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一场前所未有的城乡风貌改造攻坚战正在玉林市扎实推进,一幅绿意盎然、整洁雅致,极具“岭南都会”特色的城市画卷将在三年内缓缓向市民展开。 城乡风貌改造覆盖全市
据悉,玉林市将从2009年9月起至2012年9月,用三年时间分四期工程,对全市各县(市、区)、乡镇,以及沿玉林市主要交通干道(含高速公路、二级公路、铁路、水路)两侧的村庄、旅游景区景点周边的村庄等范围实施城乡风貌改造。
今年玉林市城乡风貌改造工程的重点在高速公路、二级公路沿线村镇,人民路、广场东路、玉福大道、迎宾大道以及南流江、清湾江走廊沿线街道。
对“竹筒房”进行美化整容
独立式长进深、窄开间的“竹筒房”,不仅建筑外观无特色,而且采光不足、通风不好,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安全隐患,这成为玉林市城乡建设中迫切需要整治的一大顽疾。
对“竹筒房”的改造,主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对建筑构造具备改造条件的“竹筒房”,采取局部改造的方式,改善通风、采光条件,消除安全隐患,同时对其外立面进行改造。二是对具备整体拆除新建条件的“竹筒房”,采取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配套的建设方式,建设具有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的新街区。三是对不具备整体拆除新建条件的“竹筒房”,着重对其外立面进行“穿衣戴帽式”的改造。
此外,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将在建制镇以上停止新增“竹筒房”建设用地,各县(市、区)规划、建设、国土管理部门停止对城镇居民新建“竹筒房”申请的受理。同时,加强村庄规划建设管理,指导农民建设平面布局合理、立面美观、经济适用,具有农村特色和地方民族特色的住宅。
城乡风貌改造突出传统特色
据了解,改造城市景观,重点是更换墙体饰面材料,对建筑立面在视觉形式上进行装饰改造,调整建筑立面形式因素的比例、尺度等,表达出地方传统特色符号。同时,塑造富有特色的城市小品,形成极具多样性、地方性和观赏性的特有城镇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打造富有“岭南都会”特色的村镇。在总结近年来玉林市新农村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重点对交通沿线、旅游景点周边的村镇,根据不同地域、民族、民俗、景观的特点进行规划设计,建设富有岭南特色的民族村落。 加强生态绿化建设
此外,玉林市将大力开展公路沿线、江河岸线可视面绿化带建设,以及乡(镇)村庄路、城、站、点的绿化美化工作,按因地制宜、宜树则树、宜果则果、宜花则花、宜草则草的原则,形成乔灌草匹配、四季常青、沿途是景的“绿色长廊”。(王彦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