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的历史,就是一部近代人类经济、文化、科技的重大突破和发展史,预示了世界发展的方向……
世博会希望告诉人们,只要人类有梦想,就没有什么不可能……
世博将成为一个机遇,推动上海乃至全国走上创新驱动道路。
“一切始于世博会。”这是一句关于世博会经久不衰的名言,在2010上海世博会开幕前,也被人无数次提及。
世博会的历史,就是一部近代人类经济、文化、科技的重大突破和发展史,预示了世界发展的方向。1889年巴黎世博会开创了汽车时间,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提示人类进入航空时代,1939年纽约世博会带来了未来文明,1958年布鲁塞尔世博会引领了原子能时代,1970年大阪世博会宣告信息时代的来临,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预示了生态时代……
上海世博会,有理由让人期待。
上海世博上的高科技
世博会是一个让人眼花缭乱的舞台,但不论是建设展馆,还是展示的科技和其他内容,背后都是企业和国家竞争力的比拼。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所取得的每一项重大科技发明,诸如蒸汽机、发电机、电报、电灯、电话、汽车、飞机、电视机、复印机、传真机、计算机技术等,都是首先在世博会上亮相,然后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制造出《阿凡达》、硅谷的美国,曾经举办过17届各类世博会。
在上海世博会上,很多国家同样带来了最新的科技成果。荷兰馆将装上世界最大远红外线太空望远镜“赫歇尔”的复制品,它是迄今为止人类所发射的最大口径的红外空间望远镜;以色列馆展示像胶囊一样的微型摄像机,可以被人吞服后,进入人体内拍摄影像,完成一次无痛体检。
而在中国,中科院上海微系统研究所联合复旦大学近日共同研制的“LED彩妆机器海宝”,将在上海案例馆亮相。它有一个模拟大脑皮层结构的小小的“脑子”,具备发育学习的能力,能够识别不同的物体,这在世界上尚属首次。
为了上海世博会,中国制定了“世博会科技行动计划”,在信息世博、世博交通、世博能源等21个专题规划下,共安排科研开发课题232项。上海世博园内处处闪耀着科技创新的力量,园区内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4.5兆瓦,是国内面积最大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示范区;氢能源车、超级电容车等清洁能源车辆的使用,将使园区内公共交通实现零排放;4G移动通讯技术、门票RFID技术等最新信息科技将得到广泛运用……
世博会强调理念创新
在1939年纽约世博会上,通用汽车展馆里大胆提出了“超级高速公路”的设想,当时被认为不可实现。16年后,美国政府开始造第一条州际公路,至上世纪60年代高速公路已经遍布美国。在上海世博会上,上汽-通用汽车馆也希望再造一个这样的奇迹,展现2030年零污染、零拥堵、零事故的未来交通蓝图。
在上海世博会主题馆的城市未来馆里,有一个“未来正在实现”展区,通过对智能家居、健康社区、低碳城市、和谐环境四个方面进行超越时空的诠释,展现一个可以预见的未来城市。
这里集中了人们的梦想与展望,参观者将亲身体验未来城市的五种可能性:城市街道成为孩子们的运动场;人们不用学习就能够学会所有知识;河流就是一个水上公园;人们在天上长大;汽车产生的能源足够整个城市使用……
世博会希望告诉人们,只要人类有梦想,原来没有什么不可能。
世博将推动中国创新
2010年上海世博会本身也有两大创新,一是打破历史上一直以国家和国际组织为参展主体的习惯,邀请全球50余个城市独立参展,展示未来城市的美好生活方式;二是利用信息化社会的优势,上海世博会还推出了“网上世博会”,所有参展展馆都将通过三维画面展现在互联网上。
世博所蕴涵的最主要的标志“创新”,已经被视为中国科技发展和全民科学素质的加速器。 以世博为契机,中国正式颁布实施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纲领》,提出争取到2049年,18岁以上公民的科学素质都达到制定标准的最高层次。
上海世博局副局长黄健之表示,有关部门目前正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对可以直接应用或通过集成后能够应用的项目将尽快实施,并根据需要予以扶持或进一步追加投入;对于暂时不能直接应用、但有潜在价值的项目,要进一步研发或试验,在实践中验证应用价值。
对中国来说,世博将成为一个机遇,建成“强调应用”的机制、“注重转化”的氛围,着力突破科研瓶颈,推动上海乃至全国走上创新驱动道路。(姜丽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