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广西参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首 页
  聚焦广西馆
  世博资讯
  走进世博园
  通知公告
  主题演绎
  世博回顾
上海世博会概况
时间: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
地点:上海市中心黄浦江两岸,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的滨江地区
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副主题: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
城市经济的繁荣 城市科技的创新
城市社区的重塑 城市和乡村的互动
目标:吸引2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7000万人次的参观者
广西馆概况
参展主题:绿色家园 蓝色梦想
广西馆概况:按国务院省区市排序来确定各省区位置,广西展位位于中国馆19号展位,总面积约600平方米,长33.6米,宽17.8米,左邻广东馆,右伴海南馆,背靠重庆馆。
广西馆主题:八桂飘香
广西馆展示亮点:
壮乡元素绽放绿色宣言
电子水帘瞬间组字点题
机器壮妹盛情歌舞迎宾
桂林山水置景视频互动
铜鼓地面空间遥相呼应
壮乡风韵亲近绿色家园
钻石空间渲染蓝色梦想
绣球空间愉悦八方贵宾
相关链接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细内容
世博会中国省区市馆进入最后布展阶段
2010/4/1 14:43:28
【字体:  】【颜色: 绿
    坐落于中国馆的国家馆“东方之冠”脚下,中国31个省区市馆已经在进行最后布展和设备调试。在上海世博会开幕倒计时一个月之际,新华社记者走进这些省区市馆率先探秘。

  被悠扬婉转的音乐吸引,记者走进了陕西馆,这里正在上演历史舞剧《长恨歌》中的一段仿唐乐舞,在“华清池”、“九龙湖”、“龙石舫”的场景中,演员们身着彩云般的华美服饰轻歌曼舞,好似梦回盛唐时期骊山脚下的华清宫。

  与此相呼应,两个以“唐明皇”和“杨贵妃”为原形的高仿真机器人与两个真人扮演的“唐明皇”和“杨贵妃”同台表演,“四人”不时向观众点头,让人真假难辨。

  31日正式落成揭牌的陕西馆,以“人文长安之旅”为主题,串起“千年帝都”、“千里秦岭”、“千载文华”、“千人英姿”四大展示内容,向世界展现陕西“昔日皇家园林、今日百姓家园”的美好生活场景。

  另据了解,在世博会期间,观众来到陕西馆,还可以通过触摸显示屏在千余个兵马俑脸谱中找到与自己最相像的那张,并能当场打印留念。

  距离陕西馆不远,坐落着内蒙古自治区馆。走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围绕展馆大半边的六根高8.5米的“苏鲁定”(蒙古战旗),一幅刻有飞禽走兽、反映古代先民狩猎情景的巨大岩画复制品也格外引人注目。

  正在进行布展的工程师王海华告诉记者,观众在内蒙古馆可看到一个草原上的未来城市生活景象,而地面上的三个沙盘将展示古老游牧民族的生活场景。

  从内蒙古馆出来,转过以祥云图案圆柱和“水立方”状平台为主要建筑元素的北京馆,记者看到远处一展馆的主体好像是一座巨大的雕塑,门口一块巨石上刻有“桃花源里”几个字。

  “这是湖南馆,主体材料来自当地特产的竹子,外形很像古代八卦太极图,意思是永无止境。”项目工程技术员刘献军告诉记者,“我们将湖南的美景利用多媒体技术投影到这些不规则的建筑体上,把它还原成一个神秘的世外桃源仙境,游客走在其中好像永远也走不到头。”

  走过代表山西古建筑艺术成就的标志性建筑——山西会馆门楼,记者忽然听到“哗哗”的流水声,这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馆的“水帘”发出的声音。驻足观赏,但见水注时而舒缓,时而急促,如翩翩起舞,呈现不同的花纹图案,竟然还显现出“广西欢迎您”几个字,不过速度极快,稍不留神就会错过。技术员杜勇解释说,这是利用数字和光影技术让水流速度不同而达到的效果。

  绕过水帘,记者看到六只用钢化玻璃材料制成的青蛙雕塑和缩小版的桂林名胜“象鼻山”。杜勇解释说,壮族群众有过“青蛙节”、跳“青蛙舞”的风俗,青蛙在他们心中的地位就如同汉族人所崇拜的龙图腾。

  记者又往前走,抬头看到一座以少数民族银饰装点的两层木结构建筑,向里张望,原来这是汇集了风雨桥、鼓楼、苗寨和山水瀑布等文化符号的贵州馆。在江苏馆,矗立着两扇由灯箱组成的巨大幕墙,其上闪耀着用草书、行书、楷体等不同书法样式书写的“苏”字。江西馆的主体结构由几个相连或相叠的青花瓷组成,让人不禁联想到景德镇这座千年瓷都的文化古韵。

  不远处的黑龙江馆,几名工人正在往墙上安装大块的“冰砖”。黑龙江馆副馆长李德山说:“这种‘冰砖’是用专为世博会展馆研制的水晶树脂材料制成的,共2000多块,我们想以此在世博会现场营造一个‘冰雪之城’,让宾客享受片刻清凉。”     ( 王帆 吴宇)
 

新华网  

投稿】【打印】【关闭】  
 
本网站由广西建设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