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园区日客流量已经几十万,再办群集五千人以上的大型演出,能不能平稳有序地“拿”得下?6月5日、12日,作为上海世博会开幕以来在室外和室内举行的规模最大的明星演唱会,世界自然基金会荣誉日活动中国30周年公益环保音乐会和“零距明天”群星演唱会,成功地在世博园区举行,代表中国、代表上海给出了最好的答案——通过有效组织和管理运营,2010世博会大型演出,很HIGH,很安全!
就在这两场群集海内外巨星名嗓的大型主题性演出让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乐翻天的同时,记者发现,一场场观众所看不见的安全保障、疏通、引导“战役”,却在舞台背后、园区内外、网络上下悄悄地打响着。以游客安全为本、以高效有序为标,也为今后园区类似大型演出的组织和运营积累了经验。
关注客流适时“换场”
世界自然基金会早于3月就预定了在世博园浦东块的大洋洲广场举办荣誉日环保音乐会,当时主办方对观看客流的预估还是 “毛估估”。世博局活动部的工作人员可不敢掉以轻心,他们密切关注开园后每日的客流规律。“6月5日举办音乐会当天恰逢周六客流高峰,这场音乐会的参演歌手又具有一定知名度,估计会吸引3000名以上观众,极易带来歌迷聚集;而大洋洲广场靠近交通主干道又缺乏相关硬件保障条件,最多只能容纳1000名观众,建议考虑改换场地!”
这一负责任的建议,很快被提前告知主办方,并拿出了方案——改在理论上可以容纳两万观众且四周无交通要道和热门展馆的浦西博览广场。中方在第一时间协调各方高效解决“换场”带来的系列问题,包括在彩排和演员入园时间安排上的细节都考虑到家,以耐心细致赢得了主办方的理解、信任。
事实也证明,换场之举非常正确,当晚观众数达到了5500名,且在精心布置的约200安保警力和武警部队维持秩序下,音乐会成功安稳举行。
掌握舆情做好预案
世博园举行的大型演唱会,除了普通游园客外,更容易聚集、且流向较难预测的观赏人群则是歌迷。但歌迷的大字不会写在脸上,入园人流统计也难以辨识,这给研究客流规律、制定安全预案造成了较大困难。对于特殊观演群体的疏通、了解,组织方必须有“年轻”的心态。
根据明星演唱会的歌迷组织动员方式开始向网络延伸的特点,世博局及相关保安各方每每在第一时间收集网络舆情,了解各层面观众、尤其是歌迷对活动的关注度以及动态。6月5日演唱会场地的调整安排,除了园内公告外,世博网上提前三天公布了演出更换场地和时间的信息。“零距明天”群星演唱会首次尝试了通过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内部包场的形式,即除了7975张门票的20%交上海世博局安保部用于场内安保和预留疏散区域,200张交世博局、世博文化中心用于接待外,所有剩余票张均由通用公司统一在园外4S店发放。园外发票大大减少了观众在领票时产生的安全隐患。
进退有序科学分流
6月12日“零距明天”演唱会举行当晚,世博文化中心的音乐俱乐部还有一台 “墨西哥音乐演出”。为确保世博文化中心主舞台的这台大型演唱会入场顺利,世博局将后者入场时间调整在19点30分之后,错开了主舞台入场的人流高峰。进有序,退也能设计完善线路以分流。为了让观众安全退场,活动部安排人员与导演保持密切联系,将返场曲目由激烈的摇滚换成相对温情的情歌,并取消了明星演员集体返场的环节,舒缓了观众激动的情绪;为预防歌迷聚集后台出入口,活动部和安保部通过事先设计的几套路线,做了“明处障眼措施、暗处离场密道”的安排,确保演员分批安全迅速离开园区。
“通过两场大型演出的实战训练,世博园区组织大型明星演出积累了更多的规律性认识。事实证明,只要把预案做细、把情况想透、把措施落实,世博文化中心和博览广场等场地,完全可以承载更多室内外大型明确演出。”世博局相关人士踌躇满志。(伍斌)
|