制在±3mm间。创新工作室联合中建五局工程创新研究院合力研发智能模板系统、智能调梁机和智能焊接机器人,有效解决“高精度”难题,推进项目建设。

创新工作室联合研发“跨坐式单轨智能焊接机器人”
提前策划,先进技术降成本
广西苍昭高速项目路线所经地区地貌起伏大、水系复杂,踏勘的难度系数大,在便道设计施工、临建布置、路线优化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困难,便道方案、改河改路方案、高压线路方案等在多次踏勘中反复修改。
创新工作室结合点云模型与航拍详细分析水系现状,运用BIM+GIS技术,将设计图纸与三维实景模型结合,生成三维模型与地形图,使现场存在的问题更加直观的展示出来,为项目驻地、搅拌站、湿喷站、钢筋加工场等场站的选择提供依据, 有效缩短设计返工和测量人员现场复核的时间,便道设计相较于原方案减少了近20KM,降低施工成本。
广西苍昭高速项目路线所经地区地貌起伏大、水系复杂,踏勘的难度系数大,在便道设计施工、临建布置、路线优化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困难,便道方案、改河改路方案、高压线路方案等在多次踏勘中反复修改。
创新工作室结合点云模型与航拍详细分析水系现状,运用BIM+GIS技术,将设计图纸与三维实景模型结合,生成三维模型与地形图,使现场存在的问题更加直观的展示出来,为项目驻地、搅拌站、湿喷站、钢筋加工场等场站的选择提供依据, 有效缩短设计返工和测量人员现场复核的时间,便道设计相较于原方案减少了近20KM,降低施工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