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国馆的整个设计过程,就是围绕着八个字做文章——中国特色,时代精神。”日前,在市科协的组织下,世博会中国馆总设计师何镜堂院士来到科学会堂,与申城市民就中国馆设计理念的话题进行了交流。何院士在演讲中透露了中国馆冬暖夏凉的奥秘。
“当时我们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第一个感觉是,我们的中国馆必须要体现出中国的文化和中国的精神。”何镜堂院士回忆起当初接手中国馆时的设计初衷。
何院士介绍了 “东方之冠”的三大设计灵感。 “首先是中国的文化符号,外国人一看到汉字,就知道是中国,一看到红色就会想到中国,我们从中得到了启发。”第二个方面则是中国的传统造型,国宝青铜器竖起时的斗冠造型萌发中国馆 “东方之冠”的构想。第三则是中国传统城市的棋盘式布局, “我们的建筑就是一个木架体系,一根梁一根梁搭起来的,斗拱是中国馆非常大的一个特色。”
谈起中国馆的设计如何融入可持续发展的时代精神,何镜堂院士讲起世博园总规划师吴志强教授的经历。“吴教授每天都给中国馆拍一张照片,他发现冬天的时候,每天有6个半小时太阳可以照到里面去,而到了夏天,一点阳光也进不去。这就证明该建筑不但通风好,而且冬暖夏凉,能解决节能环保的问题。”
何镜堂院士解释说,这要归功于中国馆层叠出挑的架空建筑结构,夏天的太阳很高,所以阳光照射不进去,而冬天的太阳比较低,就能提高中国馆的室内温度。(俞陶然 庄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