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广西参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首 页
  聚焦广西馆
  世博资讯
  走进世博园
  通知公告
  主题演绎
  世博回顾
上海世博会概况
时间: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
地点:上海市中心黄浦江两岸,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的滨江地区
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副主题: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
城市经济的繁荣 城市科技的创新
城市社区的重塑 城市和乡村的互动
目标:吸引2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7000万人次的参观者
广西馆概况
参展主题:绿色家园 蓝色梦想
广西馆概况:按国务院省区市排序来确定各省区位置,广西展位位于中国馆19号展位,总面积约600平方米,长33.6米,宽17.8米,左邻广东馆,右伴海南馆,背靠重庆馆。
广西馆主题:八桂飘香
广西馆展示亮点:
壮乡元素绽放绿色宣言
电子水帘瞬间组字点题
机器壮妹盛情歌舞迎宾
桂林山水置景视频互动
铜鼓地面空间遥相呼应
壮乡风韵亲近绿色家园
钻石空间渲染蓝色梦想
绣球空间愉悦八方贵宾
相关链接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细内容
苏州案例演绎老城有机新生 全方位展示“古城保护与更新”
2010/5/7 11:35:36
【字体:  】【颜色: 绿

绣娘正在展示苏绣的针法,完成这幅名为《和谐》的刺绣需要约3个月。苏州案例以“古城保护与更新”为主题,将向世人展示苏州“传承文化之脉、创造和谐之美”的理念和实践。

走上秀美的“万年桥”,满墙喷绘的水墨画中,那错落有致的江南民居和小桥流水,仿佛让人置身烟雨蒙蒙的江南水乡,用不着看到“苏州”二字,也知道苏州到了。位于世博园区E片区的城市最佳实践区苏州案例馆6日正式开馆,众多游客在世博园身临其境般地感受了苏州的古城新生。

漫步苏州案例馆,像万年桥这样的历史文化元素数不胜数,仿佛苏州2500年历史文化精华都浓缩在这里,引人一一探寻。走过万年桥到二楼,走廊墙壁上展示了苏绣大师任觕盻晚年创作的10多幅精品,如《舞者》、《姑苏春色》等,其中包括了她独创的虚实乱针绣作品。带着对苏绣的赞叹,游客又走进了一处“姑苏人家”,香山匠人手下的一梁一柱尽显老宅特色。花窗、雕梁、画栋、青砖,每一处细节都遵循苏州千百年传承下来的营造古法,坚持不用一钉一铆,全部用榫头。苏州明式家具传人许建平在现场制作明式家具的微缩版,园艺师潘志瑾把刺柏、大板松、榆树等盆景进行修剪的绝活,还有任觕盻刺绣工作艺术室的两位刺绣师在现场“做绣”。苏绣、明式家具、盆景园艺……苏州元素宛如小桥流水般呈现在游客面前。

欣赏完静态展品,表演区里,导演宁浩制作的苏州宣传影片在二楼的侧幕和一楼的地幕同时播放,影片用唯美中带有夸张的手法展现了苏州的历史与现代。舞台上融汇昆曲、评弹、水乡舞蹈、现代舞、琵琶弹唱等艺术的苏州文艺表演,表演同时侧幕和地幕配合播放苏州美景,形成一体。

苏州案例馆协调人邱晓翔告诉记者,正是因为苏州古城保护与更新的成功实践,苏州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才得以存在重要根基。如果古城拆得干干净净,一点历史记忆也没有,怎么让人去关注苏州的历史文化呢?苏州古城有2500年的历史,占地14.5平方公里,有着细密的路网和小桥流水人家的风景,是为“双棋盘”格局,房屋和桥梁大多为明清时所建。古城保护与更新,避不开拆迁、改造等话题。如何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认为,应该是城市更新,就是用局部的、有机的方法来更新。何谓有机?搬迁工厂、分流人口、重排污水管道保护水系的完整、对历史建筑的取舍和内部的更新、注意保留街巷原有的肌理格局……一点一点地保护,一点一点地更新,凝聚了多少心血汗水和科学方法,全然不是推土机能办到的。

从一个例子就可以看出苏州的决心。苏州规定,在古城区除了适当拓宽几条干线外,不准拓展道路。为缓解交通拥挤状况,加强管理,高峰时限制小汽车进城,鼓励市民公交出行。同时,打通环城公路,让车辆在城外循环。古城区建筑高度控制在24米以下,一般民居限高7层,商厦也不得超过8层。对于建筑色彩,也有明确规定:鉴于苏州城里以前的建筑都是粉墙黛瓦,城市的总体色彩依然保持黑、白、灰三种基调,城市显得素雅宁静,使建筑上的时代色彩、历史信息与古城的肌理协调吻合。“20年来,在古城建高楼从来没有人敢提。”邱晓翔说,到苏州的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去实地走走,那里不求旅游收益,但在网上口碑相当好。在街边树荫下的竹椅上休息看书,脚下就是清澈的小河,放眼望去,小石桥、咖啡店、创意小店,起身转进小巷又是另一番宁静天地……(杨健  蒋迪雯)

  

解放日报 

投稿】【打印】【关闭】  
 
本网站由广西建设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