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隆安县坚持把实施城乡风貌改造工程作为一项惠民工程来抓,让农民从中受惠得益,使城乡风貌改造工作深入人心,深得民心。各改造点村民积极响应,大力支持风貌改造工作,雁江镇联隆村古佳屯村民更是让出自己的土地支持城乡风貌改造工作,有效促进该屯风貌改造工作顺利开展。
古佳屯风貌改造初显成效。
11月10日,笔者到古佳屯采访,在公路上远远地就望见白色的墙、红色的房顶,一栋栋的房屋在郁郁葱葱的绿树中若隐若现,亮丽的房屋与绿树、农田相互映衬,很是赏心悦目。到了改造工程现场,看到的都是村民和施工工人忙碌的身影,有的清理房屋周边杂物,有的在抓紧时间备料,有的在忙着给房子进行坡顶改造,施工队的挖掘机在忙着挖排水沟,雁江镇驻该屯工作队也是现场监督指导施工,整个改造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该屯风貌改造已渐露美丽容颜。
据了解,该屯风貌改造新建的文化室和篮球场等公共基础设施需要征地约4.6亩,征地涉及农户11户。通过驻屯风貌改造工作队的积极引导和协调,经该屯全体村民讨论后一致同意将无偿出让4.6亩土地支持改造工作,出让的土地面积平摊到全屯每一户农户。即征地涉及的11户农户拿出4.6亩土地用于改造工作,在除去平摊的面积后,剩余面积由全屯其余农户进行内部调整,按成块方便耕作原则,每户调拿出平摊面调整给这11户农户。考虑到征用地上原已种植了水稻、玉米等农作物,为保障农民的利益,驻屯风貌改造工作队积极协调南宁市农机局等挂点单位出资,按每亩880元的标准,对这11户农户给予青苗补偿。
“实施城乡风貌改造工程可以说是一件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我们都十分高兴,全体村民都大力支持。”村民许缝德是该屯让出自己的土地支持城乡风貌改造工作的11户农户之一,让出土地约0.5亩,正在改造现场监督排水沟施工的他接受采访时说:“改造工程不仅对房屋立面、窗户、坡屋顶进行改造,还将对屯内道路进行硬化、铺设绿化带、开设三面光排水沟、新建文化室和篮球场、新建牲畜圈养集中区和垃圾处理池等,为了把这件造福子孙的大事做好让出一些土地也是很值得的。”
许缝德一家八口,三代同堂,主要经济来源是农作物种植和外出务工。2000年,他建起了现在住的这栋建筑面积超过150平方米的房屋,随后大儿子和二儿子相继结婚,三儿子又于2006年考上河南省焦作大学,每年学杂费和生活费要1万多块钱,所以一直没余钱对房子进行装修。他指着一栋改造一新的房屋兴奋地说:“现在政府补贴帮忙装修,真是太好了,真的很感谢政府,不然这房子都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装修。”
“实施城乡风貌改造工程,得到实实在在好处的是我们广大农民,所以受到广大群众的普遍欢迎,极大地调动了村民参与风貌改造的积极性。”该屯生产队长许华军介绍说,实施城乡风貌改造以来,全屯村民每家每户都安排出人力配合施工单位开展工作,积极动手整理自家房屋周边杂物、修铺巷道、清理新建牲畜圈养集中区的植被等,减轻了施工队的的工作量,加快了工程进度。
据统计,截至11月9日,该屯已完成外立面改造20户,改造面积6854平方米,占任务的100%,坡屋顶改造已开工面积600平方米,已完成面积470平方米。环境综合改造工作已进入实施阶段,排水沟已铺设排污管550米,文化站、凉亭、道路、广场、人畜分离工程等建设正进行平整土地、备料下地基等。预计11月25日前将完成整屯环境综合改造。 陆志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