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贵港市长唐成良主持召开全市城乡风貌改造工作会议,传达和学习自治区有关文件精神,部署开展全市城乡风貌改造工作。会议强调,要在全市迅速掀起城乡建设上的一场革命,把我市打造成适宜人居和创业的南国特色园林港口城市。
唐成良在讲话时指出,要把城乡风貌改造工作作为我市“城乡清洁工程”的延续和深化,在进一步巩固全市“城乡清洁工程”成果的同时,根据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部署要求和我市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编制我市城乡风貌改造规划、年度计划,采取先易后难、分步实施、循序渐进的办法,以政府为主导、群众为主体,利用三年时间,完成我市城乡风貌改造工作。
唐成良强调,城乡风貌改造工程要坚持试点先行、示范带动,选择城市周边、基础条件较好、群众积极性高、条件具备的地方先期开展试点示范,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带动全市城乡风貌改造工作全面开展、整体推进。要坚持经济适用、突出特色,杜绝形式主义、形象工程,达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节省投资、突出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的效果。要抓住影响和制约城乡风貌改造的关键环节,着眼于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解决,坚持市场导向,从创新体制机制入手,努力建立一整套促进城乡风貌改造和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的长效机制和运行机制。各地要通过政府组织、群众参与、市场运作、企业实施等方式,全面发动社会广泛参与。各新闻媒体要加强城乡风貌改造宣传,大力报道城乡风貌改造的好做法和新鲜经验,营造推动城乡风貌改造的良好氛围。
据了解,城乡风貌改造范围覆盖全市城乡,具体包括各县市区、乡镇,以及沿我市主要交通干道(含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铁路、水路)两侧的村屯,旅游景区景点周边的村屯等。其重点是改造“竹筒房”和对改造区域的环境综合整治。贵港中心城区城乡风貌改造工程又称“38115”工程。具体指:对三个城市主要出入口(梧州方向峡山路段、柳州方向西环路段、玉林方向城南路段)“竹筒房”进行改造;对城区金港大道东段、西段,建设路中段、西段,江北大道东段,江南大道、江二路、江一路等8条主干道“竹筒房”进行改造;对南山公园大门口周边建筑、西江农场场部等旅游景区范围“竹筒房”进行改造及环境整治;对市江南工业园路段、华电路段、糖厂路段、港口路段、台泥路段等主要交通要道进行景观环境整治。该工程历时三年,从2009年9月启动至2012年9月结束,分四期工程组织实施。( 苏少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