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和中国,友爱又相亲……”缅甸联邦馆日活动简单而隆重,一对青年男女唱着中文歌词出现在舞台中间,曲调中又明显带有缅甸曲风。
缅甸人?中国人?台下观众猜测未了,一群可爱的小朋友奔上台来,他们同样穿着缅甸民族服装,跳起缅甸舞蹈。他们是缅甸来的小朋友?在笑声和掌声中,观众席上同样引起一阵猜测。
听闻这些猜测,缅甸联邦馆馆长多钦特爵女士开怀大笑。“错了错了,唱中文歌的是缅甸人,穿缅甸民族服装的是中国小朋友。再说,两国“胞波”情深,不用分那么清楚。”
“胞波”在缅甸语意为“同胞兄弟”,正如出席仪式的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所言,中缅两国山水相邻,毗邻而居,两国人民交往历史悠久,“胞波”情谊深厚。
关于“胞波”的来历,缅甸馆工作人员讲起一个美丽传说。据说,太阳神后裔与龙公主邂逅相爱,之后龙公主生了三个龙蛋。一个沿着伊洛瓦底江向南漂流,孵化而出成为英才盖世的萨牟罗国王;一个龙蛋漂至中国,之后成为中国的皇后;另一个龙蛋触地而裂,变成宝石,从此使缅甸以“宝石之国”驰名世界。
中缅的友谊,也来源于两国的互市、通婚。多钦特爵说,“在中缅边境上,中国的瓜藤爬到缅甸的竹篱上结瓜,缅甸的母鸡跑到中国居民家里生蛋,都是常有的事。”
从两国“共饮一江水”到中国成为缅甸第一大贸易伙伴,两国的双边贸易正持续增长。据缅甸商务部长丁乃登介绍,缅甸定期参加中国举办的国际贸易活动。“借着世博的机会,希望能与上海建立更良好的友谊,以促进双方合作。”丁乃登说。(张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